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坦
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時,手持著一顆象征權力的“金蘋果”。這顆“金蘋果”中間46.92克拉的梨形鉆石澄澈透亮,上方的斯里蘭卡藍寶石更是重達200克拉,周圍鑲有1370顆巴西鉆石。
這一頂流光溢彩的大皇冠上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顆鉆石。其中,裝飾冠頂?shù)氖鞘澜缟献畲笞钇恋募t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為蘇聯(lián)七大歷史名鉆之一。
彼得大帝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人心目中最杰出的皇帝。而在漫長的俄國歷史上,另有一個人也獲得過“大帝”的殊榮,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一位對俄羅斯人來說功績顯赫又酷愛藝術品和珠寶的女性。
從古至今,各國皇室對于珠寶的喜歡都是到了癡迷的地步,除了一直以來常登話題榜的歐洲皇室外,俄國皇室也是一個對珠寶情有獨鐘的“龐大家族”。而其中擁有傳奇人生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更是一個十足的珠寶迷。
俄羅斯是一個神秘又傳奇的國度,即便窮得揭不開鍋,精致的俄羅斯女人們?nèi)詴┲恋囊路⒋魃暇碌闹閷毴≡嚎匆粓觥逗見A子》。
而作為俄國女皇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她對藝術品的喜愛程度更是無人能比。
作為統(tǒng)治俄國34年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成為叱咤風云的葉卡捷琳娜大帝、彼得三世的皇后甚至太子妃以前,她不過是德國一名公爵家里的小姑娘。
葉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婭·奧古斯特,是純正的德國人。在她13歲那年被命運選中,成為了遠房表哥(俄國彼得大帝的外孫)、也就是未來皇儲的妻子。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命運特等獎直接砸到了這位公爵女兒的身上,可他們不知道,這其實是不幸的開始。未來的國王彼得三世身軀羸弱,膽小多疑,兩人的婚姻貌合神離,在結婚后第17個年頭里更是空前激化。傳聞彼得三世愛上了一位宮女,意圖廢后。深覺危機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7月8日先發(fā)制人,發(fā)動政變,將自己的丈夫趕下了王座。
后來,在她的統(tǒng)治下,沙俄土地比以前擴大了1/3有余,終成后世人們口中那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國;外邦女子穩(wěn)坐皇位34年,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成為唯一一個冠以“大帝”之名的女沙皇。女皇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她去世前,曾留下這樣的豪言壯語:“如果我能夠活到200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在我的腳下。而她的珠寶,也見證著屬于她的黃金時代。
即使在今天,回看1762年的那場加冕禮,依然會對女皇的排場嘆為觀止。葉卡捷琳娜二世開創(chuàng)了羅曼諾夫王朝使用俄羅斯帝國冠冕加冕的先河。時至今日,如果你看到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的大皇冠,仍會為那頂由無數(shù)大小珍稀寶石組成的華貴精致的王冠而驚嘆。熠熠珠光與熒熒燭光,說不清誰更閃耀。
1762年7月18日,葉卡捷琳娜二世戴上了大皇冠為自己加冕。俄國始終自詡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大皇冠的設計深受其影響,它由兩個半球組成,分別象征著東西羅馬帝國,中部是一個橡葉狀花環(huán)和橡樹果,象征著沙皇帝國的神圣權力。
