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飛 王有良 蔣桂梁 韓國君
本文以中加10號楊為試材,研究了植物生長素(包括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和ABT生根粉在苗木扦插生根過程中的作用效果。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用植物激素浸泡插條可使插條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用稀釋2000倍的吲哚乙酸處理插條12h,成活率比對照組提高15.88%。林木高度和葉片長勢均比對照有明顯提高。用濃度為0.067g/L的ABT生根粉處理插條后發(fā)現(xiàn),成活率提高13.57%,根量提高一倍以上,生根時間提早3天。利用吲哚丁酸和萘乙酸處理插條對生根和生長發(fā)育也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
楊樹(Poplus Spp.),楊柳科,是我國北方地區(qū)主要速生樹種之一。由于其具有喜光,適應性強,生長迅速等特性而得以廣泛種植,其材質松軟,是建筑、板料、火柴及造紙等木纖維工業(yè)常用的的原材料。同時也是營造速生豐產林的主要造林樹種以及農田防護林和城鎮(zhèn)村屯綠化樹的主要樹種。我國產的楊樹有53個種,30個變種和八個變型,占世界一半以上。從興安嶺到喜馬拉雅山,從武夷山到新疆阿爾泰山,除熱帶外楊樹幾乎遍布全國。
楊樹扦插技術在世界各國均有久遠的應用歷史,已在生產中廣泛應用。意大利、法國、加拿大、美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對楊樹及其豐產造林栽培方法進行了細致的研究,這些國家的楊樹速生林發(fā)展較快,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扦插技術的研究,過去大多是對插條的規(guī)格,扦插方法和時間以及提高不易生根樹種的扦插成活率的各種技術進行探討。例如:應用生長素處理插條或應用其它化學藥劑溶液、水浸泡插條等,同時還大力改善扦插環(huán)境,建立環(huán)境可控溫室,塑料溫室或露天作業(yè)的環(huán)境控制裝置,以及基質選擇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扦插育苗技術研究水平有很大提高,在楊樹組織培養(yǎng)以及工廠化容器育苗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1、研究區(qū)域概況
本試驗的研究苗圃設在吉林省白城市的洮北區(qū),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21°38′~126°12′,北緯34°59′~46°18′。其境內地形基本上是平坦的。該地為溫帶大陸季風氣候,特點是春季多風,升溫迅速。夏季多雨炎熱,秋季涼爽溫度變化較大,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在4~5℃。晝夜溫差變化較大,一月平均氣溫為-17.1℃,七月平均氣溫為23.3℃。年平均降水量為400~510mm,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7%左右。該地區(qū)地貌、氣候、水文地質的差異、土壤類型各有不同,本試驗地土壤類型屬栗黑鈣土,偏堿性。適宜中加10號楊試材的種植范圍。
2、研究方法
(1)試驗試劑
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
(2)試材
試驗以中加10號楊為試材。選擇插條長度為15cm,距頂端1cm處要有1~2個芽。該品種由中國林科院從加拿大引進,在遼寧省建平縣黑水鎮(zhèn)苗圃建立了歐美楊引種試驗基地。中加10號楊適宜在白城市以南地區(qū)的風積沙地,淡黑鈣土地進行推廣,尤其適宜營造農田防護林和豐產林,是吉林省中西部地區(qū)楊樹優(yōu)良造林新品種。
(3)扦插過程
