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婷
【摘 要】《紅高粱》主題曲《九兒》有多種演唱版本,其中以韓紅和譚晶兩位歌手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從演唱風格來看,韓紅的演唱細膩婉轉,譚晶的演唱大氣磅礴;從演唱情感來看,韓紅的演唱絲絲入扣,譚晶的演唱深情豪放。
【關鍵詞】九兒;演唱版本;韓紅;譚晶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5-0078-02
《九兒》是電視劇《紅高粱》的主題曲,是由阿鯤、何其玲作詞,阿鯤作曲。電視劇《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該劇以抗戰(zhàn)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用生命譜寫的一段關于愛與恨、征服與被征服,充滿生命力的近代傳奇故事。
《九兒》為一段式結構,節(jié)奏為4/4拍,大致結構為引子8+A8+A8+間奏4+尾聲8,通過8小節(jié)的主旋律不斷重復變調來深化主題。整首歌曲共有三次轉調,分別為A調、B調、E調,結構較方整。本文從演唱風格、演唱情感兩方面對韓紅、譚晶兩位歌手的演唱進行比較分析。
一、演唱風格
韓紅在演唱《九兒》時,主要使用鼻腔共鳴的方式,這很符合現(xiàn)在流行音樂聲音前置的理念,并且能讓聲音更加清亮、真實。在演唱時,韓紅每一個字的咬字歸韻都很快,演唱非常流行化。在氣息上,韓紅運用了胸腹式呼吸法,使得聲音悠長且富有彈性?!毒艃骸愤@首歌曲旋律起伏大,對氣息的要求很高,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氣息使聲音更加連貫,從而達到情緒上的要求。尤其是在歌曲第一段,為了達到悠遠深長的效果,韓紅基本上都是采用的這一方法。韓紅在演唱時偶爾會加入民歌的演唱方法,如“高粱熟來紅滿天”這一句就加入了山東民歌特有的似唱似喊的方式,并且融入了極具民族特色的唱腔,“手邊的棗花香”這一句,雖然歌詞是“棗花香”,但是韓紅加了一個兒化音,唱成“棗花兒香”,這正是山東民歌常用的表達方式①。總的來說,韓紅的演唱采用以流行為主,以民族為輔的方式,將聲音糅合在一起,聲音細膩婉轉、清亮高亢。
韓紅作為一名出色的流行音樂歌手,不僅僅是因為她具備高超的演唱技能和豐富的情感,更是因為她具有自己的音樂風格——民族化流行音樂。韓紅用她獨特的音樂風格演繹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如《天亮了》《天路》《青藏高原》等,都是非常具有“韓式”特色的音樂作品。
而談起譚晶,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她的民族唱法,當年在青年歌手大獎賽中譚晶用通俗唱法演唱了一首名為《大地》的蒙古族歌曲,從此她被貼上了“跨界歌手”的標簽。2002年,譚晶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唱了《在那東山頂上》,這更加奠定了其“民通”的演唱風格。她圍繞著民族音樂的特點,將通俗、民族、美聲三種唱法結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所以說中西合璧、古今交融就是譚晶獨特的風格。
在《九兒》這首歌曲中,譚晶就運用了她這種獨特的演唱風格,在歌曲第一段譚晶借用了通俗唱法的氣聲唱法,在扎實的氣息功底上略帶嘆氣的方式將氣息釋放出,使音色帶有虛無縹緲的感覺。讓人產生遐想。與美聲唱法、民族唱法不同,通俗唱法在咬字吐詞方面不像民族唱法那樣講究“噴口”“咬口”,也不像美聲唱法那樣,要求腔體打開,在“打哈欠”的位置上咬字。而是像說話一樣自然吐字。第二段加強氣息,加入口腔共鳴,同時情緒也漸漸加強,音質更加細膩。過渡段“啊”字和高潮部分,譚晶運用了美聲唱法的高位置,聲音十分通透,同時運用了民族唱法的真假聲轉換和潤腔技巧,給人一種余音繞梁的感覺。尾聲部分,以情帶聲,讓人仿佛看到九兒在和眾人告別。
演唱這首歌曲時,譚晶將通俗、民族、美聲三種唱法完美糅合在一起,既將九兒柔情細膩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也將九兒的豪邁、勇敢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樂評人鴻水曾評價譚晶的演唱,“在演唱技巧上,譚晶是一個特別有張力的年輕歌唱家,她可以把歌曲的豪邁和細膩掌控得游刃有余。雄渾高亢的歌曲她可以唱出難得的氣勢,而喃喃細語的小調她仍然能夠拿捏得讓人動情。從音樂風格上來說,她可以唱美聲,也可以唱通俗,多種唱法張口就來,這在年青一代的歌唱演員當中,是不可多得的,更是難能可貴的。②”
二、演唱情感
(一)韓紅的演唱情感
