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芳
慢性腎病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是由于多種因素引起的腎臟功能和結構的障礙,貧血是慢性腎病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時間[1]。因此臨床應采取有效的診斷方式來鑒別腎性貧血,從而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有研究表明,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是判斷腎性貧血的重要指標,紅細胞是機體血液輸送氧氣的媒介,網織紅細胞能夠反映骨髓的造血情況[2]?;诖耍狙芯窟x擇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收入的50例腎性貧血和30例非腎性貧血患者,比較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的參數(sh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30例腎性貧血患者,均來源于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間收入,設為腎性貧血組。再選擇30例非腎性貧血患者,設為非腎性貧血組。腎性貧血組中,女15例,男15例,年齡65-81歲,均數(shù)為(73.51±3.12)歲。非腎性貧血組中,女14例,男16例,年齡66-81歲,均數(shù)為(73.19±3.21)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
1.2 方法
收集兩組患者清晨抗凝靜脈血2ml,在4小時之內完成檢查,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型號為邁瑞5390,抗凝劑選用EDTA抗凝劑,檢測白細胞五分類(DIFF)+全血細胞計數(shù)(CBC)+分辨率增強及技術(RET),檢測兩組患者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紅細胞參數(shù)水平,包括紅細胞壓積(HCT)、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紅細胞計數(shù)(RB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變異系數(shù)(RDW-CV)。(2)對比兩組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水平,包括網織紅細胞絕對值(RET#)、網織紅細胞百分比(RET%)、高散射網織紅細胞(HFR)、低散射網織紅細胞百分比(LFR)、中散射網織紅細胞百分比(MFR)、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指數(shù)(IRF)。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文數(shù)據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shù)±標準差()用于表達計量資料,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紅細胞參數(shù)水平相比
兩組HCT、RDW-CV相比較無差異(P>0.05),腎性貧血組MCV、MCH高于非腎性貧血組,RBC低于非腎性貧血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水平相比
腎性貧血組RET#、RET%、HFR、MFR、IRF的值均低于非腎性貧血組,LFR的值高于非腎性貧血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得出腎性貧血組MCV、MCH高于非腎性貧血組,RBC低于非腎性貧血組(P<0.05);腎性貧血組RET#、RET%、HFR、MFR、IRF的值均低于非腎性貧血組,LFR的值高于非腎性貧血組(P<0.05)。出現(xiàn)腎性貧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體內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率下降、紅細胞的生產和代謝受到毒性物質的影響等。一般情況下,紅細胞生成素是通過外髓部、腎臟皮質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分泌,在患者出現(xiàn)慢性腎病后,然后腎間質出現(xiàn)纖維化,并且患者機體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明顯降低,最后導致紅細胞生成素生產量減少[3]。紅細胞生成素主要是通過骨髓造血干細胞產生的,因此RET#、RET%、HFR、MFR、IRF的值均低于非腎性貧血患者,LFR的值高于非腎性貧血患者。腎性貧血患者體內的鐵、血清鐵蛋白、葉酸的含量都明顯降低,使患者鐵的攝入量減少,因此機體的MCV、MCH會顯著升高[4-5]。
綜上所述,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對腎性貧血的鑒別具有重要診斷意義,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焦瑞寶,唐吉斌,姚余有等.腎性貧血對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系列參數(shù)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2016,31(2):111-113.
徐茂茂,汪秀英.腎性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臨床檢驗探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7,19(5):451-454.
張偉,丁大朋.網織紅細胞及紅細胞相關參數(shù)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65-66.
遲勇.腎性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的變化[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23):106.
付塬,修云霞,樊金宇等.血液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shù)對腎性貧血的鑒別診斷意義[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24):140-1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