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山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針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療中風后氣虛便秘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7年6月~2018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中風后氣虛便秘患者中,選取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行西藥福松口服為對照組,行針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療為觀察組,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等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治療中風后氣虛便秘時,針刺配合腹部推拿可以對患者便秘癥狀予以改善,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臨床療效,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其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針刺配合腹部推拿;中風后氣虛便秘;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8.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9-0068-01
在中風病的并發(fā)癥中,便秘不容忽視,卒中后患者便秘發(fā)生率在50.0%左右【1】。因此,在中風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必須改善中風患者的大便通暢,這是至關重要的。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通過西藥的使用,極容易引發(fā)不良反應,在長期濫用通便藥物的情況下,會大大加劇中風后便秘的復雜性。因此,基于中醫(yī)視角,針灸和推拿等治療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辯證選穴后通過針具和手法刺激相關經穴,可以將疏通經絡、調整陰陽氣血等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恢復患者大腸傳導功能,進而實現(xiàn)通便的治療目的。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5例、15例,最低年齡為40歲,最高年齡為78歲,平均年齡為(60.54±1.23)歲。對照組男女分別為24例、16例,最低年齡為40歲,最高年齡為79歲,平均年齡為(60.11±1.54)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其差異并不顯著(P>0.05)。
在中醫(yī)納入標準中,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尚未出現(xiàn)嚴重心腦血管病變、內分泌代謝疾病等。如果患者伴有合并較嚴重并發(fā)癥、嚴重認知障礙、消化道手術病史等,應予以排除。
1.2方法
行西藥福松口服為對照組,1天進行1次口服,溶于200ml水中予以服用。1天1次,1個療程為5天,連續(xù)治療15天。行針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療為觀察組,具體來說:
1.2.1針刺方法
在操作方法中,在針刺之前,患者取合適體位,操作者清潔消毒手部,再對患者局部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為持針操作提供便利性。手拇、食指持針柄,進針后,加強補瀉手法的應用,如捻轉等。1天1次,1個療程為5天,連續(xù)治療15天。
1.2.2推拿方法
取患者平臥,將施術部位暴露出來,加強拇指按揉法的應用,對腹部中脘、氣海穴予以選擇?;颊唠p腿屈曲,在施術部位,適度涂抹強生爽身粉,避免過多地損害到皮膚。操作者以臍為中心,用手掌根部順時針方向掌摩腹部10分鐘,輕柔按壓,合理控制好速度。
1.3觀察指標和判斷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在疾病療效評定中,主要包括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其中,如果患者大便恢復正常,明顯改善便秘,排便時間在72h以內,且其他癥狀消失,則屬于顯效。
1.4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χ2檢驗,當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分別為32例、7例、1例,其占比為80.00%、17.50%、2.50%,對照組的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分別為28例、6例、6例,其占比為70.00%、15.00%、15.00%。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觀察組的紅腫、感染、腹瀉分別為1例、1例,1例,對照組分別為2例、1例、3例,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0%,對照組為15.0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現(xiàn)階段,腦卒中的出現(xiàn),對人類健康 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加重了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在中風后,便秘屬于常見的一大并發(fā)癥,不僅對腸道和肛周的健康產生了影響,而且一旦血壓升高,會導致病情。結合中醫(yī)視角【2】,對中風后便秘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中風后出現(xiàn)便秘,皆因中風患者氣虛為本,便秘為標。基于此,初期由于氣虛無力,很難順利排出糞便,水分被反復吸收,長期則干燥難解。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中醫(yī)治療方式,其中,針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療得到了廣泛應用,首先,針刺主要是通過針刺刺激穴位,旨在實現(xiàn)氣血調暢、扶正祛邪等治療功效。采用針灸治療,可以加快腸道蠕動,調節(jié)失常的腸道運動機能。其次,在腹部推拿方面,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推拿手法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改善氣血運行等方面,在現(xiàn)代醫(yī)學報道中【3】,腹部推拿治療,其操作便利,無副作用,可以確?;颊吒叨冉邮芎驼J可。
綜上所述,針刺配合腹部推拿治療,對于改善中風后氣虛便秘患者的便秘癥狀具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可以提高臨床療效,而且可以控制不良反應,值得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興河,趙海云.針刺、推拿配合牽引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7(14):196-198.
[2] 宋文波.針刺中魁穴配合腹部推拿治療呃逆臨床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9,11(09):106-107.
[3] 孫鵬.腹部推拿配合針刺治療習慣性便秘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yī),2015,35(11):2839-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