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談“兩課堂、一平臺”課程思政模式

      2020-09-30 06:48王麗靜
      中國德育 2020年17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

      摘要 課程思政是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讓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兩課堂、一平臺”的課程思政模式,有效地體現了“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涵蓋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持續(xù)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和全面教學改革,實現課程思政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 課程思政;兩謀堂;一平臺

      作者簡介 王麗靜,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并提出

      “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教師隊伍是‘主力軍、課程建設是‘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是‘主渠道”。

      課程思政是通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融入專業(yè)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抓住育人的根本,以實現潤物無聲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境界。

      課程思政運用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價值取向、社會責任的題材與內容,弓!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大學生遵紀守法、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兩課堂、一平臺”是筆者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來的一種課程思政模式,它有效地體現了“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涵蓋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兩課堂”是渠道,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一平臺”是手段,指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的各種網絡平臺,包括超星學習通、職教云課堂等線上學習平臺和微信、QQ等社交媒體。對于一名專任教師來說,課程思政的主陣地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各種互動交流的網絡平臺則能起到有效的輔助和補充作用。

      一、深耕“第一課堂”

      “第一課堂”是教師依據課程教學大綱和計劃從事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是教師實現教書育人目標的主要陣地。教師一定要利用好這個陣地,傳道、授業(yè)、解惑,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融為一體,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首先,教師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教師要能夠結合所講授的課程內容,將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等情懷自然而然地融入課堂,通過自身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堅定的政治方向、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善良友愛的品質、客觀公正的處事態(tài)度等,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帶動學生,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其次,精準挖掘、提煉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高校課程思政要結合不同課程的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圍繞理想信念、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法治意識、道德修養(yǎng)等,深入挖掘和提煉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一步明確課程的思政教育自標,并將其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中,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以高?!叭肆Y源管理”課程為例,筆者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具備的職業(yè)道德要求,將本課程的教學目標適當地融入思政元素,增列以下的思政教學目標(見表1),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大局意識、紀律意識、擔當意識、責任意識、自我激勵意識、團隊合作意識,以及敬業(yè)、誠信、公道、奉獻的精神等。

      再次,悉心選擇教學素材。教學素材是課程思政的載體。除了專業(yè)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容易產生共鳴的、緊貼專業(yè)知識的時政熱點和最佳案例等作為輔助教學素材,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引用教學案例或其他素材時,就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以達到課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例如,在“人力資源管理”課堂上講到招聘模塊的內容時,筆者精心選擇了“最美快遞小哥汪勇連升三級”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汪勇因為什么袍勻波格提升?其中蘊含了無私、勇敢、大愛、擔當、奉獻等思政元素,這也是企必先人用人的標準,對于提升學生的道卿多養(yǎng),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等,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本身對這樣的案例也很感興趣,討論熱烈,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可見,這個教學過程是“知識點+時政案例+遷移法”的一種完美體現。

      最后,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教師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能力,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是課程思政實現育人目標的基礎。因此,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視聽教學、小組討論、啟發(fā)式教學等方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僅使其掌握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有機會拓展視野和思路,去獲得專業(yè)知識以外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經驗。

      例如,在“人力資源管理”課堂上組織的線上模擬面試實踐教學活動中,除了面試技巧和方法以外,誠信、責任、敬業(yè)、和諧、友善、團隊協作、大局意識、堅定的理想信念、辦事公道、積極進取、文化自信、創(chuàng)新精神等思政元素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正是課程思政要達到的教學目的,實現了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

      二、拓展“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是在第一課堂以外的時間開展與第一課堂相關教學活動的載體,是第一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和擴展。高校人才培養(yǎng)要做細做實、無縫銜接,除了把牢第一課堂的思政主陣地,還要積極拓展第二課堂這個副陣地,充分發(fā)揮其思政育人的作用。

      首先,要重視第二課堂的思政育人價值。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能夠突破第一課堂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實踐活動,拓展學習內容,拓寬視野和格局,培養(yǎng)學生與人相處、團隊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見微知著、內化認知、外化行為,樹立良好的素質觀和價值觀。[1]

