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嶺南的鄉(xiāng)愁中寫出融合性與當代性

      2020-09-10 07:22:44盛慧李伯瑞
      特區(qū)文學 2020年2期
      關鍵詞:佛山作家文學

      盛慧 李伯瑞

      李伯瑞:盛老師好,很高興有機會和您談談佛山文學。這次的對話主要是關于佛山文學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我們知道,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和展望未來,所以想先請你談一下你對佛山文學過去發(fā)展的感受。

      盛慧:我不是做文學評論的,平時對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太多深入的思考,談一點在場者的直觀感受吧。我是2004底來的佛山,先在《佛山文藝》任編輯,后來調入佛山市藝術創(chuàng)作院擔任專業(yè)作家。來佛山之前,我對佛山文學的發(fā)展狀況不是特別了解,來佛山后,才慢慢開始接觸。去年,佛山市文聯(lián)出版了《春江水暖—佛山文藝40年作品選粹》,這套書對佛山文藝的成果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也讓我有了相對深入的認識。

      應該說,佛山文學老一輩作家陣容比較強,主要以佛山籍人士占絕大多數(shù),直至改革開放后(尤其是新世紀以來)才有大量外地年輕人加入。其中創(chuàng)作業(yè)績比較突出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有:任流、王影、安文江、鄭啟謙、韓英、鄧文初、吳國霖、何百源、周鐵株、鄭時增、林振勇、譚世榮、彭樂田、陳春陸、陸鎮(zhèn)康、植偉森、黃愛卿、馮植、陳雄昌、關蒼元、孔憲雅、李劍魂等等。其中王影被譽為“大陸的金庸”,他以“戊戟”的筆名出版了長篇武俠小說三十多部,其影響及于華南地區(qū)及廣東各地,其余的多以華南特色及鄉(xiāng)土書寫為主,而鄭啟謙、彭樂田、黃愛卿、李劍魂等則以詩歌創(chuàng)作為主,鄭啟謙、彭樂田等有“水鄉(xiāng)詩人”之譽,是新時期珠三角“水鄉(xiāng)詩歌”寫作的重要代表。安文江以雜文著稱,以其角度獨特、觀念超前、語言辛辣而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獲得“文雄無軟骨,江大有濤聲”的贊譽。除了雜文之外,他的小說也可圈可點,特別注重人物的塑造,注重對現(xiàn)實的批判,是一位有膽識、有風骨的好作家。何百源被《中國林業(yè)》雜志稱為“從大森林走出來的作家”。他的14篇作品被選作大小中學教材或編進教輔書籍,多篇作品被譯介到美加等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至今筆耕不輟,佳作連連。吳國霖不但專注于鄉(xiāng)土題材的挖掘,并且大力提倡工業(yè)題材的創(chuàng)作,并且在這方面身體力行做出了表率。陸鎮(zhèn)康擅長書寫的改革開放進程中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蓬勃的發(fā)展故事,那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與時代氣息,有一種特別的感染力。由于缺少文學評論人才,對這一批老作家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梳理,所以,我只能說一些個人的印象。

      李伯瑞:說到戊戟,勾起了我小時候的記憶。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鄰居家有一個外出打工的同輩哥哥,比我大十幾歲。他買了很多《佛山文藝》,我就經常去借來看。那時的《佛山文藝》封面都是一些時髦的美女,前面多數(shù)是與打工一族相關的小說,最后面就是戊戟的武俠小說連載。我就是在這些舊期刊上接觸到了戊戟的武俠小說,斷斷續(xù)續(xù)看過《黑鷹傳奇》《奇?zhèn)b傳奇》《神州傳奇》等等。他還有一套完整的《武林傳奇》,也被我借來看完了。那時候我還沒看過金庸和古龍的小說,就覺得這個作家寫的小說真是太吸引人了,里面的奇特想象和武功招式讓我大開眼界。當時我想,這個人太厲害了,這么多的故事他是怎么想出來的呢?想不到,十幾年后,我從大學畢業(yè),竟然就進了戊戟退休前工作的單位佛山市文藝創(chuàng)作研究室,成了他的同事,雖然他早已退休,我與他沒有真正共事過。還有何百源老師,是我認識的第一位佛山作家。我進佛山市文藝創(chuàng)作研究室的時候,他也已經退休,但是被單位返聘回來,負責《佛山文化報》的編輯工作。我與他剛好在同一間辦公室。他是一個工作非常認真的人,每件事都要做到盡善盡美,還寫得一手漂亮的硬筆字,每張手稿都堪稱書法作品。后來我讀了他一些小說,才知道他是個作品這么豐富的作家。他的一篇名為《人粥》的小小說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他從一件平常的小說寫起,中間突然插入一個令人驚心魂魄的故事,最后加上一個簡短的結尾,余韻悠長。我相信任何一個人讀過這篇小說之后都永遠忘不了。這大概就是文學的魅力吧—從平常的生活中擷取動人的部分,通過藝術的處理給人心靈的震撼。我后來了解到,戊戟和何百源都曾是《佛山文藝》的編輯,戊戟是退休前一年才開始武俠小說創(chuàng)作,最開始就是在《佛山文藝》上連載,后來居然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真是讓人佩服。話說回來,《佛山文藝》在上世紀90年代真是風光無限啊,連我這個身在廣西偏遠小鎮(zhèn)的小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可見其熱銷的程度。

