梁火興
摘 要:夏勝2號大肉絲瓜是廣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新育成的雜交品種,于2017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有棱絲瓜新品種。該品種早中熟,瓜條直、端正,皮色綠白,有花點,肉質緊實,口感脆、味甜,產量高,抗逆性強,適應性廣,適宜春夏2季種植,經濟效益顯著,市場需求大。在近幾年的展示推廣中,獲得眾多農戶的青睞。本文詳細地總結了該品種優(yōu)質高產栽培關鍵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絲瓜;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1 選地及整地
夏勝2號大肉絲瓜較耐濕,對水分要求較高,栽培上選擇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灌方便且前造未種過絲瓜的地塊為宜。
播種前或定植前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豬糞1500~2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然后進行翻耕整地,開深溝,溝深0.4米,寬0.5米,作南北走向的高畦,畦寬約1.7米(含溝),并按株距0.8米規(guī)則進行打穴。
2 播種育苗
夏勝2號大肉絲瓜屬中早熟品種,可春夏兩季種植。春播從2月份至4月底均可播種,夏播在7月至8月播種。播種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一般以直播為主。播種前先進行浸種催芽,將種子置于55℃的熱水中浸泡3~5分鐘,并不斷攪動,冷卻后浸泡6~8小時,待種子吸水飽滿后,將種子取出,用濕毛巾墊蓋,置于30℃恒溫下催芽,芽長1厘米左右時即可直播于田間。每穴點種2~4粒(最后保留2株苗),每畝定植800株左右。播種后覆蓋上1厘米的碎土,蓋上碎稻草并淋透水,以后經常灌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
春季播種后,氣溫較低時,要用塑料薄膜小拱棚進行保溫。綠勝絲瓜的發(fā)芽期從播種至子葉完全展開,一般需要4~6天的時間,這個時期的最適溫度為25℃,低于10℃則生長受抑制。
3 田間管理
3.1 伸蔓期的管理
從伸蔓期開始,地上、地下部分均進入旺盛生長階段,要逐步加大肥水的供應,并及時做好搭架引蔓工作。瓜苗出現(xiàn)卷須時開始進行搭架,廣州地區(qū)一般搭“人”字架,根據實際情況亦可搭成平棚架。隨著莖蔓的不斷生長,要注意經常綁蔓,同時將主蔓開花結瓜前的所有側蔓除去。
3.2 開花結果期的管理
進入開花結果期,待側蔓結瓜2~3個后即應及時打頂,盛果期還需摘除過密的老葉黃葉,以防功能葉受光不足,影響同化產物的合成與供應,造成瓜形變短變小以及結瓜減少。開花結果后,當瓜長至約30厘米時,應對下部接觸到地面的瓜進行吊瓜,人工拉直瓜條,并及時摘除畸形瓜。夏勝2號大肉絲瓜絲瓜較耐肥,從出現(xiàn)第一雌花開始,即進行重追肥。一般每畝用復合肥7.5~10千克,尿素7.5千克,也可用氮、磷復合肥7.5~10千克。在盛果期,除施復合肥或尿素外,每畝增施400~500千克腐熟細糞,對延長結果期,提高產量和品質有顯著效果。
4 采收
綠勝絲瓜一般在授粉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上市,但推遲2天上市亦不影響上市質量。進入采收期后3~4天即可采收1次,隨著結瓜的增多,每2天就要采收1次,平均每株可收瓜3~5條,采收最好在上午進行。綠勝絲瓜結果多,連續(xù)結瓜性強,需要養(yǎng)分多,所以每收2次瓜便要追肥1次。
5 主要病蟲害防治
5.1 枯萎病
夏勝2號大肉絲瓜經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對枯萎病抗病性接種鑒定,鑒定結果為感枯萎病,需重點防治枯萎病。
瓜類枯萎病為土傳病害,防治困難,目前各種防治方法對該病均有局限性,因地制宜開展綜合防治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1]。
防治枯萎病一定要預防、預治,發(fā)病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交替噴藥防治。對已發(fā)生枯萎病植株要及時清理出田塊,撒上石灰,防止繼發(fā)感染。
5.2 猝倒病
春季苗期關鍵要防治猝倒病,嚴格控制濕度,預防為主。有發(fā)病的苗頭,可用70%惡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400~600倍液,交替噴藥,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5.3 霜霉病
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霜霉病,生長期更加嚴重,嚴重危害葉片,從而進一步影響植株瓜條,導致瓜小、彎瓜、化瓜等,造成產量及品質降低 [2]。霜霉病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精細化的栽培管理技術及化學藥物的及時防治可以有效地預防霜霉病 [3-6]。
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可用50℃溫水浸泡到自然冷卻,或多菌靈500倍液浸泡1小時,或0.1%高錳酸鉀100倍液浸泡1小時;選擇輪作的種植地塊;合理修剪側枝;及時噴藥防治,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安泰生(丙森鋅)600倍液、68%金雷600倍液,交替噴灑,每隔7天噴灑1次 [7]。
5.4 白粉病
白粉病病原菌吸收植物的營養(yǎng),降低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使葉片變得黃萎乃至枯干,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導致整個植株的死亡。果實會因為染病植株葉片早衰導致的生長受限而發(fā)育畸形、產斑,最終造成產量和品質降低[8]??捎?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2000 倍液,交替噴灑。
5.5 瓜絹螟、瓜實蠅
始收期至盛收期,主要的蟲害有瓜絹螟和瓜實蠅,瓜絹螟主要蠶食植株葉片、花、幼果,嚴重影響產量。預防為主,發(fā)現(xiàn)苗頭立即用藥防治??捎?5%興棉寶1500倍液、BT生物藥劑600倍液、綠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倍液、艾綠士(6%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1000倍液、甲維鹽600倍液、1.8%阿維菌素水乳劑750 倍液,交替噴灑。瓜實蠅主要叮咬幼果,使瓜果發(fā)育畸形或腐爛,可采用瓜實蠅誘捕器、帶性誘劑的黃板或粘王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王卿,林玲.瓜類枯萎病研究進展[J].中國瓜菜,2016,29(03):1-6.
[2]陸振裕,陳勤平,陳國澤.絲瓜霜霉病發(fā)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09):162-163.
[3]陳國澤,葉萬余,陳勤平,陸振裕.絲瓜霜霉病發(fā)生規(guī)律及藥劑防治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17(09):132-133.
[4]劉峰.絲瓜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技術[J].上海蔬菜,2015(04):56,58.
[5]劉哲,許園園,婁麗娜,蘇小俊.棚室絲瓜霜霉病發(fā)生原因與防治措施[J].蔬菜,2017(08):39-40.
[6]魯廣宇,任竹.絲瓜常見生理性病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園藝與種苗,2019(07):6-8.
[7]羅德濤,詹漢利.早熟抗病絲瓜新品種綠源2號[J].長江蔬菜,2015(11):18.
[8]柯楊,朱海云,李勃,馬瑜,李英梅,張鋒.瓜類白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2016,36(01):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