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媒體格局、輿論生態(tài)、受眾對象、傳播技術發(fā)生深刻變化,新聞宣傳是否善于創(chuàng)新,是否能夠做到常做常新,是其發(fā)展壯大、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專欄系列報道通過主動設置議題,把握好時度效,引導輿論熱點,回應社會關切,優(yōu)化傳播效果,不斷提升傳媒品牌的公信力和忠誠度,增強主流媒體的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關鍵詞:議題設置;主流輿論;核心品牌;傳播效果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7-0159-02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當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如何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努力提升“四力”是一個課題。近年來,湄洲日報通過《新聞沙龍》等品牌欄目主動設置議題,發(fā)出主流聲音,引導輿論熱點,彰顯主流價值,致力于打造新型主流媒體,取得成效。
一、主動設置議題,引導輿論熱點
新聞輿論議題,有的是自然發(fā)生的,有的是人為設置的?!皩π侣劽襟w而言,報道什么、不報道什么,多宣傳什么、少宣傳什么,都要從大局出發(fā),體現(xiàn)大局要求?!盵1]作為傳統(tǒng)主流媒體的地方黨報,要善于設置議題,讓該熱的熱起來,該冷的冷下去,該說的說到位,是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能力的關鍵一環(huán)。
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專欄開辦以來,在主動設置議題,引導輿論熱點方面多次走在前頭。2015年,莆田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全市上下加快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步伐,實施文明交通3年行動。2017年7月,一條“車主斑馬線前禮讓,老人脫帽向司機鞠躬致謝”的短視頻被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多家媒體轉載,在全國范圍內引發(fā)廣泛關注。湄洲日報《新聞沙龍》第一時間敏銳捕捉到這一熱點議題,搶先獨家邀請老人閔慶昌、司機吳愛萍以及市交警支隊負責人、愛心志愿者等座談,就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美麗莆田形象等熱點問題,從不同層面進行解讀,在社會上產(chǎn)生較好反響。
在主動設置議題引導輿論的同時,湄洲日報《新聞沙龍》也大大提升了媒體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2017年11月,莆田市正式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xiàn)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史上少有的3年一屆一舉創(chuàng)建成功。湄洲日報的相關報道在社會上產(chǎn)生良好反響,不少市民讀者打來熱線電話或通過湄洲日報新媒體平臺留言,對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提出意見建議,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和親和力得到了很好的展現(xiàn)。
二、把握好時度效,回應社會關切
“對于熱點的引導問題,就是針對一個時期社會普遍關心、人們廣泛議論的熱門話題,通過適度的報道,正確的評論,進行積極主動有效的輿論引導?!盵2]掌握新聞輿論引導的“時度效”是做好新聞工作的基本功。準確把握新聞報道的最佳時機,在合適時間編發(fā)合適的報道,才能實現(xiàn)報道價值的最大化。
2014年4月,按照莆田市委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遠學谷文昌、近學原魯山”的要求,湄洲日報《新聞沙龍》舉行緬懷學習原莆田縣縣長原魯山專題活動。原魯山的兒子原承國、孫子原黎輝以及生前好友、原身邊工作人員等參加。此次《新聞沙龍》是湄洲日報社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自選動作”,通過報紙宣傳,給全市黨員干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送上一份“精神大餐”。莆田市委第八督導組組長陳建舜說,《新聞沙龍》載體新、內容實、主題好、教育深,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多年來,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專欄緊緊圍繞當?shù)攸h委政府重視、市民群眾關心、事關社會全局的熱點話題,邀請相關新聞當事人、專家學者等面對面展開討論,經(jīng)過編輯后期精心制作排版刊發(fā)后,相關話題都能成為市民議論的焦點。而新聞媒體通過較好把握時、度、效,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也實現(xiàn)了報道價值的最大化。
三、改進方式方法,優(yōu)化傳播效果
“隨著網(wǎng)絡技術新運用新平臺的迅猛發(fā)展,信息傳播和獲取越來越快捷,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廣為流傳,誰就能在掌握話語權上占據(jù)主動?!盵3]當前,傳統(tǒng)主流媒體必須與時俱進,深入推進內容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切實優(yōu)化傳播效果。