      盛慧:是啊,除了作家個人的創(chuàng)作之外,發(fā)表平臺也是很重要的,《佛山文藝》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平臺。雜志創(chuàng)刊于1972年,曾被評為“全國百佳重點期刊”的同時,亦被稱為文學期刊界的“另類”;曾作為全國唯一一家文學期刊入選“2007年中國文化品牌”;并連續(xù)五屆榮獲廣東省優(yōu)秀期刊獎,最輝煌的時期,月發(fā)行量高達100萬冊。

      文學的發(fā)展與媒介休戚相關,上個世紀,文學的發(fā)表主要是靠紙媒,容量十分有限,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使得文學的傳播方式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互聯(lián)網(wǎng)無窮無盡的空間,成為了文學成長的沃土。和其他城市一樣,佛山的文學創(chuàng)作也呈現(xiàn)出繁榮的局面,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質量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李伯瑞:我也有這樣的感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以前,寫作的人只能通過有限的幾本期刊發(fā)表作品,如果不是寫得特別好或名氣大,普通人想要發(fā)表一個作品都是很難的。現(xiàn)在只要你有才華,能堅持寫下去,有很多渠道能把作品傳播出去。比起以前,現(xiàn)在“懷才不遇”的機率小得多了。如果一個人經常把“懷才不遇”掛在嘴邊,只能說他“懷”的并不是真正的“才”。有人說,現(xiàn)在是寫作人最好的時代,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由于發(fā)表渠道的多樣化,佛山這十幾年的文學,應該說是朝著更多元,更包容,更開放的方向發(fā)展,涌現(xiàn)了一批非?;钴S的創(chuàng)作力量。作為佛山文學創(chuàng)作的中堅力量之一,你對目前佛山文學的總體狀況是怎么評價的?

      盛慧: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比較突出的有張況、陳陟云、包悅、曾馨蘭、高世現(xiàn)、朱佳發(fā)、郭杰廣、冷先橋、李橋航、李劍平、來去、汪海林等,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比較突出的有盛慧、彤子、李東文、周崇賢、劉鳳陽、茨平、西北狼、史鑫、陳映霞、朱超、朱文彬等,散文方面比較突出的的趙芳芳、關宏、孔令建、王海軍、陳照田、梁德榮、羅捷媚、文竹等,兒童文學方面比較突出的有廖雪林、洪永爭、亞明、曉雷、曹暉等,文學評論方面比較突出的有陳憲年、巫小黎、姚朝文、朱郁文等,報告文學方面比較突出的有吳彪華、呂嘯天、茍文彬等,戲劇方面比較突出的有尹洪波、廖維康、林靖、蘇雋等。

