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庚
在分秒必爭的考場上,時間就是分?jǐn)?shù),非常寶貴。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用常規(guī)方法解答要花費很多時間的試題,如果我們能夠應(yīng)用一定的解題技巧,無疑會大大提高解題效率。
下面,以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相互作用力為例,來說一下解題技巧是如何提高解題效率的。
例1 如圖1所示,甲、乙兩隊正在進(jìn)行拔河比賽,在相持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大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
B. 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小于乙隊對甲隊的拉力
C. 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和乙隊對甲隊的拉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甲隊對乙隊的拉力和乙隊對甲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析:拔河比賽的問題常??疾閮蓚€知識點:一是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二是如何贏得拔河比賽。
對于第二個知識點,我們選取輸?shù)囊环阶鳛檠芯繉ο?,則其受到繩子的拉力大于自身所受到的摩擦力,導(dǎo)致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對于第一個知識點,我們可以采用一個小技巧:即只要看到“甲對乙”立刻到后面去尋找“乙對甲”,如果找到了,則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如果找不到,則根據(jù)具體情況分析。
利用這個技巧的前提是:必須得明確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含義,并且明確二者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即:一對平衡力必須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條直線、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一對相互作用力必須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條直線、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根據(jù)以上技巧和基礎(chǔ)知識,看到“甲隊對乙隊”以及后面的“乙隊對甲隊”,馬上知道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可以瞬間找到正確答案C。
答案:C
例2 如圖2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B. 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
C.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和水平面對木塊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木塊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和手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解析:本題圖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現(xiàn)象:彈簧測力計不是水平拉動木塊,拉力是斜向上的。因此,雖然木塊在做水平勻速運動,但是此時的拉力方向與摩擦力方向已經(jīng)不等大、不反向、不共線了。所以A選項是錯誤的。B選項中,看到“木塊對彈簧測力計”后,立刻可以在后面找到“彈簧測力計對木塊”,所以可以馬上得出二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因此B選項錯誤。同樣利用此技巧,可以立刻得出C選項是正確的。相互作用力必須是兩個物體間的力,因此D選項是錯誤的。
答案:C
例3 在旱冰場上,質(zhì)量相等的甲、乙兩個同學(xué)分別站在滑板上相對而立,如圖3所示。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乙由靜止變?yōu)楹笸耍f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B. 甲對乙的推力與乙對甲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C. 乙向后退,且始終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
D. 甲對乙的推力為60 N,乙對甲的推力小于60 N
解析:B、D選項中,前面是“甲對乙”后面是“乙對甲”,所以二者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應(yīng)該大小相等,因此B、D選項錯誤。乙后退之后,甲、乙不再相互接觸,彈力的存在條件已經(jīng)消失了,所以不會繼續(xù)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因此C選項錯誤。
答案:A
我們通過以上3個例子可以看出,解題技巧有時候不但能提高解題速度還能提高解題正確率。所以,同學(xué)們在學(xué)習(xí)物理的過程中,要善于總結(jié)、運用一些解題技巧,提高解題效率。當(dāng)然,所有的解題技巧都有一個前提——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方法,在這個前提下的解題技巧才是真正有用的、能夠提高分?jǐn)?shù)的技巧。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中考版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