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正茂
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好作文呢?要認真審題,準確立意,挑選論據(jù),嚴密論證,寫出好的開頭和結(jié)尾……此外,擬一個可以吸引閱卷者眼球的題目也非常重要。那么,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借題出彩”呢?下面,筆者就詳細談談。
一、借助課內(nèi)文本,引導學生感受擬題的藝術(shù)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教材中文章的題目,讓他們感受擬題的藝術(shù)。例如,在教學魯迅的作品《祝?!窌r,很多教師會提出問題:“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祥林嫂,作者通過敘寫祥林嫂短暫悲慘的一生來揭示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zhì);那么,魯迅先生為什么不以‘祥林嫂’為題,而以‘祝?!癁轭}呢?”學生在思考、分析和探討中就能體會到魯迅先生的良苦用心,學習這種巧妙的擬題藝術(shù):以“祝?!睘轭},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以及背景,文章以祝福開頭,又以祝福結(jié)尾,將祥林嫂的悲劇穿插其中,使得人物形象在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祝福這個節(jié)日非常重要,然而,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里,當家家戶戶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時,祥林嫂卻悲慘地死去了,作者以“祝?!睘轭},引人深思。感受到了擬題的藝術(shù)之后,我們還可以講一個小故事:魯迅先生曾在文藝刊物《莽原》上發(fā)表了十篇回憶性散文,當時散文集的題目為“舊事重提”,而在結(jié)集出版的時候又改成了“朝花夕拾”。這說明魯迅先生也是非常重視擬題的?!俺ㄏκ啊笔亲髡甙炎约旱耐晟畋茸鲙端某?,又因為這些散文是成年后寫的,如同薄暮時分采擷花朵,因此取名“朝花夕拾”,富有詩情畫意。
二、結(jié)合考試題目,引導學生掌握擬題的方法
在擬題的問題上,葉圣陶曾指出:“從作者方面說,有了題目,可以表示自己所寫的中心。從讀者方面說,看了題目,可以預知作品所含的內(nèi)容?!币虼?,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好的題目往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對考場作文來說,擬出的題目首先必須是準確而貼切的,也就是能讓閱卷者一看標題就能知道文章的立意是精準的。其次,標題要簡潔凝練。簡潔,意味著字數(shù)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凝練,則是對內(nèi)容方面的要求,要新穎而醒目。一般來說,學生在擬題的_過程中如果是由核心詞來擴展,很大程度上會出現(xiàn)“撞衫”的情況,無法吸引閱讀教師的眼球。只有那些不落俗套、獨具匠心的題目才能展現(xiàn)出作者的才腈。
材料作文題:
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隨之增強;也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格局就會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隨之下降。
根據(jù)以上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中心是在說“視野”,材料中對人們的視野角度作了辯證的詮釋。一種是視野小了就容易滿足和獲得成就感;一種是視野小了,格局就會小,人生之路會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隨之下降。所以,很多學生擬出的題目是“漫談視野與幸福感”“視野中的幸?!薄耙獢U大視野”“心中的視野”等。雖說沒有大的問題,但是這樣的題目遠沒有“風物長宜放眼量”“莫做井底之蛙”等有特色。
每年高考之后,我們都可能看到一些高分作文,如2015年的《晚晴里智慧的靈蝶》、2016年的《于無聲處聽驚雷》、2017年的《車如流水情如月》、2018年的《江湖寂夜的弦語》、2019年的《蘿卜燒蘿卜,還是蘿卜燒肉?》……這些標題都非常有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看看高分作文的標題,從中尋找靈感。我們可以指導他們巧用修辭,抓住所給材料中的重要對象,用比喻、擬人、夸張、雙關(guān)、用典、對比等手法使文章題目更加形象生動,如“淡定有勇,花自盛開”“智慧是一間寂寞空屋”“左手糞叉,右手筆桿”。我們還可以鼓勵他們引用和化用詩句、名言、諺語、歌曲名、影視作品名等來擬題,如“于無聲處聽驚雷”“將閱讀進行到底”“有夢不覺人生寒”“經(jīng)驗誠可貴,勇氣價更高”等。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作文題目的重要性,適時指導,提升他們的擬題能力,讓他們的文章更加出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