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希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鷂鷹。
貞觀四年的一天,鮮花盛開、風和日麗,有人給唐太宗送來一只鷂鷹。這只鷂鷹形態(tài)俊美、毛色漂亮。
唐太宗甚喜,就在內宮賞玩。他把鷂鷹放于肩頭,向前平伸出左臂,讓鷂鷹在自己的肩頭和手臂上翩翩起舞。
“咱大唐啊,一年判死刑者僅20來人,百姓安居樂業(yè)。到處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四海一統、天下和諧。這種盛世景觀,中國幾朝幾代有過?”唐太宗一邊欣賞鷂鷹舞之蹈之,一邊揚揚自得,“噓,噓,噓”地吹起口哨。
正在興頭上,忽報諫臣魏徵已到門前,有事奏請。
儼然頑童要見嚴師,唐太宗龍顏惶懼。四顧無處可藏,便將鷂鷹隱蔽于懷,然后正襟危坐,清清嗓子,準備接受魏徵稟報。
這一切,魏徵看得分明,卻佯裝不知。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禮畢,魏徵就大講特講治國安邦之道,還列舉堯舜、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等中國古代君王詳加說明。用心闡述有的皇帝就因貪圖安逸享樂、沉醉聲色犬馬,最終導致喪國滅身……
奏請之時,還不動聲色地偷窺唐太宗懷中的動靜。
魏徵滔滔不絕,唐太宗心急如焚。懷中鷂鷹的氣息已越來越弱,唐太宗欲暗示魏徵下次再奏,想想,又覺不妥。因為向來敬重魏徵,只好耐心聽他進諫。
結果,魏徵得寸進尺、沒完沒了,直講得喉嚨干燥如十年未下雨的旱地,嘴角淌出的白沫沾滿胡須像初冬的霜掛。
“皇上玩鷂鷹,我就玩皇上!”魏徵暗下決心?!凹热晃叶伎谕掳啄?,鷂鷹不口吐白沫才怪!”他又使勁兒給自己打氣。
繼續(xù)天南地北口若懸河,直到唐太宗的懷中毫無動靜,估摸那鷂鷹已一命嗚呼,才心滿意足地退下。
魏徵一走,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從懷中掏出鷂鷹。一看,那寶貝早已氣絕身亡。心疼之余,不禁火冒三丈。
“朕一定要誅殺這個鄉(xiāng)巴佬!”唐太宗怒吼。
正巧長孫皇后輕輕走進,便問:“誰冒犯了二哥呀?”
“除了魏徵,還能有誰?簡直肆無忌憚!”唐太宗氣不打一處來。
長孫皇后一愣:“魏徵?他又說了些什么啦?”
“亂七八糟講上一大堆,還指責我殺兄弟于殿前,囚慈父于后宮……說什么當皇帝就是贖罪的,當知恥而后勇。你看你看,我不就玩了一下鷂鷹,犯得上他如此大做文章?”
“哦,這個──”長孫皇后略一思慮,便默不作聲地退下。換上朝服后又匆匆折回,畢恭畢敬地給唐太宗行大禮。
“觀音婢,你這是……”唐太宗一頭霧水。
“恭喜陛下!陛下有福、大唐大吉啦!”長孫皇后滿面春風。
唐太宗皺眉:“此話怎講?”
“臣聞君明臣直。只有皇上圣明,大臣才會正直……所謂魏徵者,為政也;世民者,世世代代濟世安民也……古人云,玩物喪志。魏徵只是想奉勸陛下勵精圖治、心無旁騖呀!”
唐太宗終于轉怒為喜。
長孫皇后也竊喜。
原來是長孫皇后聽說唐太宗在玩鷂鷹,便悄悄派人給魏徵通風報信,再和魏徵里應外合……唐太宗被蒙在鼓里。
從此,唐太宗再也沒有玩過鷂鷹。
選自《特別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