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初識辰辰,是我教學生涯中最艱難的一個學期。那一年我剛剛休完產(chǎn)假回到學校,就接手了一年級兩個班數(shù)學的教學任務(wù)。那是我第一次教一年級,深感任務(wù)艱巨。
為快速、全面地了解每個孩子,我先將兩個班的學生按組分別拍照,并把照片發(fā)到家長群中,請家長把孩子的性格特點、身體發(fā)育情況以及他們認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私信發(fā)給我,然后我一一對應座次表,把孩子們的重點信息分組整理在筆記本上。
就是在這次收集信息時,我關(guān)注到了辰辰。辰辰早產(chǎn),出生時只有2.5斤,為了留住這個頑強的生命,醫(yī)生使用了大量藥物。藥物對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或多或少產(chǎn)生了影響,所以在幼兒園時,她的學習就跟不上,但媽媽從未放棄,每天都會堅持帶著她閱讀。慢慢地辰辰能跟上學習進度了,但膽小、害羞、不敢大聲講話。
在后面上課的過程中,我時常會注意到她。她注意力不太集中,所以我經(jīng)常會悄悄提醒,比如走到她附近,或點點她的名字。下課后,我也會經(jīng)常和她聊一聊:今天上課的內(nèi)容有趣嗎?你學會了什么呀?哪些地方還沒弄清楚呢?聊天的次數(shù)多了,她慢慢地大膽了,變得不再那么拘謹。
有一次午休時,我發(fā)現(xiàn)辰辰不在。我與她媽媽聯(lián)系,她媽媽告訴我,辰辰特別敏感,有一丁點聲音就睡不著,教室里孩子太多,她就睡不好。我想了想,回答說:“那就中午在家好好休息,只有休息好,下午才有精神上課,身體也才會長得好。”
從那之后,辰辰每天中午安心地回家睡午覺,休息好了再回學校上下午的課。就這樣,辰辰漸漸地適應了小學的生活。她逐漸變得開朗活潑,和我成了好朋友,當然在班上她也有很多好朋友。每天看著孩子們課間一起愉快玩耍的樣子,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有一次考試,辰辰考得不太理想,一些平時經(jīng)常講過的題她還是做錯了。我想她可能是對知識點理解得不夠透徹,于是帶她到辦公室給她梳理知識要點。
她開始有點兒緊張,于是我暫停講解,假裝有點兒餓了,拿出一些小餅干來吃,一邊吃一邊和她分享。我們邊吃邊看錯題,我先挑簡單的題講解,她很快就能答出來,稍復雜的題目,我一步一步地分解、剖析問題,她也能回答,最后她全聽懂了,自己將錯題一一訂正。
離開時,她對我說:"謝謝劉老師,我本來以為您會批評我的,沒想到您并沒有,竟然還給我分享好吃的餅干,謝謝您!試卷里的錯題我全聽懂了,以后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蔽艺f:“沒事兒,以后上課如果沒聽懂,隨時來辦公室問我,我們倆是好朋友,應該相互幫助,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困難?!?/p>
就這樣,她后來時常來我辦公室,有時問問題,有時說說心里話。盡管她的成績在班上依然只有中等水平,但我知道她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且一直在進步。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們不能用同一標準來衡量所有的孩子,而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特殊性,陪伴、引導他們。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編織師生的生命故事,并追求一個“走向美好的旅程”。
(作者單位:武漢市光谷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