韓紅演唱的《九兒》,像是講故事,對聽眾訴說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前奏:豎琴和小提琴凄涼婉轉的演奏一開始就抓住了聽眾的心,音樂響起,仿佛看到劇中女主人公九兒拿著紅紙和剪刀,坐在窗前專心剪著窗花,粉紅的臉蛋兒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小提琴音樂細膩婉轉,旋律動情可心,讓人難以自持。
第一段:韓紅用講述的口吻娓娓道來,聲音清亮柔美、平婉溫和。這一段由豎琴伴奏,音響很弱,最后一句“九兒我送你去遠方”聲音悠遠綿長,情深義重,預示著歌曲跌宕起伏的情感發(fā)展。
第二段:音樂加重,轉到B調上,情緒逐漸推高,同樣的歌詞,不同的情感。這一段表達了劇中人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以及九兒對男主人公余占鰲堅定不移、奮不顧身的愛情?!鞍 甭曈傻鸵舻礁咭舻倪^渡,讓聽眾仿佛看到九兒與兒子豆官兒告別,只身一人將敵人引開。這也是對敵人的宣戰(zhàn),向敵人表達我們守衛(wèi)家園的決心。
第三段:“高粱熟來紅滿天”是情感的爆發(fā),再次將音樂推向高潮。劇中九兒將酒壇砸破,與敵人同歸于盡的一幕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也表達了九兒不惜一切代價保衛(wèi)家園,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的決心。
尾聲:“九兒我送你去遠方”曲調回歸平靜,余占鰲和豆官兒望向高粱地,送別九兒。
雖然韓紅演唱的《九兒》只有短短的兩分半鐘,但是她的歌聲將九兒的一生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將整個故事的主線一一交代清楚。
(二)譚晶的演唱情感
譚晶演唱的《九兒》與韓紅的不同,她將自己融入其中。
前奏:嗩吶的穿透力和震撼力一改小提琴的凄美,讓人覺得豪邁壯闊,讓聽眾仿佛置身于一望無際的高粱地中,劇中的情景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
歌曲第一部分,譚晶深情自由地演唱,加上她空蕩迷離的眼神,讓我們仿佛看到九兒在面對母親去世、父親要把她嫁給麻風病人單扁郎時的無可奈何。但在演唱第二段時,譚晶低頭、抬手的動作,又仿佛讓我們看到這許許多多的無奈在俊杰決定和她私奔后,變成她對未來的憧憬。
間奏部分,通過一個“啊”字,譚晶就將九兒與俊杰私奔夢的破滅表現(xiàn)出來,她內心的悲傷一層一層釋放出來。這時伴奏音樂響起,搖滾元素的加入讓我們仿佛看到九兒與命運進行斗爭時的頑強模樣。
歌曲第二部分,譚晶的演唱更加堅定,大部分采用真聲演唱,這是九兒在追求屬于她的愛情,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事業(yè)。不管是對待愛情還是對待事業(yè),九兒始終都遵循內心的想法并且堅定不移,她做出了很多女性甚至是男性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最后“遠方”二字的爆發(fā),將音樂再次推向高潮。
歌曲第三部分,嗩吶高亢的聲音再次進入,緊接著譚晶的高音爆發(fā)出來。讓我們仿佛看到一望無際的高粱地中熊熊的大火將天空染成了紅色,為了保護她愛的人,也為了保護這片生養(yǎng)她的土地,堅強勇敢的九兒用一把大火將自己和敵人永遠地留在了這片土地上。
最后的尾聲,九兒告別愛人、告別親人、告別這片土地。
譚晶的演唱將九兒的一生完整演繹出來,從劇情的開始到結束,譚晶把九兒整個人唱“活”了。她的無奈、堅定、勇敢,都深深吸引著每一位觀眾。
不管是演唱風格還是演唱情感,韓紅、譚晶二人的演唱都十分優(yōu)秀,將這兩位歌手的演唱進行比較分析,能讓我們學到如何將現(xiàn)代元素與民族元素融合在一起,如何將中西方的演唱方法結合在一起,以及怎樣“聲情并茂”地表達一首作品。二位歌手的大膽創(chuàng)作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注釋:
①楊一楠.探析流行音樂中民族元素的融入[D].四川師范大學,2016.
②百度知道.樂評人鴻水對譚晶的評價[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14220566866458685.html,2019-05-17.
參考文獻:
[1]楊璇.師出同門 各放異彩——<九兒>的兩種演唱版本對比分析[J].當代音樂,2017,(21):87-88.
[2]肖美姿.譚晶跨界演唱風格初探[J].藝海,2014,(03):69-70.
[3]呂念聰.歌曲<青藏高原>的演唱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4]張萍.趙季平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齊齊哈爾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