      其次,積極開展與專業(yè)相關的豐富·的實踐活動。通過舉辦和開展一些社團活動、志愿服務活動、學科實踐活動、專業(yè)技能大賽、專業(yè)沙龍或講座、社會熱點調查、專業(yè)實習等,實現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以練為主”的轉變,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學習與課外拓展相結合,課堂學習與生活、社會相結合。

      例如,邀請校友或企業(yè)家與大學生進行交流,舉辦講座,帶領學生參觀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搭建實習、就業(yè)的平臺,提供各種實習、就業(yè)崗位,以及為學生提供線上線下交流、研討、學習的機會等,對學生進行職業(yè)理想和職業(yè)道德方面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及早了解行業(yè)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增強學生的職業(yè)責任感,樹立良好的職業(yè)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為今后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教師的指導和反饋要到位。不管舉辦什么活動,都要安排帶隊教師或指導教師。很多學校實行導師制,此時導師的作用要發(fā)揮出來。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指導教師要進行全程的監(jiān)督與指導,并且對于活動開展的情況、學生的表現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等給予及時的反饋和總結,以保證活動的有效性與教育性。

      筆者曾經帶領學生參加名企體驗對接會,讓學生近距離接觸一些名企,了解未來就業(yè)的崗位要求,聆聽職業(yè)指導講座。通過那次對接會,學生們一方面表現出了非常優(yōu)秀的團隊精神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感受到了來自職場的壓力,認識到自身還要加強學習和實踐,全面提升自己的職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

      三、用好網給平臺

      新時代的課程思政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種網絡平臺來實現與學生的無縫對接和互動交流?!盎ヂ摼W+課程思政”是解決高?!芭囵B(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性問題的新范式。[2]“互聯網+課程思政”是新時代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而且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水平。線上教學已經讓廣大教師深刻地認識到了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種網絡平臺順利開展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也體會到了與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課上教學和課下交流的優(yōu)勢。未來這種混合式的教學模式將普遍地予以應用,因此,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意識和水平。

      其次,充分利用好各種網絡平臺和教學資源。一方面,通過超星學習通、職教云、藍墨云班課、雨課堂等學習平臺開展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指導學生,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通過微信(群)、QQ(群)、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平臺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學生答疑解惑,給予職業(yè)指導和幫助。

      最后,教師要有“三心”,即愛心、真心和耐心。課程思政不僅要以課程服人、以專業(yè)水平服人,還要以情感人。因此,教師要關心、愛護、指導學生,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和各種社交媒體的優(yōu)勢,課后與學生多交流,做學生的心靈導師。同時,尊重學生的特點和喜好,弓!導學生正確使用各種網絡平臺和資源,傳播正能量,提高學生明辨是非和科學判斷的能力。

      總之,互聯網助力課程思政,能夠增強課程思政的時代感和吸引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對“兩課堂、一平臺”課程思政模式的具體闡述。課程思政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滲透到專業(yè)教學的每一個過程和環(huán)節(jié)中去,是一個不斷探索、實踐和提升的過程。課程思政不是一勞永逸的,要持續(xù)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和全面教學改革方能實現。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基地,更是引領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塑造的主要舞臺。高校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將專業(yè)課教學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機的、適度的融合,讓價值弓I領的成分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中如鹽入水,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陸書.高職院校構建浸潤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索[J].教育與職業(yè),2018(1):108-111.

      [2]劉淑慧.“互聯網+課莽思政政”模式建構的理論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5-17.

      責任編輯|何蕊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課程的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專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研究
      高職頂崗實踐課“課程思政創(chuàng)新”管理實效初探
      高校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y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課程思政理念下英漢口譯教學改革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余庆县| 阿坝| 克什克腾旗| 托克逊县| 始兴县| 衡阳市| 巴彦县| 富锦市| 谷城县| 班戈县| 泰来县| 香格里拉县| 郯城县| 宝丰县| 常山县| 铁力市| 山阴县| 河西区| 宕昌县| 陇南市| 兴文县| 尼玛县| 鹿邑县| 忻城县| 定结县| 盖州市| 安溪县| 柘荣县| 赣州市| 吴忠市| 青海省| 安乡县| 遵义市| 千阳县| 东海县| 邛崃市| 新郑市| 阿城市| 南开区| 乌苏市|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