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娜
【摘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是基礎教育階段所必須做到的。因為基礎教育是整個人生受教育的最初階段,打好這個階段的根基,對于學生今后人生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師,更是時代賦予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培養(yǎng)學生向善、行善、揚善、友善的美好品德,培養(yǎng)懷善心,做善事的好少年,是我們的道德使命。因此,做一個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永遠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 語文 小學 責任感? ?使命感? ?教師? 善心
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走上三尺教臺,從我執(zhí)教的那天起,我就明白我會對我的每一個學生負責,班級里每個孩子都是我的責任,我有責任讓他們學好語文,有責任讓他們會學語文,有責任讓他們從還沒能說好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會用優(yōu)美的詞語書寫一篇文章,當然只死學是沒有用的,要教會他們能把自己已學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做到舉一反三,讓他們真正熱愛語文,對語文學習有興趣,并能打好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做準備,這是我崇高的使命。
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所謂教書育人,就是既傳授學生知識,又教學生如何做人。所以做一個教師必須既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又具有較高的思想品質(zhì)。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要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要做到潛心育人,立德?lián)P善。還要在工作中不斷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
一、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
小學語文,別看是一種語言文字的啟蒙教育,但是其內(nèi)容卻異常豐富。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教會學生說話,使學生學會用文字表達語言。而學習文字,又需掌握拼音字母和拼音規(guī)則。教學的目的之二是: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 熱愛勞動,熱愛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準備將來走向社會為我們偉大祖國建設的宏偉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教學目的之三是:培養(yǎng)勤奮進取,博學向善,懷善心,做善事,向善向上的好少年。為之,教師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素養(yǎng)。這些教育素養(yǎng)包括小學語文教師對教育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夠恰當?shù)剡\用教育學與心理學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基于小學語文課程涉及到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詩歌、散文、小說、議論、童話等各種體裁的作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還需有相當?shù)奈氖分R和文學修養(yǎng),以便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涉及到的這些知識,能夠正確的地理解其作品的要意,從而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二要精通小學語文課程所涉及的所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包括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古典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等語文學科知識。三要掌握小學語文教學的所有有效的教學方法。諸如:靈活組織教學、精心設計問題、巧妙創(chuàng)設情景、營造輕松氛圍、擴大學科外延等,都可以信手拈來,自由運用。
二、教師應該具有較高的思想品質(zhì)
(1) 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
(2 )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有理想的人,才能志高存遠;有信念的人,才能夠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
(3) 熱愛祖國的教育事業(yè)。
三、把教育作為一種目標,一種方向,一種動力,一種使命,一種責任。
責任感,使命感,這兩個沉甸甸的詞匯意味著我們要去承擔,要去奉獻,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與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時間將一個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yǎng)成一名成功的農(nóng)莊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變故的學生,我們要用真誠的交流,熱情的鼓勵,耐心的幫助,讓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作為一名教師,的確要有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是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再多些愛心、熱情、信心、勤奮和責任。
我知道我不僅肩負著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責任,在學習態(tài)度及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方面也需要我不停的引導。學生的成長呼喚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工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而學生又有一種特殊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們老師的責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我們教師要以善修心,以行正人??鬃釉唬浩渖碚涣疃?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小學老師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小至辦公桌上一本書的放置,教室內(nèi)書寫完畢的一個小粉筆頭的處理,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態(tài)度和言語都會影響的學生,所以我們要以高尚的師德感染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教師,平凡而偉大。多少年季節(jié)輪回,多少個春秋寒暑,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燈火長明,青絲之間添華發(fā),三尺講臺蕩笑聲,奉獻幾多血與汗,不求青史留英名,這就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人們尊敬教師,愛戴教師,正是因為教師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偉大的使命。
四、教師在崗要不斷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
時代在前進,教育在革新,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和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需要現(xiàn)代人去了解,去掌握。教師作為知識的傳導者和思想的引路人,就需與時俱進,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tài)。小學語文教師,雖然教育的對象是一群少年兒童,但基礎教育的好壞卻主要體現(xiàn)在他們身上,所以,為了搞好基礎教育,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只有不斷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前進。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他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向善、揚善、行善、友善的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相容,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能體現(xiàn)平等和尊重,才能體現(xiàn)出我們?nèi)嗣窠處焹?yōu)秀的師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溫柔,朋友式的平等。
參考文獻 :
1、李楠 《小學語文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策略》
2、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
3、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