      張況是現(xiàn)任佛山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他的中華史詩以其體量巨大、氣勢磅礴享有盛譽,目前已經出版長詩《大秦帝國史詩》《大漢帝國史詩》《大隋帝國史詩》《三國史詩》《大晉帝國史詩》《大唐帝國史詩》。值得一提的是,史詩的創(chuàng)作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近年來,他開始了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已經創(chuàng)作了《趙佗歸漢》(三卷本),長達180萬字。陳陟云的詩歌廣闊、真誠、睿智、絢爛,繼承了北大優(yōu)秀的詩歌傳統(tǒng),充滿了生命的哲思。包悅被稱為“警察詩人”,近年來,創(chuàng)作呈噴涌之勢。彤子是為數(shù)不多的佛山本土作家,她在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均有建樹,她與這片土地的感情比其他作家天然更具濃度,地域特色鮮明。除了粵味濃郁的小說之外,她還有另一個創(chuàng)作富礦—建筑行業(yè),她的《南方建筑詞條》《建筑工地上的女工們》等作品就聚焦于建筑工地上的底層工人,為無聲者發(fā)聲。李東文是一個低調的寫作者,但他的寫作非常扎實,擅長書寫當下都市人的日常生活,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周崇賢曾是打工文學的領軍人物,近年來,筆耕不輟,幾乎每年都能出版一部長篇小說。趙芳芳的散文文辭雅潔,韻味悠長,關宏的散文,綿密深沉、樸實有致,孔令建的散文文采斐然,對本土文化的發(fā)掘頗見功力……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李伯瑞:聽你這么一列舉,我也感受到佛山文學確實是生機勃勃,百花齊放,不過我感覺,似乎缺少有全國影響的文學作品和作家,也沒有在商業(yè)上特別成功的暢銷書。你覺得佛山的作家要想產生全國的影響力,應該往哪些方面努力呢?

      盛慧:總體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佛山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果是豐碩的,佛山作家的隊伍也比較齊整的,美中不足的是至今沒有產生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現(xiàn)象級作品。我個人覺得,未來的創(chuàng)作應該在三個方面用力。第一方面是對題材的選擇,目前來說,佛山作家創(chuàng)作題材的切入還比較小,幾乎沒有宏大題材,建議大家要有啃硬骨頭的意識,敢于創(chuàng)作大作品。第二方面是對藝術性的追求,一定要在藝術性上下功夫,找準自己的定位,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第三方面,加大文學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更新文學的觀念。

      李伯瑞:是啊,現(xiàn)在雖然說給寫作者提供的渠道多了,但是寫作群體的數(shù)量也更龐大了,要在如此龐大的作者群中脫穎而出,確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相當于,在人少的地方,你大喊一聲,很多人都會聽到,但是在一個眾聲喧嘩的地方,你的喊聲就被淹沒了,除非你發(fā)出的聲音足夠獨特。你指出的這三個方面我非常認同。一個作家為了盡快寫出作品,或者為了能盡快發(fā)表,很自然會傾向于寫自己熟悉的,多數(shù)是自己身邊的題材,而對需要花大功夫去做準備工作,要花幾年甚至十幾年時間去寫作的題材不敢去碰。但是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缺乏的就是像《白鹿原》這種有厚重的歷史感,有宏大的社會背景,時間跨度大的“史詩級”作品。比如說,佛山身處中國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在40年的經濟發(fā)展歷程中,佛山的本土文化經歷了怎樣的嬗變?在這樣的發(fā)展中人們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佛山美的、碧桂園這些影響巨大的集團企業(yè)異軍突起,背后的秘密武器是什么?跟本土的傳統(tǒng)文化有多大的聯(lián)系?我特別希望有一部反映這段波瀾壯闊歷史的長篇小說。

      文學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與外面的文學界交流,作家很容易滿足現(xiàn)狀,或者不知道該往何處去。近幾年由你主持的“佛山文學周”已經舉辦了三屆了,這個活動應該主要也是出于加強佛山文學與外界交流的目的吧。說到佛山文學周,我想到上一屆佛山文學周的主題是關于兒童文學的。目前佛山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很活躍,有不少作品在全國獲獎。你覺得出現(xiàn)這股創(chuàng)作熱潮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佛山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前景如何?

      盛慧: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異軍崛起,確實是佛山文學近年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亮點。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洪永爭憑借作品《搖啊搖,疍家船》獲得“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文學獎”最高獎。主辦方的獲獎辭這樣寫到:“作者用質樸的白描手法描寫疍家人沒有色彩的生活,他們卑微、貧窮、歷經磨難,但又善良、勤勞,充滿人性光輝。作品力透紙背,深接地氣,讀來讓人落淚,在看似‘其貌不揚’的外表下蘊含著樸實厚重的力量。這可能是第一部深刻周密地描寫廣東疍家漁民的小說,作者有著深厚的生活積淀與宏闊的美學視野?!蔽铱赐炅诉@部小說,我覺得,這確實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一部真誠的作品。一個寫作者,要為自己的寫作找到一個支點,洪永爭找到了。洪永爭的創(chuàng)作非常勤奮,在出版《搖啊搖,疍家船》之后,又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船而歸》《浮家》和長篇散文《水岸之間》,對疍家這一題材進入更加深入的開掘。