在次日扦插前1h,用上述方法配置濃度為0.067g/L的ABT生根粉溶液3000ml。扦插時間定于2016年5月20日九點。扦插時,將用清水處理的350根插條和用激素處理的插條直接扦插。另外用清水處理的300根插條蘸取ABT生根粉后扦插。扦插株距定為20cm,壟距為60cm,扦插時可將插條直接插于苗床,但必須保證插條不要傾倒,考慮到利其吸收水分,將插條扦插時傾斜于壟溝30°左右。扦插完成后立即灌水,使插條與土壤緊密接觸。
(4)撫育管理與觀察記錄
在撫育階段,定為3d灌溉一次。在2016年5月29日觀察發(fā)現(xiàn),生根粉處理的插條生根最快,并且頂芽生長迅速。其次是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丁酸、對照組。平均比對照組提前生根2.8d,在6月29日觀察發(fā)現(xiàn),吲哚乙酸處理的插條提前有幼小葉片長出。從6月29日開始,分別記錄了從扦插之日起的第40、53、70、88、101、120、133d時的插條高度和葉片情況。
3、結果分析
(1)不同處理對成活率的影響
于2016年10月10對每種處理的插條數(shù)量進行統(tǒng)計,得出下面成活率統(tǒng)計表。
結合表3-1,發(fā)現(xiàn)經吲哚乙酸處理過的插條成活率明顯高于其他,比對照組成活率高出11.57%,其次是生根粉對成活率有較大促進作用。而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對成活率影響不明顯,經二者處理過的插條成活率低于對照組。
(2)不同時期的苗高情況
每次隨機在每種處理的插條中采集50株,同日其苗木高度測量取其平均值,比較試驗列于表4-2
從圖3-2可看出吲哚乙酸處理過的插條在整個過程中表現(xiàn)升高迅速且明顯快于其他,并在最后處于最高狀態(tài),其次是吲哚丁酸和生根粉處理過的插條在最后也達到較高狀態(tài),但是在試驗初期經二者處理的插條長勢較緩慢。對插條高度影響最不顯著的就是萘乙酸溶液。
我們分別建立了5個處理的苗高生長過程方程。根據(jù)表3-2看出生長過程近于直線,因此我們用直線方程來描述其高生長過程。得出高生長方程如表4-3。從高生長方程我們看出ABT生根粉處理的相關系數(shù)(R=0.99227)最大,說明相關關系緊密。水處理的(R=0.9599)最小?;貧w系數(shù)b從大到小為ABT生根粉→IBA→IAA→水→NAA
從圖4-1可看出吲哚乙酸處理過的插條在整個過程中表現(xiàn)升高迅速且明顯快于其他,并在最后處于最高狀態(tài),其次是吲哚丁酸和生根粉處理過的插條在最后也達到較高狀態(tài),但是在試驗初期經二者處理的插條長勢較緩慢。對插條高度影響最不顯著的就是萘乙酸溶液。
(3)不同時期的葉量情況
每次隨機在每種處理的插條中采集24株,取其平均值,比較試驗列于表4-3
由圖4-2可看出吲哚丁酸和??萘乙酸處理過的插條在試驗進行至101d時,葉片數(shù)量迅速增多,明顯茂盛于其他處理的插條。但在試驗初期,對插條葉量影響最大的是生根粉,其次是吲哚乙酸。這里應該指出的是:無論是生根粉和吲哚乙酸還是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在試驗不同時期表現(xiàn)作用不同,但是在葉片凋落時,都起到了抑制作用,最后這幾個處理的插條葉片數(shù)都高于對照組。
4、結論與建議
(1)用濃度為0.067g/L生根粉和0.5g/L吲哚乙酸處理插條對其成活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分別比正常的插條成活率提高15.88%和13.57%;用生根粉處理插條對其生根促進作用明顯高于其他,不僅比對照組提早生根,而且頂芽也生長迅速。
(2)吲哚乙酸對插條的高度影響較大,其次是生根粉和吲哚丁酸。雖然在方差分析中各處理之間差異不明顯,但是在不同時期各自都呈現(xiàn)不同的對插條高度的影響情況。
(3)在方差分析中得知,各種植物生長物質和生根粉在試驗初期時對插條葉量影響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且生根粉與對照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在早期為提高葉片數(shù)量用生根粉處理,效果極佳。
(作者單位:1.134702 吉林省梨樹縣林業(yè)局;2.137000白城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