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俊莉
當被檢查出“癌癥晚期”時,患者和家屬的心態(tài)是十分矛盾的,有人說:“繼續(xù)治療吧,好死不如賴活?!币灿腥苏f:“反正治不好,拿這個錢干點啥不好?!卑┌Y晚期治還是不治,到底應該怎么辦?
常說的癌癥早期、中期、晚期,是一種通俗的分期方法,也是病人和家屬最容易聽懂的說法。對腫瘤發(fā)展分期,能幫助醫(yī)生決定治療方案判斷預后。目前,國際上已經(jīng)制定了一套統(tǒng)一的分期標準——TNM分期。T代表腫瘤大小和腫瘤浸潤程度,N代表淋巴結轉移情況,M代表遠處臟器轉移,包括骨轉移。根據(jù)T、N、M的不同情況,腫瘤按嚴重程度可分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I期癌:原發(fā)部位的癌小,只有2~3厘米直徑,無轉移癌。
Ⅱ期癌:原發(fā)部位癌有局部浸潤,或有較少的區(qū)域淋巴結轉移。
Ⅲ期癌:原發(fā)部位癌有浸潤,已有區(qū)域淋巴結轉移。
Ⅳ期癌:原發(fā)部位有廣泛浸潤,或有遠端器官的轉移性癌。
其實簡單用分期來判斷是否還有救治可能是不科學的,在腫瘤治療領域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5年生存率。多數(shù)癌癥細胞卷土重來發(fā)生在5年之內(nèi),所以臨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來衡量某種癌癥的治愈概率。5年生存率越高,治愈這種癌癥的概率就越大,治療5年之后如果癌癥沒有復發(fā),就可以認為達到了臨床治愈。比如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絨毛膜細胞癌等癌種,早期的治愈率非常高,即使是晚期出現(xiàn)了轉移、擴散,仍然有很大的機會得到根治,5年甚至10年都不會復發(fā),所以說,晚期癌癥≠死亡,也有治愈的可能性。
人們平時常說的手術、化療、放療,是治療腫瘤的三種主要方式,但是很多患者在確診時已經(jīng)是晚期,發(fā)現(xiàn)晚就導致了治療難。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技術迅速發(fā)展,成為晚期腫瘤患者的福音。
1.靶向治療。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jīng)明確的致癌位點的治療方式。近年來,國內(nèi)涌現(xiàn)了一大批靶向治療藥物。拿肺癌來說,很多晚期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藥物,生活質量跟常人相比沒有差別,可長期生存;而如果沒接受治療,患者生存時間也就是6個月左右,治與不治,差別可想而知。
2.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其實是激活自身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使其識別并攻擊腫瘤細胞,達到治療效果。雖然免疫治療有毒副作用,但是可控且耐受性好。比如,肺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在5%左右,歐迪沃和可瑞達等免疫治療藥物上市后,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jīng)提高到16%。
癌癥晚期患者的治療,主要側重于抑制癌癥的進展,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治療手段上,傾向于保守治療和全身治療。
1.疼痛控制。疼痛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疼痛控制是首要任務。晚期癌癥患者可合理使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以提高生活質量。
2.心理疏導。癌癥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所以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撐。正所謂“調病先調心”“無心病則無身病”,患者保持好的心態(tài)往往會取得好的療效?;颊卟灰偘炎约寒敵刹∪?,應盡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家屬需要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多陪伴,多寬慰,多鼓勵,幫助患者完成愿望,樹立豁達的生死觀。
3.營養(yǎng)支持。癌癥晚期患者的營養(yǎng)攝取可能不足,或根本不能正常進食?;颊吒⒁鉅I養(yǎng)支持,充分調動自身作用,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條件允許,可適當增加一些體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