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全君 王志榮
摘要:目的:進一步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在膀胱癌治療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給予所有患者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比較治療前后的各腫瘤標志物、尿流動力學以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治療后各腫瘤標志物明顯少于治療前(P < 0.05);治療后尿動力學情況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 < 0.05);治療后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 < 0.05)。結論:膀胱癌疾病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各腫瘤標志物含量,患者的尿動力學情況以及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因此該治療方法可以在臨床上被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膀胱癌;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ransurethral plasma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plasma bipolar resection. The tumor markers, urodynamics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umor marker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the urodynamics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ladder cancer with transurethral plasma bipolar resec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tent of each tumor marker, and the patient’s urodynamics and quality of life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refore, this treatment method can be widely promoted clinically.
Keywords: Transurethral plasma resection; bladder cancer; clinical effect
一、前言
膀胱癌現今居我國泌尿外科腫瘤發(fā)病率的首位,復發(fā)率極高是膀胱癌疾病的主要特點,因為該特點的存在,膀胱癌患者需要反復的接受手術治療,這樣不僅增加患者的治療負擔,還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1]。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是一種臨床醫(yī)學治療膀胱癌的新型治療手段,治療措施不僅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同時還能保證疾病不會反復的發(fā)作,進一步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2]。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膀胱癌患者,對所有患者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進一步探討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相關內容報告如下。
二、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5.69±3.65)歲,腫瘤單發(fā)33例,多發(fā)17例。
1. 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經過全面的檢查之后,均確診為膀胱癌,符合膀胱癌的臨床診斷標準。
(2)護理人員將本次研究的相關內容全部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患者及患者家屬充分的了解研究內容,并確認無誤之后與醫(yī)院簽署知情同意書。
(3)醫(yī)院相關倫理委員會經過相應的協(xié)商之后批準了該項研究。
2. 排除標準
(1)各項重要器官存在器質性病變或者嚴重功能障礙。
(2)存在手術禁忌癥。
(二)方法
手術實施之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然后取患者的膀胱截石位置入膀胱鏡,利用膀胱鏡對腫瘤情況進行全面的查看,例如腫瘤生長部位、腫瘤大小、腫瘤與輸尿管存在的聯系等等,進而明確切割位置以及如何進行切割,以進一步保障切割有效性。明確腫瘤實際情況之后,使用雙電極電切系統(tǒng)在電視全程監(jiān)控之下開始實施切割。在進行切割的時候要格外注意,如果腫瘤的面積相對較大,不可以從瘤蒂先開始,避免增加后期手術的進行難度[3]。將腫瘤切除之后要對基底進行采樣活檢,一般情況下,切除完成之后可以看到肌纖維。如果腫瘤相對較小,并且表面淺存細蒂,并且在基底部會存在非常明顯的腫瘤,就要切除手術就要從基底部開始,直至切割的深度達到肌層。同時還要對周圍的膀胱黏膜進行電灼,然后將處于分離狀態(tài)的腫瘤進行切除。如果腫瘤相對較大,并且不能準確判斷實際情況,在進行切除手術的時候,往往會從腫瘤的其中一側開始進行,然后逐漸將整個腫瘤進行消切,當瘤蒂暴露出來之后,使用電切的方式進行繼續(xù)切除,直至切除到膀胱肌層,還要對周圍0.5 cm膀胱黏膜進行電灼,在切除過程中切下的腫瘤組織需要在第一時間從患者的體內排除。切除過程還需要逐步進行,逐漸的切除到深肌層或者將膀胱外周顯露脂肪組織切除,繼而逐漸的擴大切除范圍,直至達到基底周圍2 cm。在切除完成之后使用要對膀胱進行徹底的沖洗,沖洗完畢之后留置氣囊導尿管,氣囊導尿管在術后3~10 d左右就可以拔除。
(三)觀察指標
1. 比較治療前后患者各腫瘤標志物的含量情況
該觀察指標主要記錄和比較的是尿核基質蛋白22(NMP22)、細胞角蛋白20(CK20)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變化情況。
2. 比較治療前后患者尿動力學各項指標情況
該觀察指標主要記錄和比較的是最大膀胱容量(MCC)、殘余尿(RU)以及平均尿流率(Qave)。
3. 比較治療前后患者生活質量變化情況
利用SF-36生活質量量表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選取量表中的四個維度,分別為一般健康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四個方面,每個方面最低為0分,最高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高。
(四)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計量數據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資料數據用x2檢驗,P <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三、結果
(一)治療前后患者各腫瘤標志物情況比較
治療后NMP22以及β2-MG標志物含量少于治療前,陽性檢出率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詳細結果見表1。
(二)治療前后患者尿動力學各項指標情況比較
治療后MCC、RU以及Qave等各項指標情況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詳細結果見表2。
(三)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情況比較
治療后一般健康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各項生活質量指標評分均高于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詳細結果見表3。
