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明
摘 要:物理學科本身源自生活,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都是最接近生活的知識,強調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因此生活化教學會使是學生感到熟悉、有趣。因此,本文對高中物理實驗的生活化教學進行研究,期望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改變當前高中物理教學困境。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教學研究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一)物理實驗教學是科學指導生活的重要方法
高中物理教學內容中,很大一部分是根據學生生活來進行選擇的,因此高中物理知識對指導學生生活上有重要的作用,中學生很難回答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但這是物理科學的基本內容,也是我們的生活常識??茖W是物理學的基本內容,通過生活化物理實驗教學,可以教導學生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的含義,對生命產生的敬畏。幫助學生形成完整人格、健康的思想,具備基本的裁決能力和思考能力,會漸漸形成自己的意識,提高物理綜合能力。
(二)物理實驗教學培養(yǎng)生活技能的必要準備
學生在入學之初,身心得到了成長,脫離懵懂無知的學習生活,學生對生活技能的學習也隨之開始。對物理的學習認識,可以提高高中生對世界的認知,提高其生活技能。通過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準確了解生活,在生活化物理實驗中學習,從而提高物理知識應用,陶冶情操,幫助學生合理運用物理知識,處理生活事件,提高物理知識應用能力。
二、高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策略
要達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的目的,就要首先明白高中物理與生活之間緊密的聯系,不能將物理獨立起來,變成枯燥的物理知識。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中要轉變教學策略,找到更適合學生聯系生活、更有生活化教學方式。
(一)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要打破課堂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情境。這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師應加強課堂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設計,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多進行物理問題思考,最終解決問題,提高其物理綜合能力,貼合學生的學習成長。通過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情境可以讓物理課堂變得充滿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學生感覺到物理的學習不再枯燥時,他們便能漸漸發(fā)現物理中蘊藏的樂趣。只有當學生對物理學習充滿了興趣,他們才會愿意自主去學習,自愿去探索。如果學生對物理沒有興趣,而教師還在不斷逼迫其接受新的知識,這就會降低教學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
在課堂上,教師要聯系實際,提出自己遇到的事情,讓學生對這個事產生疑惑,然后用講故事的方式將問題講出來,最后將問題拋向學生,引發(fā)學生思考。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思考。在授課中,教師可以讓高中生對物理問題進行充分的討論思考,給學生探索知識的自由和主導課堂的主動權,最后根據學生思考和討論的結果進行課堂教學。在教師講授的過程中,要盡量借助生活中的真實場景,讓學生有參考的依據和幫助理解的中介物,將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例如在教學平拋運動時,可以讓學生是用注射器噴水,先觀察平拋運動的大致軌跡,之后再讓學生實驗如果固體拋出會有怎樣的結論。通過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課堂做實驗興趣,提升物理課堂效率。
(二)模擬生活,提高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創(chuàng)造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切入點就是在物理與生活共通之處著手,物理思考的主角是學生,一堂優(yōu)質課的靈魂是活躍的思維。高中物理教師要學會抓住高中生求知的特點,通過活潑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喜歡和自己交流,從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分析理解能力,加強高中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這樣學生會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在物理的課堂教學中,對于部分內容,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如講解水的氣化、凝結時,通過學生活場景再現,增加物理實驗趣味性,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更加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是學生學習生活化的一個很實用的策略。這種策略可運用于不同的實時講授的過程中,并且能根據知識的不同變換生活場景,將生活和學習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三)結合創(chuàng)設生活化物理實驗教學,促進溝通互動
傳統(tǒng)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太少,學生們沒有自主思考實驗探究的能力。這就需要老師多為學生制造親自實驗的機會,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實驗的過程當中,實踐操作實驗的步驟了解實驗的原理,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學習探究物理知識與規(guī)律。通過動手實驗,讓學生們用真實感受來有效掌握知識與規(guī)律,充分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與推理判斷能力。舉例,“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踐教學實驗課時,學生親自動手就能將實驗的效果和直觀的過程,通過主動的參與,他們就能夠更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和探究,有效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
交流與討論也是生活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交流與討論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設置各種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包括同桌討論,前后桌討論,小組討論等,還包括學生分組,自由回答等形式,這些都能充分調動學生進行互動和相互啟發(fā),并能找到共同的情感和各自獨特的生活情感體驗,最終激發(fā)出更多的學習靈感和激情。對于教學內容相關的直觀教具進行搜集,運用在課堂之上,利用教具進行教學,讓學生對物理問題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通過圖像與多媒體教學,將物理問題講授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加生動地理解知識內容并加深記憶。并通過實驗探究活動、調查活動等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對生活化教學的興趣,通過生活化教學充分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興趣,促進課堂師生交流互動,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在生活去學習知識,理解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高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對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的探索過程中,思考問題的解決本法,提高物理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亞鋒.談高中物理探究式實驗課堂的構建[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12):11-21
[2]曾昕.淺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微課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J].亞太教育,2016(35):16-11
本文為甘肅省“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中學物理實驗在實際生活中開展的實踐研究》的成果之一。(課題批準號:GS[2018]GHB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