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瓊玲
一次疫情讓全國各地的教師們一夜之間搖身一變,都搖身一變成了“18線小主播”,但有人很快就成了“網紅”,有人依然在“18線”。
網課期間,筆者一直在不斷地摸索著。雖步履蹣跚,但卻目標清晰——一切課程設計都為了讓學生“好(hǎo)學”,“好(hào)學”。筆者雖不是“網紅”,但依然想“圈粉”無數。下面筆者將就釘釘網絡課堂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談一談我個人的感悟。
1. 課前教學準備多樣化
1.1課前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利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且與本節(jié)課話題相關的抖音視頻,網紅事件,經典英文歌曲、小視頻、電影小片段及英語小故事等材料,激趣導入新課。同時,也可以要求學生課前準備一些精彩的小節(jié)目,把“課前三分鐘”交給學生,學以致用,用“個體示范+集體引導”的模式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例如課前英文演講、英語歌曲、英語小故事、英語繞口令等等。
1.2導學案+“云課堂(考試)”,預習與鞏固雙管齊下
課前利用導學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輔助預習和拓展思維。課前制作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題。同時,也可以利用“云課堂(考試)”,課上快速收發(fā)并自動比對答案,瞬間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便于教師當即采取相應措施,當堂進行查缺補漏。
2. 課堂互動多樣化
2.1回答問題時,全程銜接緊密
課堂上遇到教師提問,學生可以用:“I am!”進行搶答;也被點名時用“Im here!”進行回應。這既有助于引導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也讓課堂全程銜接緊密。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互動頻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課堂氛圍融洽,實際操作簡單、可行。
2.2網絡課堂形式多樣化
除釘釘以外,還有很多功能強大的網絡教學APP可以加以利用。例如:騰訊課堂,ZOOM,微信,QQ,CC-Talk和希沃白板等。實踐表明:軟件本身各有所長,只要利用合理,都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我還發(fā)現:其實,釘釘本身也還有很多強大的功能還未盡其用。例如,釘釘視頻會議模式。
2.3釘釘視頻會議模式檢測學生課堂參與度
我們常用的釘釘直播模式就像是教師在唱“獨角戲”一樣,“戲”雖好唱,但不好“聽”。主要原因是:一、學生極容易產生倦怠和厭煩情緒;二、無法關注到全體學生。而學生是否有效地參與了課堂教育教學活動,又是目前網絡教學過程中備受矚目的一個問題。
那么,利用視頻會議模式,讓學生打開攝像頭和話筒,盡可能地模擬傳統(tǒng)線下課堂氛圍,以此來實現實時互動。教師可以用過“九宮格”可以隨時隨地觀察學生上課的精神狀態(tài);“隨機點名”既可以讓學生找到與教師有“面對面”交談的親切感,增強其緊迫感,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在交流過程中,學生也不用像釘釘直播模式一樣,需等待連麥,而是直接回答問題,這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2.4教師課堂評價用語多樣化
(1)表揚用語
Well done!Wonderful!Excellent!Very good!Clever!Smart!You did a good job!等等,多樣化的評價語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其自身的學習潛能。
(2)課堂指令用語簡潔化
課堂指令語要清晰明了,學生才抓得住重點。為了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我個人傾向于盡可能地說簡單、清晰的英語指令語。當然初中階段,孩子們作為英語初學者,在常規(guī)課上,如果教師可以用簡單明了的漢語指令替代處冗長的英語句子,使用少量漢語指令語也未嘗不可。因為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適度地適應學生的交流習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課堂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學生聽不懂,談何“學”?
(3)課上不定時點名抽查學生是否“在線”
翻開“九宮格”,隨時隨地通過視頻觀察其學習狀態(tài)。同時,隨機點名也是一種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好方法。以確保大多數同學人“在線”,思維也“在線”。
(4)閱讀教學,以“讀”為主,讀的形式多樣化
可以通過在線齊讀、單個讀、搶答讀、回答問題等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讀懂文章,讀透文中的知識點。學生自讀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式學習,少數知識點最后由教師加以引導和講解。
3. 課后環(huán)節(jié)
(1)用好家校本,高效收發(fā)作業(yè),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2)提前給學生準備好下一節(jié)課的導學案,讓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預習
(3)引導學生利用有效的網絡資源進行課前預習
這是一個利用網絡教學的便利,有效拓展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方法。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日積月累,對塑造良好的學風和班風有著深遠的影響。
當然,無論傳統(tǒng)課堂還是網絡課堂,學生有“靈氣”,整個課堂才會從“一潭死水”變成“活水”,知識的“靈動之感”也才會躍然眼前!任何方法都不是唯一的,而不變的應該是我們對知識和真理的不斷追求與探索,是不斷超越自我的堅強信念。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復學復課也指日可待。但經過這次“洗禮”,對網絡教學的探索將會越來越多,網絡學習的使用頻率也將會越來越高。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相信網絡教學在不遠的將來會帶給人類帶來更多的“紅利”!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緊跟時代的步伐,利用科技進步,把更多的知識“紅利”帶給整個社會!
(作者單位:湖北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