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山人
一位新認識的朋友問我:“你覺得自己運氣好嗎?”我略加思索,回答:“不是很好,是微利?!比说街心辏覍ψ约旱脑u價確實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像有些做生意的人,投入許多,成天忙得團團轉,結果只落點養(yǎng)家糊口的小錢。
總算還有利,這是我可以自慰的。比起那些努力而無結果、奮斗而一敗涂地的人,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從學生時代起我就這樣,學習我夠勤奮了,高考時只考上兩年制大專。好在沒有落榜,比起那些落榜的同學,我沒有什么遺憾。工作了,我十分敬業(yè),自認為各方面不比別人差,卻很難得到賞識。好在一技在身,總有派上用場的機會。我仍不時調整工作崗位,個人境遇總體呈螺旋式上升趨勢,這令我時常喟嘆苦心人、天不負。
我羨慕運氣比我好的人,但不自怨自艾。有人平常不怎么看書,出手的文章卻明顯比我的好。我大量地閱讀,反復地練習,艱難地進步,骨子里還是先天不足。怨誰呢?誰也怨不得。人是有差異的,我得承認這種差異。我相信勤能補拙,人不能總是被動地接受先天賦予的一切。等到必須給此生下結論的那天,只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已經努力了”,這就心滿意足了。
我從不輕易選擇放棄。當學習不如人時,我仍在學;當工作中一次次遭遇不公平時,我仍恪守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條底線;當一篇篇稿件投出去如泥牛入海時,我仍堅持在寫。如果放棄,我將不得不轉向另一個努力目標,誰敢保證那不會是我又一次放棄的對象?我像蝸牛一樣爬行,雖然慢,但我畢竟在前進。兔子善跑,途中打了個盹,它還是落在了烏龜后面。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謀”是個人努力的程度,是汗水流得多與少;這“天”則是個人造化,種種外界機遇。我相信這話。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