這一頂流光溢彩的大皇冠上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的4836顆鉆石。其中,裝飾冠頂?shù)氖鞘澜缟献畲笞钇恋募t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為蘇聯(lián)七大歷史名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尖晶石來自中國,是1676年俄羅斯特使用2672金盧布從北京購得?;使诳傊?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長64厘米,是當時歐洲最貴重的物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句話尼古拉二世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傳說大皇冠后來傳到尼古拉二世手上,由于它太重,戴在頭上顯然不怎么舒適,尼古拉二世前額被大皇冠擠壓出一道疤痕不說,竟還因此患上偏頭痛。自葉卡捷琳娜二世起,所有的俄國皇帝都在冠冕禮上戴上帝國冠冕。
女皇加冕時,還手持著一顆象征權力的“金蘋果”。這顆“金蘋果”中間46.92克拉的梨形鉆石澄澈透亮,上方的斯里蘭卡藍寶石更是重達200克拉,周圍鑲有1370顆巴西鉆石。但你一定想不到,它竟是匠人們在2周內(nèi)趕出來的!不得不感嘆俄國珠寶工坊的鬼斧神工。這顆珠寶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把握”國家的能力。
女皇的加冕套件如今均藏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軍械庫,歷經(jīng)250多年依然璀璨奪目。
在葉卡捷琳娜二世鉆石收藏品中,最出名的當屬一顆被譽為世界第三大鉆石的“奧爾洛夫鉆”,重約189.62克拉,本是印度塞林伽神廟中婆羅門神像的眼珠。印度被波斯王朝攻占以后,這顆鉆石幾經(jīng)周轉,最后被俄國御前珠寶匠人伊萬在1773年以40萬盧布的價格,賣給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第四個情人——奧爾洛夫伯爵。
有傳言說,奧爾洛夫伯爵把這顆鉆石命名為“奧爾洛夫”,并把它獻給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她命名日的禮物。而后“奧爾洛夫”被焊進一只雕花純銀座里,鑲在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權杖頂端。
葉卡捷琳娜二世還有一顆著名的黑鉆,名為“黑色奧洛芙”。傳說它的前身是一顆195克拉的黑鉆,名為“布拉馬之眼”,鑲嵌為古印度神像“梵天”的眼睛。相傳,為了破除“梵天”的詛咒,黑鉆被切割成三塊,輾轉于世界各地。其中的一塊就是這顆重67.5克拉的黑鉆,自葉卡捷琳娜二世開始一直在俄國王室流傳。
如果說每天換一件新衣服是每個女人的夢想,那么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夢想是用鉆石裝飾整個宮殿甚至自己身邊的一切。當她看到自己常用的一本17世紀的《圣經(jīng)》銀制的封面如此平凡,就找來工匠,在這本純手寫的圣壇福音書的封面上以珍稀寶石、珍珠以及琺瑯修飾,光鉆石就有3017顆。這是世界上最貴的《圣經(jīng)》了。
即使是平時佩戴的珠寶,女皇也要求精益求精。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鉆石項鏈中,最有名的就是由在27顆墊形切割的大鉆石周圍、圍繞一圈葉子形狀小顆鉆石而成的蝴蝶結鉆石項鏈。項鏈中間蝴蝶結還能拆卸后單獨佩戴,機關就藏在蝴蝶結的下方,極其巧妙。意想不到的是,這位女皇也有一顆少女心,在她眾多的珠寶藏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首飾都是蝴蝶結造型的,就算放到現(xiàn)代也是不落俗套的,可見當時是多么地引領時尚潮流。在2005年蘇富比瑰麗珠寶及貴族首飾秋季拍賣會上,這條項鏈以214.8萬瑞郎的價格成交。