      據(jù)我了解,新世紀以前,佛山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家并不多,廖雪林是一枝獨秀。她的作品想象奇特,詩性飛揚,《面包仙子》獲“新世紀優(yōu)秀兒童文學征文獎”,長篇童話《一支翅膀的多羅多》獲“廣東省第六屆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調皮的天藍蜻蜓》獲廣東省首屆優(yōu)秀青年文學獎。其中,《面包仙子》還被改編成音樂劇搬上了舞臺。

      除了廖雪林和洪永爭外,亞明的中篇小說《羊兒在云朵里跑》獲得首屆“接力杯曹文軒兒童小說獎”銅獎,曉雷一直從事寓言的創(chuàng)作,他的《千里牛》獲得了第十一屆“乾有杯”金江寓言文學大獎賽冠軍,曹暉也出版多部兒童文學作品。

      佛山之所以能涌起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熱潮,一方面是兒童圖書市場的興起,需要大量原創(chuàng)的兒童文學作品,另一方面是作家找準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定位。我相信,未來,佛山還會有更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涌現(xiàn)出來。

      李伯瑞:洪永爭的《搖啊搖,疍家船》能獲得“第二屆青銅葵花兒童文學獎”最高獎確實是一個驚喜。據(jù)我所知,洪永爭的正式職業(yè)是小學老師,寫作只是業(yè)余行為,卻能創(chuàng)作那么多的好作品,確實難能可貴。我覺得兒童文學的興盛是跟圖書市場的需求聯(lián)系在一起的。畢竟現(xiàn)在還能捧著一本文學作品認真閱讀的成年人越來越少了,而還沒有成長為“低頭一族”的兒童,是文學最大的受眾。他們也需要有不斷產生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來“喂養(yǎng)”。兒童讀的文學作品將塑造他們一生的文學品味。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也很期望佛山能涌現(xiàn)更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

      接下來,聊一下你自己的創(chuàng)作吧。你的長篇小說《闖廣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被認為是近幾年廣東文學的重要收獲。根據(jù)該小說改編的同名廣播劇還獲得了廣東省的“五個一”工程獎,目前正在拍攝同名電視連續(xù)劇。反映改革開放的文學作品很多,你認為《闖廣東》主要靠什么脫穎而出?它跟之前的打工文學有什么聯(lián)系和不同之處?

      盛慧: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命運,作家本人其實是難以掌控的。說實話,《闖廣東》的成功,其實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已經創(chuàng)作了近五百萬字的作品,其中,《闖廣東》獲得的關注是最多的。有人說,這是我的代表作,我想,這個話說得早了一點,我相信自己還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闖廣東》為什么可以脫穎而出呢?我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是,時代精神與藝術表達。法國著名學者佩雷菲特有過一個著名的論斷:“精神創(chuàng)造經濟奇跡?!彼J為,一種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創(chuàng)造經濟奇跡方面,比資本、勞動、技術、制度所有這些因素,都起著更為本質的作用。如果具備這種精神,在各種條件下都可以創(chuàng)造經濟奇跡,否則,哪怕其它的要素都具備,也只能是一個欠發(fā)達的社會?!蛾J廣東》主人公謝闖身上的那種精神,正是推動中國不斷發(fā)展的時代精神。因此,《十月》雜志在刊發(fā)這部作品時寫到:“作品以主人公謝闖的奮斗和跌宕起伏的生活磨礪為線索,在個人沉浮中,折射出重大轉型時期國家和民族的一個側影。”《人民日報》在推薦這部作品時指出:“謝闖的身上折射了一代奮斗者的熱血、青春與夢想?!?/p>

      當然,文學不是空洞的說教,小說家最重要的職責是創(chuàng)造形象,雕刻心靈。小說家要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平凡而又高貴的心靈,讓他們在絕境中淬火,爆發(fā)出令人震撼的火花。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小說家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對這種時代精神進行藝術化的表達。很多人讀完小說,都說自己身上有謝闖的影子,我想,就是因為這個人物是時代精神的化身。

