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雙
摘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也是高校輔導員的本始初心和終極使命。聚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又紅又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輔導員立足崗位實踐的初心和使命。高校要深入挖掘新時代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的價值意蘊,從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和制度保障三個層面構建“初心使命”教育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初心;使命;教育;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的講話中指出:“通過這次主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鈣更加充足?!蓖瑫r,習總書記也明確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高校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要立足立德樹人的教育實踐,構建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教育機制。
一、新時代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的價值意蘊
馬克思主義是我國社會主義大學最純粹、最鮮亮的底色?!豆伯a黨宣言》中寫道:“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敝袊伯a黨人近百年的奮斗歷程,正是為廣大中國人民謀福利的真實寫照。
高校輔導員要結合本職工作實際來認識和把握初心使命的內涵與價值意蘊。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就學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給出了明確答案:“我們的教育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绷暱倳浀闹v話,深刻回答了高校輔導員立足崗位實踐的初心使命。
(一)開展“初心使命”教育是提高輔導員政治站位,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必然要求
高校輔導員是廣大黨員中的一份子,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組織者,輔導員要自覺將加強黨性修養(yǎng)作為終身課題來研究和實踐,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自覺地用黨性原則從嚴要求自己和規(guī)范自己。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輔導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標尺,不斷加強黨性鍛煉和自身修養(yǎng),主動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二)開展“初心使命”教育是增強高校輔導員隊伍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
高校輔導員的言行舉止會對大學生產生深刻影響,對其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直接影響著大學生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能使輔導員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的正確性得以保證,使輔導員樹立“人人服務學生、事事服務學生、年年服務學生”的價值理念,從而促進輔導員隊伍作風建設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二、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中的教育引導
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乎“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構建“初心使命”教育機制,首先要強化理想信念、政治意識等教育引導,讓輔導員明確“從何處而來,往何處而去”。
(一)明確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出發(fā)點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第43號令)中輔導員工作要求中提到,輔導員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成為又紅又專、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這旗幟鮮明地指出了輔導員工作的出發(fā)點: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要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大批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如今這個時間節(jié)點正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輔導員也要在這個緊要關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通過專題培訓、集中學習和走訪調研等多種方式,加強對高校輔導員的“出發(fā)點”教育,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使輔導員牢記工作職責與工作要求,始終堅定正確的方向,保持接續(xù)奮斗的精神。
(二)站穩(wěn)“立德樹人和修身助人”的落腳點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輔導員要想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不斷加強自身思想道德修養(yǎng),要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來激勵自己,要把主要時間和精力交給學生,想學生所想、知學生所需、解學生所難,努力成為學生愿意“說真話、訴真情、交真心”的知己。只有如此,才能不斷增強學生對輔導員和學校的信心,才能厚植輔導員工作的根基。
三、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中的實踐養(yǎng)成
在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中要重視實踐養(yǎng)成,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瞄準工作切入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不斷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實干,要擔當,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不良工作作風。高校輔導員在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yè)基礎之上,更要善于把理論運用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找好工作的切入點。輔導員要遵循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規(guī)律和教書育人的基本規(guī)律,積極堅持“傾聽學生心聲、走進學生心靈、服務學生成長”的工作理念,積極幫助解決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在關心學生、幫助學生、服務學生中教育學生、引導學生。
(二)把握工作著力點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教育部第43號令)中對輔導員主要工作職責的描述有九項,具體包括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和學生日常事務管理等。但在輔導員實際工作中,這幾部分工作往往是“你中有我、相互交叉”的。處于職業(yè)生涯初期的輔導員往往會忙的焦頭爛額,有的甚至心生厭倦。因此,以深刻領會輔導員工作“初心使命”的深刻內涵為核心,輔導員要根據自身崗位實際,根據學生專業(yè)實際,在工作中需要發(fā)現并把握好著力點,例如可以確定基礎工作模塊、核心工作模塊和質量提升工作模塊等,把輔導員工作職責及工作要求有機融合在一起,打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空局限,分類實施,精準組織,精細管理,全方位、全面、有效地覆蓋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四、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中的制度保障
高校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需要建立相關制度加以保障,在制度保障中需要做到以下兩個結合。
(一)守正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
做好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中的制度保障,要求守正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制度的“守正”要求不能偏離政治方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絕對不能偏離輔導員工作職責,在制度的總體方向上,要堅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制度的“創(chuàng)新”要立足于輔導員自身工作實際,立足于學校和專業(yè)實際,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各學院、各專業(yè)都要結合自身情況,創(chuàng)新制定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制度,才能更好地體現踐行初心使命的內在要求。
(二)日常與長效相結合
構建輔導員“初心使命”教育機制既要“抬頭看天”,又要“腳踩大地”,既要著眼長遠,又要融入經常,堅持長遠性與常態(tài)性相統一,既對標助力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長遠目標,又聚焦服務學生的現實需求。高校在工作實踐中要注意總結成功經驗,并把這些經驗作為有效措施固定下來,以制度的形式堅持好、運用好,不斷鞏固教育成果,形成常態(tài)化的機制。
高校通過構建“初心使命”教育長效機制,才能使廣大輔導員不忘育人初心,牢記造才使命,使其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從而引導輔導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貢獻應盡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chuxin.people.cn/n1/2020/0109/c428144-31540453.html.
[2]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9.
[3]曾峻.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實踐價值與時代意蘊[J].思想理論研究,2019,(12).
[4]習近平.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c64094-29961631.html.
[5]秦雪.網絡時代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分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10).
編輯∕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