女皇也非常珍愛祖母綠,收藏了當時許多最大型的祖母綠珍寶:75.61克拉祖母綠鉆石項鏈,在2019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以35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中央鑲嵌一顆重約65克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胸針,在2010年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以165.0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葉卡捷琳娜二世還有一條包含了172顆鉆石的項鏈,總重275克拉,其切割方式成為明亮式切割手法的前身,無數(shù)刻面在陽光的折射下煥發(fā)耀眼的色彩。這條項鏈后來輾轉到了拿破侖手中,被他送給了第二任妻子瑪麗·露易絲作為誕下皇子的禮物。
如果沒有葉卡捷琳娜二世,鉆石對女人魔法般的吸引力無疑將大打折扣。女皇對鉆石切割和鑲嵌的工藝要求極高,俄國歷史上最出色的鉆石切割專家就是在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出現(xiàn)的。1725年前,歐洲最時髦的鉆石切割方式仍是古老卻并不閃亮的玫瑰琢型,因為想改變這種古老的切割方式,所以女皇命令工匠發(fā)明了新型的明亮和閃耀的鉆石切割方式,意大利的鉆石工匠才發(fā)明了能讓鉆石折射出更多光彩的明亮式切割,才有今天如此光芒萬丈的鉆石。也正是由于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堅持,才讓俄羅斯首飾在世界珠寶之林擁有姓名。
深諳葉卡捷琳娜二世喜好,大小官員都把進貢鉆石當成最直接的升官途徑。據(jù)記載,一次葉卡捷琳娜二世過生日,收到的上萬件生日禮物中有超過一半是鉆石。葉卡捷琳娜二世對蝴蝶結造型的珠寶情有獨鐘,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女王的首飾都是蝴蝶結造型,鉆石以及銀質材質。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鉆石收藏隆重豪華,每一件都代表著無上的尊貴和權威。而在她高貴而果敢的心里,其實還住著一個文藝青年。作為西歐文化和藝術的狂熱推崇者,德國出生的她一生都致力于把西歐文明引進俄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對啟蒙運動思想很有興趣,長期與法國的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等人通信。她聘請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狄德羅為圖書館長,并一次付清了此后50年的薪水,高達50萬盧布,震撼了整個歐洲。在她的推動下,一大批杰出的歐洲學者、科學家、建筑家及藝術家齊聚俄羅斯,圣彼得堡星光璀璨,極大地推動了整個俄國社會的進步。
為了滿足自己對藝術的喜好,葉卡捷琳娜二世親自參與和布置駐歐洲各國大使館,并向各機構和私人收購名畫和其他藝術品,或者直接向畫家訂購作品用來裝飾她的皇宮,即圣彼得堡的冬宮。英法等國忌憚俄國的強大,甚至出臺了藝術品不準賣往俄國的禁令。
盡管如此,葉卡捷琳娜二世還是常常用超高的價格,直接將參加競買的歐洲其他王室秒殺。為此,有人戲稱“葉卡捷琳娜二世收購藝術品的能量,絲毫不亞于俄國大炮的威力。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不懈努力下,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從達·芬奇、拉斐爾、提香到魯本斯、倫勃朗,西方大師繪畫杰作掛滿了冬宮的墻壁。
拉斐爾長廊全長為65米,由13個拱“門”將其隔成13個廊間,每一廊間的穹頂、墻壁和墻柱上皆以梵蒂岡拉斐爾長廊壁畫的復制品進行裝飾。
葉卡捷琳娜二世很害怕自己離開俄國后其他人趁機篡位,因此只能通過藝術品來暢游他國。1783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人到梵蒂岡臨摹繪制壁畫,然后按原樣復制在冬官的長廊里,因而這個長廊就稱為拉斐爾長廊。拉斐爾長廊被認為是冬宮中最為優(yōu)雅迷人、美輪美奐的藝術建筑。
曾經(jīng),葉卡捷琳娜二世在看過拉斐爾及其學生在1516—1518年間為梵蒂岡教皇皇宮所繪制的巨型壁畫后,非常欣賞并喜歡。因此,在18世紀末擴建皇宮時,女皇特別下令訂購這些壁畫的拓本用以裝飾新加建的長廊。
