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長大想當科學家!”這是很多孩子兒時的夢想,也是孩子們心底生出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要讓孩子們從小沐浴在科技之光中,在科學土壤里茁壯成長。自2000年開始,一些熱心科普的科學家在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的組織和支持下,組成“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團,深入到我國中西部邊遠貧困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為公眾尤其是青少年作科普報告,把科學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并生根發(fā)芽,使更多的青少年和公眾愛上了科學。
2020年,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新形勢下,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積極響應“讓科學家精神光耀時代”的倡議,對“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希望行的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提升,制作了“科學家講科學”系列微課,充分利用新媒體和信息化手段,讓科學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走進千家萬戶,發(fā)揮傳統(tǒng)的專家資源和科普經(jīng)驗優(yōu)勢,促進信息技術(shù)與科學教育有效融合,將科普講座送達青少年、中小學教師,以及對科學感興趣的公眾眼前。
“科學家講科學”系列微課于2020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起,每周六19:00在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官網(wǎng)和微信公眾號,以及央視頻、人民視頻、新華網(wǎng)客戶端、科普中國、Bilibili、科技輔導員在線學習中心(科技學堂)等平臺持續(xù)更新,共計10期,吸引了眾多公眾收看。
無論是探討自然界生物關系的“人與動物的關系”“動植物大戰(zhàn)”,和人類時時刻刻密切接觸的“細菌與病毒”,給人類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芯片的奧秘”,刺激好玩的“軟硬兼施的空中加油”,還是在生活中應用廣泛的“物理的故事”“神奇的蒸汽壓”,探討物理與數(shù)學關系的“物理學中的正弦函數(shù)”,聚焦虎門大橋振動熱點事件的“懸索橋與風振”,以及給予我們?nèi)松鷨l(fā)的“人類是怎樣飛向藍天的”,“科學家講科學”每期選擇的科學話題,吸引公眾的眼球,讓公眾的科學學習熱情不斷升溫。
通過“科學家講科學”系列科學微課,為無數(shù)孩子當科學家的夢想鋪路搭橋,積極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的社會氛圍,讓科學知識變得有趣易懂,讓科技工作富有吸引力,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