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宇
一、安全是體育課的保障和前提
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掌握有關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增強體能;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鍛煉,發(fā)展體育與健康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使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合作與交往能力;提高學生自覺維護健康的意識,幫助其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不過,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安全事故,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特點,加強保護措施,保障學生安全。
小學階段的學生,特別是低年段學生,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差,安全意識也較為薄弱。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上課時及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一些合理的規(guī)避方法與應對策略,因為一個小小的安全隱患,可能會造成一個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所以,體育教師要強化保護措施的方法及步驟,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體育課不同環(huán)節(jié)的保護措施
一節(jié)完整的體育課主要包括準備部分、基礎部分和結束部分,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所要求的教學內容、任務和目的也不同。教師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中除了要考慮本課的教學方法、過程等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安全,做好保護措施,避免課堂出現安全事故,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愉快地上體育課,參加課外體育活動。
(一)準備部分
準備部分的主要任務是預熱身體,使學生在相對安靜狀態(tài)下逐漸進入運動狀態(tài),把自身的運動系統(tǒng)調動起來,避免身體在正式活動時受到損傷。準備活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它不能只是簡簡單單地做幾個動作而已,教師要在準備活動中引導學生預熱身體,鞏固已學的知識,并滲透新課的學習內容。
在我們平時的體育課堂中,教師不夠重視這部分,整個準備活動由體委來帶領學生完成;或者是千篇一律的活動一下關節(jié)和韌帶,跑跑步,就當熱身了。當然,這些常規(guī)的準備活動也能起到一定的熱身作用,但這樣的熱身活動沒有實效性,因為體育課是要圍繞身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安排不同的課程內容。不同的課程內容,準備活動也是要有所不同的,教師在做準備活動時,要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引導學生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例如投擲課,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上肢力量,學生在做完常規(guī)的準備活動后,教師應該針對投擲的專業(yè)特點引導學生做一些專門性練習,如反臂搖環(huán),專門活動肩關節(jié);屈臂上舉啞鈴,專門活動肘關節(jié);俯臥撐,專門發(fā)展臂力,等等。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一節(jié)課的主要部分,包括主教材教學和輔助教材教學。輔助教材教學一般以游戲為主,以玩促學來輔助主教材教學。在這樣一個多內容、多環(huán)節(jié)的部分,上課情況復雜多變,教師的保護措施一定要準確到位,確保學生安全。
在設計主教材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要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上課隊形,便于學生分組練習。教師的講解、示范要清晰準確,以便學生易于理解。如立定跳遠練習時,教師要把動作講解清楚,并站在沙坑的側面,當練習者跳入沙坑落地時,輕輕扶住練習者的手臂進行保護,而不能站在練習者的正面,防止兩人相撞。上有器械的體育課時,教師要考慮到器械的擺放和取送器材的要求,控制好學生與機械的安全距離,以免學生被器械傷到,如實心球課,在器材取放時,教師應要求由每組的小組長負責,組內成員按照順序到小組長那里去取送,各組有序進行,可有效避免擁擠。跑步練習課,這樣的課要利用空間大場地,發(fā)生事故的概率也高,這就需要教師合理安排好跑步的路線、范圍和各組間的位置。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每組中安排1~2名的“安全員”,一旦在跑步過程中發(fā)生意外,由安全員進行幫助和處理,其他學生不可參與,這樣可避免在處理突發(fā)事件時發(fā)生擁擠、相撞等事故。
輔助教材教學一般都是圍繞主教材教學設計游戲來促進學生鞏固知識,達到“以玩促學”的目的。所以,游戲的安排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特點,愉悅學生心情的同時還要保證安全,讓學生“動起來”。以奔跑游戲為例,學生在做奔跑游戲時,怎樣安排“安全員”才能使其作用更加有效呢?筆者認為應該安排兩名“安全員”在起點和終點,途中這段距離由教師來擔任“安全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到發(fā)現問題、巡回指導的作用。
(三)結束部分
結束部分是為了消除學生體育練習帶來的疲勞和過度的精神興奮,使學生的身體狀態(tài)逐漸恢復到相對放松、平和的狀態(tài),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結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身體的放松,而忽略學生精神的放松。經過了一節(jié)課的體育訓練,學生的身體和精神都會疲勞,所以教師不能只引導學生放松身體,還要放松精神。精神放松主要是調解學生的心理,使大腦皮層減少過度興奮,以不影響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另外,針對不同的項目,教師要有不同的放松方式,如下肢運動得多,就要多放松下肢。
三、體育課保障學生安全的建議
(一)密切觀察學生行為表現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不能只口頭重視安全,一定要落到實際,平時的每一節(jié)課都要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如果教師都不重視,學生更不會在意,可能就會出現安全問題。教師要消除職業(yè)倦怠,要有一雙發(fā)現的眼睛,從多角度去觀察、琢磨教學,密切觀察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運動的行為表現,不可大意,以保證體育課堂的安全性。
(二)幫助學生掌握急救方法
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比較薄弱,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能力較差,教師除了在上課時強化保護措施外,還要教會學生一些自我保護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急救方法,學習體育運動知識,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增強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
總之,體育教師應明確保護措施的重要性,在準備部分引導學生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避免身體在正式活動時受到損傷;在基本部分保證保護措施精準到位,確保學生的安全;在結束部分幫助學生消除體育練習帶來的疲勞和過度興奮,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結束。
(責任編輯:孫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