葉卡捷琳娜二世下令訂購梵蒂岡《拉斐爾的圣經(jīng)》壁畫拓本后,拓印工作由畫家烏切勒別樂格勒和彼切爾具體完成。他們以膠畫的技巧將壁畫臨摹于畫布上。之后,建筑師科瓦雷基向冬宮提交了這些畫布的尺寸和建筑設計,冬宮拉斐爾長廊據(jù)此開始修建。
從1783年加建拉斐爾長廊開始,到最終1792年完成全部裝飾工程,共計花費了約10年的時間。
葉卡捷琳娜二世執(zhí)政時期,中國正值大清朝的康乾盛世,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收藏中也不乏很多精巧的中國茶器及梳妝用具,材質上乘,顏色鮮艷,代表了清朝時期的高超藝術水平。
除了大師的畫作和中國的精品,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收藏中還有法國塞夫爾的瓷器,米開朗基羅的雕像以及繪畫大師們不可多得的練習手稿。
前面提到的奧爾洛夫伯爵為葉卡捷琳娜二世獻上了大顆鉆石,而葉卡捷琳娜二世另一位最著名、也是權勢最大的情人波將金公爵,也對她愛得深沉。
波將金公爵不僅在對陣土耳其的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卓著,還攻下了克里米亞,并以此為基地建立了強大的黑海艦隊,讓沙皇俄國終于在西部擁有了一個夢寐以求的不凍港。波將金是女皇一生的伙伴與戰(zhàn)友,他在戰(zhàn)場上浴血奮戰(zhàn)屢建奇功。這位其貌不揚的大公對葉卡捷琳娜二世感情始終如一,以禮表情,在1781年,波將金購買了由詹姆斯·考克斯制造的一座3米多高、做工精美的孔雀大鐘,并將其送給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她的生日禮物。
這座造型別致而精美的大鐘由橡樹、孔雀、貓頭鷹、公雞和蘑菇鐘盤組成,每到整點時,鐘上的各種動物便會開始表演并報時,先是貓頭鷹伴隨著音樂轉動頭部,接著是孔雀開屏,最后是公雞搖頭并發(fā)出“啼明”的叫聲。在18世紀,能夠在如此精致的鐘表內(nèi),通過自動機械將原本是人來演奏的音樂演奏出來,實在是令人驚訝的事情。
當葉卡捷琳娜二世看到自己常用的一本17世紀的《圣經(jīng)》銀制的封面如此平凡,就找來工匠,在這本純手寫的圣壇福音書的封面上以珍稀寶石、珍珠以及琺瑯修飾,光鉆石就有3017顆。這是世界上最貴的《圣經(jīng)》了。葉卡捷琳娜二世非常珍愛祖母綠,收藏了當時許多最大型的祖母綠珍寶。這件75.61克拉的祖母綠鉆石項鏈,在2019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以350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鉆石項鏈中,最有名的就是由在27顆墊形切割的大鉆石周圍、圍繞一圈葉子形狀小顆鉆石而成的蝴蝶結鉆石項鏈。項鏈中間蝴蝶結還能拆卸后單獨佩戴,機關就藏在蝴蝶結的下方,極其巧妙。1781年,波將金購買了由詹姆斯·考克斯制造的一座3米多高、做工精美的孔雀大鐘,并將其送給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她的生日禮物。這座造型別致而精美的大鐘由橡樹、孔雀、貓頭鷹、公雞和蘑菇鐘盤組成,每到整點時,鐘上的各種動物便會開始表演并報時,先是貓頭鷹伴隨著音樂轉動頭部,接著是孔雀開屏,最后是公雞搖頭并發(fā)出“啼明”的叫聲。
這座孔雀鐘是由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珠寶設計師詹姆斯·考克斯以及他的工匠團隊一起制造的。最初,這座鐘是為中國打造的,但由于當時的中國無力購買,詹姆斯·考克斯便對它進行了改造:去掉了兩條蛇,加上了一只公雞和一只貓頭鷹,使其變得符合西方人的品味,而后賣到了俄國。
作為一個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金匠,詹姆斯·考克斯制作過各式各樣金、銀及各種金屬的奢華商品,同時他還加工琥珀、珍珠、玳瑁和寶石,他還雇傭了許多技藝高超的工匠。18世紀60年代,詹姆斯·考克斯開始與印度、中國等國進行貿(mào)易。乾隆皇帝對鐘表有著獨特的興趣,而且當時繁盛的清王朝有著雄厚的財力來支持乾隆皇帝收藏眾多的鐘表,這就使得詹姆斯·考克斯與中國的貿(mào)易最初很成功。直到現(xiàn)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的鐘表館里,仍然展示著許多當時乾隆皇帝收藏的詹姆斯·考克斯的鐘表。