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善于通過報道主題、語言表達、互動反饋等,使新聞內容的生產(chǎn)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契合受眾需求。針對每年考生和家長最關注的高考問題,如何改進宣傳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務高考、服務考生,達到傳播效果最大化?早在2009年,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就在全市首家發(fā)出征集家長和考生的消息,邀請當時的莆田市教育局局長姚志平、莆田市高招辦主任吳文道與考生及家長面對面交流,報紙發(fā)出當天就收到了數(shù)百個考生家庭的報名要求。
活動舉辦當天,除了受邀參加沙龍活動的考生和家長外,許多從其他渠道獲得消息的考生和家長也紛紛自發(fā)前來?!缎侣勆除垺酚浾呔庉嫭F(xiàn)場捕捉到了不少新聞的“活魚”,寫出了《一家三口齊出動 花甲老人陪孫來》《鄉(xiāng)下進城不容易 現(xiàn)場人多忙加椅》等生動有趣、接地氣的報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一些嘉賓和讀者反映,黨報服務群眾的意識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當天的黨報也成了街頭巷尾市民爭搶的“香餑餑”。通過新聞輿論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讓黨報宣傳更加接地氣,從而開創(chuàng)宣傳工作的新局面,實現(xiàn)報業(yè)新發(fā)展。
四、放大主流輿論,打造核心品牌
“受眾需求多樣,參與意識強,思想觀念多元,人人傳播、多向傳播、海量傳播是現(xiàn)代新聞傳播的新特征。”[4]當下,傳媒產(chǎn)品琳瑯滿目、紛繁多彩,提升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力、公信力,必須深入實施品牌戰(zhàn)略,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批具有較高識別度的新聞產(chǎn)品,才能提升讀者對媒體品牌的忠誠度。
多年來,湄洲日報《新聞沙龍》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選取素材,通過具體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聚焦社會生活的熱點、痛點、難點問題,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該專欄在為政府部門建言獻策的同時,也打造出了屬于傳統(tǒng)媒體自己的“生態(tài)圈”,聚集了一批高質量的鐵桿“粉絲”,從而打造出屬于自己的核心品牌,不斷提升報紙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在政府部門、新聞業(yè)界和讀者網(wǎng)友中引發(fā)共鳴和好評。
2009年,媽祖信俗申遺成功,成為我國首個信俗類的世界遺產(chǎn),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副會長彭嘉慶作《媽祖頌》致賀,此后,莆田市詩詞學會開展同題同韻頌媽祖和詩活動,福州、廈門、龍巖、漳州、三明的詩人也紛紛加入,海峽兩岸賦詩人數(shù)達到上百人,湄洲日報特辟??枰约邪l(fā)表。2015年1月,在媽祖信俗申遺成功5周年之際,集結這些同題同韻詩作的《媽祖頌》一書正式出版。湄洲日報第76期《新聞沙龍》專題聚焦該書出版,活動舉辦當天,《媽祖頌》詩的首唱、書籍的發(fā)起人和主編、定居廈門的彭嘉慶特地回莆田參加,現(xiàn)場講述《媽祖頌》成書的來龍去脈,引發(fā)海峽兩岸詩人共鳴,增進了兩岸文化交流。
正面宣傳和內容運營聯(lián)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平臺協(xié)同,本期《新聞沙龍》集結精英、精心策劃,從選題到拍攝到專版制作,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精益求精,通過報道主題、語言表達、互動反饋、線上線下活動等提升親和力,打造品牌欄目中的精品。受邀參加本期沙龍活動的都是文化界名人,記者現(xiàn)場采寫捕捉的《“海絲”題材亮點展現(xiàn)》《濃墨抒寫媽祖大愛》《詩書合璧永久傳承》等精彩瞬間,吸引眼球。現(xiàn)場不少嘉賓表示,媽祖文化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與地區(qū),希望《新聞沙龍》專欄的相關報道也能帶著媽祖的靈光流傳千古。
五、結語
有為才有位。當下,人們對信息的獲取不再單純依賴傳統(tǒng)媒體。面對新形勢、新挑戰(zhàn),傳統(tǒng)媒體唯有迎難而上、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才能不斷優(yōu)化傳播效果,打造核心品牌。近年來,湄洲日報社《新聞沙龍》專欄通過創(chuàng)新傳播內容、方式、手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牢牢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發(fā)出主流聲音,彰顯主流價值,做到不缺位、有作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309.
[2] 鄒家福,秦明瑛.新聞采編覽要[M].三峽電子音像出版社,2015:158.
[3] 《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17.
[4] 《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編寫組.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79.
作者簡介:吳雙雙(1982—),女,福建莆田人,研究生,碩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新聞采編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