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靜江
研學旅行是一種形式新穎的學習方式,通過邊旅行邊學習積累的方式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實際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的密切聯(lián)系,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
首先,學校在研學中要充分發(fā)揮主導性作用和地位。研學旅行的方式、路線、時間跨度、學習內(nèi)容、學習流程等等,都應該由學校率先拿出詳實、具體和操作性強的活動方案,尤其是外出之后,可能會遭遇的一些偶發(fā)性事件的應急預案,一定要足夠周全和詳盡。當然,在配套活動方案出來之后,也要讓家長和社會給予積極的反饋和建議,并對合理的、必要的成分進行取舍,以確?;顒臃桨缸顑?yōu)化。還有,學校在外出研學過程中,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處理行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信息,要做到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各種情況。
其次,家庭對研學要表達足夠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做足后勤保障工作。不管是否陪同孩子一道外出學習,家長都應該充分理解和支持孩子和學校的合理決定,既要在思想上重視和支持,也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比如,必要的經(jīng)費支持,提供必要的學習用具,確保周全的生活用品,還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電話問候及家?;拥鹊?。這些都將直接關系到整個研學旅行進展的深度和廣度。當孩子和老師可以無后顧之憂地投入到研學旅行中時,必將會給整個人的身心帶來意義非凡的體驗和提升。
最后,社會要加大組織、調(diào)控能力,為研學旅行保駕護航。研學旅行是一場社會性活動,是讓學生稚嫩的觸角伸向社會、感知社會、感知自我與社會關系的重要契機。社會除了提供必要的設施設備上的便利外,也應該在環(huán)境、秩序、人文和文化等方面做足文章,讓孩子在感知中培養(yǎng)對文化、社會和人文的美好情感,繼而形成更為積極、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也許,學校從活動方案上著眼,家庭從生活和情感上著手,社會從責任與文化上著落,三方積極構(gòu)建“鐵三角”,學生的研學旅行才會迎來“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盛景。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華西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