從藝術的角度來看,該鐘的設計采用了當時歐洲流行的藝術風格,即所謂的“中國風”。在17世紀早期,荷蘭和英國的藝術品開始出現(xiàn)“中國風”的身影。17世紀中后期,“中國風”逐漸變得普遍起來?!爸袊L”在18世紀變得非常流行,并在18世紀中期到達了頂峰。由于“中國風”可以與洛可可風格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許多歐洲國家的君主,例如路易十五,對“中國風”特別喜愛。雖然從整體來看,它那不對稱的布局比較接近東方的風格,甚至能讓人想起中國兩宋時期的宮廷工筆花鳥畫,但仔細觀察鐘上的所有動物以及孔雀棲身的橡樹,它們都是以西方寫實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但無論如何,我們?nèi)耘f可以感受到它的文化親和魅力。
后來,這座孔雀鐘被拆分成零件,裝箱運到了圣彼得堡。在波將金的要求下,由著名的俄國機械師Ivan Kulibin組裝。他克服了許多技術困難,歷時多年才再次組裝成功。1797年至今,這座孔雀鐘一直是冬宮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更是唯一的一座未被再次改造,而且還能運行至今的18世紀大型機械鐘表,也是那個時代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完美結合。
女皇的冬宮,也就是后來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藏的大量藝術品主要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主政時期從歐洲各國大量收購積累起來的。二戰(zhàn)爆發(fā)前,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所藏藝術品多達250萬件,全部看完需要27年。這也讓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成為了和盧浮宮、大英博物館及大都會博物館齊名的世界四大藝術博物館。
而做出這一切的葉卡捷琳娜二世“謙遜地”把自己定位為“藝術愛好者”。她告訴被委以重任的藝術家們,她對藝術的了解甚至不如一個小孩子。作為擁有無上權力的王者,在文學藝術面前,她更愿意表現(xiàn)出柔和的一面。
借鑒意大利和法國的藝術學院模式,葉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創(chuàng)立了俄國皇家美術學院,也就是后來的列賓美術學院,建立起了俄羅斯的美術教育體系,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繪畫和雕刻藝術家們。
葉卡捷琳娜二世兩手空空來到俄國,卻使俄國版圖擴大了63萬平方公里,她把俄國送上頂峰,跨進了世界列強行列。這也讓她在俄羅斯人心目中成為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而晚年時回顧執(zhí)政的30多年,她卻說:“我為俄國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滄海一粟。”
的確,與葉卡捷琳娜二世心中無盡的野心相比,她所做的遠遠滿足不了胸中翻騰的熱浪。如果真能向天再借100年,她定要把歐洲悉數(shù)納入麾下,成為世界之主。奈何壯志未酬身先竭,葉卡捷琳娜二世把希望都寄托在寵愛的孫兒身上:“把我孫子取名為亞歷山大吧,我希望他像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樣,建立一個橫跨歐亞的大俄羅斯帝國?!?/p>
除了政治上的雄心抱負,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和推動者,葉卡捷琳娜二世帶給俄羅斯的輝煌是無與倫比的,她把俄羅斯變成一座藝術之都。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收藏是她留給俄羅斯乃至全世界的巨大瑰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羅曼諾夫王朝的絢爛黯然早已深埋史海。而帝王們最鐘愛的收藏品,作為一個強盛時代記憶的注腳,矗立著,凝視著,帶著俄羅斯人回到那個“黃金時代”。
(責編:馬南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