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萬玲
為幫助思政課教師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和全面的課程觀;有助于進一步充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拓展教學途徑,促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科學化;有助于豐富、發(fā)展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從而繼續(xù)推進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者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切實發(fā)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主導作用。
加強思政課的教學實效高校性迫在眉睫,本文試圖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入手,尋找合適的路徑。 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大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同時不斷提升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加強對當代大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努力給大學生深刻的教育體驗,給大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大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握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大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同時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把互聯(lián)網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理論學習的新空間、輿論引導的新陣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高校立德樹人就是要提升大學生對各種社會關系的認知水平和優(yōu)化能力。樹立開放式教育理念,教育面對的是所有學生,所以要發(fā)展學生的個體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引導學生形成勤于動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教育者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學懂弄通,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由表及里、深入淺出,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和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人,讓學生感悟理論的魅力、受到靈魂的洗禮、獲得思想的升華。
引導大學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大學生塑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同新媒體新技術深度融合上下功夫,讓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把握時、度、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內容進一步充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得到豐富、發(fā)展和深化,從而繼續(xù)推進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者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切實發(fā)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陣地的主導作用。
本文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在繼承和總結以往相關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全方位、多維度,就是運用綜合研究和系統(tǒng)性思維考察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價值問題,增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進行研究。
第一,在對《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性質和實效性涵義分析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內涵進行了具體界定。
第二,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內外環(huán)境入手,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外在環(huán)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同時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學者、教學對象、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內在系統(tǒng)要素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得出教學實效性主要是受其內部要素影響的結論。
第三,在研究提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具體路徑方面,提出多維度構建教學者,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和構建科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評價體系,并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評價方法。
從而解決學生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興趣問題,使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
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時補齊短板,善于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法,統(tǒng)籌規(guī)劃布局,實現協(xié)調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才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重要體現。堅持協(xié)調發(fā)展理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理念創(chuàng)新要具有服務的意識,通過教育理念提供給大學生多樣化教育服務,滿足大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注重教育資源的統(tǒng)籌兼顧。
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當有重點地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協(xié)調發(fā)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目標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之間要相互協(xié)調。多方協(xié)調,整合各方資源,形成育人合力,構建協(xié)同發(fā)展新機制??傊?,在協(xié)調發(fā)展中要注重發(fā)展的整體效能,避免發(fā)展中的“木桶”效應
習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個“真”字,要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要義,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個“真”字,不斷增強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
參考文獻:
[1]陳躍,王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思考[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12).
[2]戴樹根.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約因素及提升途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07).
[3]姜曉麗.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評價體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06).
[4]劉仁釗.試析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現狀及成因[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11).
[5]劉曉霖.對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再思考[J].科技訊,2013(11).
[6]王繼軍.基于學生視角的高校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反思[J].學理論,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