      一個優(yōu)秀的寫作者,應該有兩種目光,一種是從下而上的,一種是從上而下的,換句話說一方面要看到個體身上的喜怒哀樂,另一方面,要從整個時代的高度來審視這些喜怒哀樂?!蛾J廣東》與其它打工文學作品的不同之處,可能就在這里。關于這一點,謝有順老師曾有過精彩的表述,他說:“《闖廣東》是個標志性的作品,對于打工文學有新的意義。我們碰到這個群體的時候,就覺得他們是很可憐的,很悲慘的,或者永遠是被損害的,好像就沒有他的夢想,或者沒有他夢想實現(xiàn)的那種可能,我覺得盛慧至少展露了或寫出了這樣一種可能,而且他是江南人,有江南人的細膩,那種對語言處理的精細,包括那種非常純正的文學經驗,使得藝術上也相當可觀?!?/p>

      李伯瑞:嗯,我覺得《闖廣東》的成功是你厚積薄發(fā)的結果。你在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之前,曾經在多個地方工作,擔任過多種職位,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這些經歷都成了你寫作的財富。而且你是一個特別擅長思考的人,擅于“創(chuàng)造性轉化”,所以在《闖廣東》里面,除了有個人的喜怒哀樂,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風云變幻,顯得非常厚重。而像謝有順老師說的那樣,你的文筆非常細膩,同樣一件事,別人寫出來可能很乏味,但是你寫出來就妙趣橫生。這種細膩的風格在你的新散文集《外婆家》里也充分顯示出來。這本書最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很多文學名家予以熱情推薦,給予了高度評價,對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你有什么樣的體悟?

      盛慧:我其實是一個文體的流浪漢,詩歌、散文、小說,乃至評論均有涉獵,但對我來說,散文的寫作仍是最愉悅的事情。都說文無定法,但在“法”之外,還有一樣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氣”。我特別認同兩句話,一句是“文者氣之所形”,另一句是“氣盛則神出”。那么,氣來自何處?氣如何才能盛呢?我覺得歸根到底還是情感,情感濃烈到一定程度,氣自然就會變盛,寫作的過程,就如同火傳于薪,輕易而自然,一發(fā)而不可收拾。在寫作的初期,靠的是才華,但時間一久,才華就不再是最重要的東西了。隨著年歲的增長,近年來,我的散文寫作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我以往追求的是濃烈的效果,如國畫中的積墨法,沉郁斑駁,而如今,我追求的是分寸感,追求的是清雅,類似于空靈的水墨畫。但不管怎樣轉變,詩性的語言和豐饒的細節(jié)始終是我不變的追求。

      我把寫作當成句子的手藝,在寫作的過程中,聆聽著語言撞擊的清脆美妙聲音,我會反復修改,像揉面一樣,將語言揉出勁道。細節(jié)是散文中的氣孔,它是會呼吸的,獨特的、有意味的細節(jié),永遠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外婆家》是我的一本散文精選集,書雖然不厚,但創(chuàng)作的跨度有二十年之久,邱華棟、程永新、謝有順、聶震寧四位老師高度評價了這部作品,這讓我非常感動。其中,謝有順老師在推薦這本書的時候表示:“盛慧對世界懷揣著巨大的善意,珍視生命中的微光,他的寫作真誠、舒展、優(yōu)美、文字細膩,情懷廣大,他的寫作,正在努力拓展散文的疆域,并對漢語的沉靜與絢爛有著自己獨特的體悟?!蔽矣X得他說得非常到位,當然,并不是說我已經到達了這樣的境界,而是正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李伯瑞:你用揉面來比喻修改句子,使我一下子想到了現(xiàn)在人們經常提的“工匠精神”。其實寫作和做面食一樣,都是一種手藝,下的功夫越深就做得越好。你用這種千錘百煉的精神來對待每一個句子,難怪你的作品有如此動人的力量。

      我還了解到,你最近在創(chuàng)作一部反映獨居老人生存狀況的長篇小說《風叩門環(huán)》。請你談一下與你之前的作品相比,這部小說在思想性和手法上有哪些突破?

      盛慧:我之所以寫這樣一部作品,是因為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不夠,一方面,書寫這類題材的數(shù)量比較少,另一個方面,很多作品還只是停留在社會學意義上,文學性嚴重不足。我希望自己能有所突破。在創(chuàng)作完《闖廣東》之后,我就開始構思這個作品了。

      奧茲曾說:“人類藝術的基本核心是一致的,就是孤獨、愛、希望和欲望。”這也是我這部作品的主題。我試圖以一個村莊作為樣本,以深情細膩的筆觸,生動地展現(xiàn)老年人被遮蔽的生活,展現(xiàn)他們敏感而又豐富的內心。我希望這個作品能喚醒大家對漸行漸遠的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深情追憶。