四、討論
膀胱癌是臨床醫(yī)學上常見的腫瘤疾病,并且有研究證實,膀胱癌的發(fā)病概率與患者的年齡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4]。膀胱癌疾病的主要特點在于復發(fā)率極高。臨床醫(yī)學上,膀胱癌的傳統(tǒng)治療方法為開放性手術治療,但是因為疾病的復發(fā)率相對較高,因此患者需要反復的手術,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5]。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被研發(fā)出來,該治療方法具有手術切口小、根治率高、操作簡單等優(yōu)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NMP22含量、CK20陽性率以及β2-MG含量分別為(33.94±4.81) U/ml、88.0%以及(5.19±1.04) μg/ml;治療后NMP22含量、CK20陽性率以及β2-MG含量分別為(13.85±2.47) U/ml、20.0%以及(2.08±1.01) μg/ml,治療后NMP22含量以β2-MG含量明顯少于治療前,CK20陽性率明顯低于治療前,充分說明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膀胱癌患者能夠有效的降低腫瘤標志物的含量,從而可以達到完全根治疾病的目的。并且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患者疾病復發(fā)率明顯降低,即使再次復發(fā),也可以再次使用該治療手段進行治療。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整體操作十分簡單,即使手術多次也能保證膀胱功能完整,并且不會對膀胱周圍組織造成損傷或者影響,對患者造成的痛苦相對較小,不僅保證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還能從根本上保證患者的舒適度。
在尿動力學各項指標情況方面,治療前MCC、RU以及Qave分別為(376.98±41.26) ml、(45.39±10.04) ml以及(11.61±1.87) ml/s;治療后MCC、RU以及Qave分別為(451.37±52.74) ml、(31.52±6.45) ml以及(20.05±2.13) ml/s,治療后MCC、RU以及Qave情況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充分說明膀胱癌患者采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極大程度上改善了膀胱功能情況。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造成的創(chuàng)口相對較小,并且不會對膀胱造成損傷,患者術后也可以更快的康復,膀胱功能也可以更快的恢復。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電流能夠為電切環(huán)局形成回路,不需要經過患者的機體,在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沖洗的時候,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概率,手術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并且進行切割的時候,凝固層、淋巴管以及小血管會迅速的閉合,極大程度上降低術中出血量。同時整個治療過程中膀胱壁層次分明,能夠進行精準的定位,從而達到精準切割的目的,手術進程更快,手術時間更短[6]。
在生活質量指標評分方面,治療前一般健康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四個生活指標評分分別為(56.25±2.69)分、(51.71±2.58)分、(52.63±2.67)分以及(50.36±5.31)分;治療后一般健康狀況、生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神健康四個生活指標評分分別為(92.57±1.68)分、(96.58±2.09)分、(95.62±3.09)分以及(94.62±2.87)分,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充分說明膀胱癌患者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能夠極大程度上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的基本原理是高頻段的電流流經兩個電極的過程中,生理鹽水在電流的影響下會變成動態(tài)性質的等離子,從而對生物分子的氫鍵、化學鍵以及離子鍵造成沖擊,促使大分子的分子結構被破壞,在切割的同時會形成一定厚度的凝固層,并且淋巴管以及深層次的小血管都會快速閉合[7]。并且因為雙電極不經過人體,在整個切割過程中可以一直保持溫度相對較低的狀態(tài),不會對機體造成額外的刺激,閉孔神經的反射性也會大幅度削弱,對切割的反應程度相對較低,可以使得切割過程更加順利,同時還會有效預防膀胱穿孔等情況的發(fā)生。并且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可以實現精準切割,在切割的時候不會對其他的組織或者系統(tǒng)造成損傷,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大幅度降低,以此實現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目標[8]。
綜上所述,膀胱癌疾病使用經尿道等離子體雙極電切術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各腫瘤標志物含量,同時患者的尿動力學情況以及生活質量均被明顯改善。該治療方法不僅可以保證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在治療措施還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可以進一步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該治療方案可以在臨床醫(yī)學上被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成正祥,范廣峰.術前新輔助化療聯合經尿道等離子電切根治術治療老年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9,04(30):30-32.
[2]陳岳.經尿道等離子電切+抗癌藥物灌注治療膀胱腫瘤[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9,04(22):108-109.
[3]李中華.經尿道膀胱癌等離子電切術聯合吉西他濱治療高齡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臨床療效探析[J].當代醫(yī)學, 2019,03(20):138-139.
[4]何問理,溫海東,楊俊,宋少輝,童鵬,曾順生.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與剜除術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 2019,03(03):162-165.
[5]朱思美,張煒.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術與傳統(tǒng)開放手術治療膀胱癌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9,02(07):164-166.
[6]馮權堯,徐勛,趙振華,崔學江.經尿道鈥激光切除術與等離子電切術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療效分析[J].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 2019,02(01):24-27+42.
[7]樂立虎.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8,01(27):41.
[8]王靖宇.經尿道雙極等離子電切系統(tǒng)治療50例膀胱癌老年患者的安全性[J].當代醫(yī)學, 2017,01(2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