      當然,這對我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老年人的內心其實是很難把握的,如果把握得不準確,作品就會失真,藝術品質就會大打折扣。這對我是個挑戰(zhàn)。為此,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看了大量的電影,做了大量的筆記。這樣的準備,讓我們的寫作進展得非常順暢,我在人物身上發(fā)現(xiàn)了許多許多的獨一無二的特質,這種獨特性,將使得人物更有辨識度,使作品更有陌生感。

      小說的寫作進行得很慢,我想盡量做到“真力彌滿”,讓每一個句子,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在小說寫作的過程中,我主要追求兩樣東西,一樣是輕逸,一樣是豐饒。因為這個題材本身是比較沉重的,我決定反其道而行,在人物的設置、事件的選擇上盡量采取一種比較輕盈的方式,而不是堆砌苦難。至于豐饒,主要是在語言和細節(jié)的處理上,語言的蒼白、語言的平庸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突出的問題,一個有追求的作家,要盡力反抗這樣的語言。我很認同卡爾維諾的一句話,他說:文學,也許只有文學,才能幫助人們產生防止語言瘟疫傳播的抗體。所以,在準確表達的同時,我盡可能地讓語言豐饒、靈動,此外,還增加了吳語中特別生動的一些方言,盡我所能,讓作品飛揚起來。

      李伯瑞:看得出你對這部作品傾注了很多的心力,我非常期待。你選的這個題材也非常獨特?,F(xiàn)在多數(shù)作家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年輕人身上,關注老年人的作品確實太少了。而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去年8月22日發(fā)布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fā)展成就系列報告,隨著老年型年齡結構初步形成,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我相信老年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世界等問題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你這部作品寫得正當其時。

      最后,想請教你一個我這幾年一直關注和思考的問題。當前,地方政府很提倡本土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在文學方面,現(xiàn)在以本土題材創(chuàng)作的散文倒是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例如你寫的《嶺南的鄉(xiāng)愁—佛山古村落》從歷史、人文、自然等角度對佛山的古村落進行了全景式的描繪,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關宏、彤子、趙芳芳等作家也一直都有從事本土題材散文的寫作。但是,本土題材的長篇小說好像很少有人寫,也還沒有產生什么有影響力的作品。你覺得本土題材對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是枷鎖還是助力?本土題材的文學創(chuàng)作應該如何進行?

      盛慧:地方政府提倡本土題材的文藝創(chuàng)作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效果并沒有預料得那么好。為什么呢?我覺得,對于本土題材的概念,可能要擴充一下。嶺南文化的特質是包容,新世紀以來,大量的移民作家在廣東工作生活,形成了當下廣東文學多元化的獨特風貌。因此,我認為,所謂的嶺南特色,應該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嶺南特色是本土作家對嶺南歷史文化的開掘,廣義的嶺南特色,則應該包括移民作家異鄉(xiāng)經驗的書寫。作家將自身攜帶的地域文化與嶺南文化進行融合,這是嶺南特色當代性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嶺南特色未來的發(fā)展路徑。

      寫作不是簡單的產品訂制,對于寫作者來說,寫作是極其個人化的事情,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必須要寫最熟悉的題材,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豐富的生命體驗,才會產生強大的情感沖擊力,才能引發(fā)讀者的強烈共鳴。一個作家最好的作品,或許與童年的經驗有著隱秘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不可言說,帶著迷人的神秘色彩,它會彌漫于你的字里行間,讓你的作品充盈著生命的元氣。

      猜你喜歡
      佛山作家文學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佛山萬科金融中心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佛山瑞光
      寶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08
      廣東佛山,有一種綠叫富貴來襲
      綠色中國(2019年13期)2019-11-26 07:11:04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廣東佛山 小記者參觀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
      小主人報(2015年4期)2015-02-28 20:43:03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英語學習(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胶州市| 高阳县| 兴国县| 四川省| 如皋市| 乡宁县| 乌拉特前旗| 光泽县| 揭西县| 德保县| 盐源县| 石嘴山市| 基隆市| 平舆县| 始兴县| 天等县| 灵璧县| 宿松县| 泰兴市| 杂多县| 龙井市| 白玉县| 贡觉县| 巴塘县| 隆回县| 肃宁县| 南宫市| 平泉县| 石城县| 谷城县| 宽甸| 大英县| 涿州市| 德保县| 礼泉县| 莱芜市| 双城市| 盐源县| 松阳县| 东辽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