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池 劉華清
摘 要:李斯特,十九世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李斯特創(chuàng)作了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其創(chuàng)作最多的就是鋼琴作品。本文所淺析的《輕盈》就是李斯特魏瑪時期的作品,是一首藝術性與技巧性相并的音樂會練習曲?!遁p盈》是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中的第二首。這套曲目的另外兩首是:《哀訴》《嘆息》。李斯特的出現(xiàn)推動了十九世紀鋼琴界的發(fā)展。[1]
關鍵詞:《輕盈》;李斯特;演奏分析
中圖分類號:J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7-000-02
一、李斯特簡介
李斯特(1811-1886)是十九世紀匈牙利著名的浪漫主義演奏家、作曲家和鋼琴家。李斯特的創(chuàng)作和他的生活一樣充滿了多重色彩,他前期創(chuàng)作的鋼琴曲目主要是以高難度的演奏技巧所著稱的。在魏瑪時期李斯特的音樂逐漸走向最高點,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作曲風格,既有艱深的技巧又有著詩一樣的藝術氣息。李斯特的作品從不缺乏浪漫,但除了浪漫之外也能從中聽到苦痛、矛盾、宗教和哲學性。他這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篇幅龐大且藝術性、技巧性很強的鋼琴作品,如《B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馬捷帕》等,這些鋼琴作品大多音域較廣、跨度較大,即華麗又動人,無一不展現(xiàn)了他獨特的演奏個性。[2]
二、《輕盈》的作品介紹
李斯特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出自己超高的技巧以及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創(chuàng)作了“鋼琴音樂練習曲”這種創(chuàng)新的音樂風格。使練習曲也能擺脫枯燥的技巧訓練而表達出不一樣的情感與意境。1849年,巴黎的出版社將這三首鋼琴音樂會練習曲取名并出版,將這三首音樂會練習曲取名為《詩意的隨想》,又為這三首作品分別取名為《輕盈》《嘆息》和《哀訴》。這三首作品都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文化中偉大的瑰寶?!遁p盈》是李斯特鋼琴音樂會練習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之一。全曲從始至終流動著浪漫的氣息,左右手旋律交替出現(xiàn)既展示出了低音區(qū)的低沉傾訴,又展示出了高音區(qū)的明亮歌唱?!遁p盈》是李斯特最鼎盛(魏瑪時期)的作品,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已經(jīng)不完全遵循與古典主義的創(chuàng)作形式。這一階段的創(chuàng)作對現(xiàn)代鋼琴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3]
三、《輕盈》的技術難點
(一)雙音行進的主旋律
1.右手雙音旋律行進
主旋律在右手音程的冠音上,即要保證主旋律的清晰性和連貫性又要注意是否能將音程的冠音突出的演奏出來,這就十分考驗我們的手指獨立性和控制力。要做到每個手指都一樣的堅實有力、沒有缺憾,才能將此處演奏完美。又要在其基礎上演奏出虛幻輕盈的美妙意境,就要對強弱的把控做到自由中不缺規(guī)整。
2.雙手三音、雙音旋律行進
經(jīng)過多次變奏曲目的難度有了新的飛躍。這一樂段左右手都頗有難度,先是把主旋律從右手演奏變?yōu)樽笫盅葑?,還將之前的主旋律在雙音行進的基礎上,改為三音、雙音的一同行進。更加考驗了我們手指的支撐性和手掌、手腕、手臂的正確發(fā)力。再加上右手的快速雙音跑動,可以說這一樂段是本曲的最難之處。
(二)大篇幅的半音階跑動
李斯特總是喜歡在“有限”的時值內(nèi)創(chuàng)作出“無限”的音符,這既保留了他一貫的炫技性又營造出輕盈飄緲的聽覺體驗。作品中篇幅最多的就是半音階跑動,清晰的演奏和快速的跑動是我們攻克這種樂段的一大難點。而對浪漫細膩的音色展現(xiàn)也尤為重要,需要我們“琴人合一”才跟能演奏出其中的意境。
(三)左右手交替跑動
對于左右手交替跑動存在兩大技術難點,一是音符的連貫性,二是音色的統(tǒng)一性。想要將一串音符彈得連貫,就要注意雙手的配合和節(jié)奏上的把控。想要將音色統(tǒng)一,就要強化自己的聽力和手指的控制力。此樂句還標記了三個音樂術語:presto(急速的)、accel.(漸快)、rinforz.(加強),就將難度更跨了一個臺階。
(四)大量的音樂術語
李斯特的作品中一貫喜歡大量的使用音樂術語。僅以曲目第一頁為例,在曲目的引子處標記著A capriccio(自由地),主題處標記著Qussi allegretto(稍慢、活潑)。而在樂段內(nèi)還標記著accel.(漸快)、dim.(漸弱)、rit.(漸慢)、smorz.(漸消失)、dolve egualmente(柔和、均勻地)、legato(連結住的)。對我們節(jié)奏、速度、音色處理都加大了難度,要像處理樂曲一樣處理這首練習曲,無疑是對手指機能和音樂處理及表現(xiàn)力的多重考驗。
四、《輕盈》的難點分析與情感處理
第27小節(jié)開始,演奏這一樂句時需要突出右手外聲部的主旋律,不要和右手的其他音混在一起。要做到每一聲部的聲音都清晰、獨立而又不同。在演奏時,左手的“l(fā)a”音要稍微加重一些,這樣可以使音樂更加立體化,營造出一種呼應式的音響效果。在演奏這一樂句時要富有表現(xiàn)力,這是曲子里第一處情感有較大起伏的地方。我們要將它表現(xiàn)的明顯一些,才使曲子聽起來更加動人。在這一樂句的演奏上我們要注意放松整個手臂,讓力量從肩部一直暢通無阻的流通的指尖。演奏時要有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也不可一味追求一種夢幻的音響效果,每一個音都要彈得清晰可辨,要注意情感和技巧上的平衡。想要彈出這種效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分手、分聲部的多加練習。[4]
第40小節(jié)是華彩樂段的承上啟下的樂句,注意保持演奏旋律的清晰與速度的穩(wěn)定。首先要將第一個音彈得十分突出,后面的音緊跟著自然的“流”出來,要做到既連貫又不缺乏顆粒性。這一樂句中有雙手配合的主旋律,就更要注意演奏的整齊性。在這個樂句中要想既表現(xiàn)出突強又表現(xiàn)出漸弱,除了雙手的控制力還需要通過抖動、不斷地踩踏板將其表現(xiàn)出來。
從第41小節(jié)開始,這一樂段是全曲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全曲由此進入半音炫技樂段。作者為這一樂段加了很多音樂術語來使整首曲子更加生動,也使演奏者能更好地把握住其中的精髓。con grazia(高雅地、優(yōu)雅地)、dolicissimo(特別甜美的、非常溫柔地)、delicatamente(精細地、嬌柔地)的。首先通過這些音樂術語的提示演奏者就可以先做到很多李斯特所想要的風格,之后我們還可以與浪漫主義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相結合,將全曲的情感發(fā)揮到極致。想象著,在十九世紀的聚會上,充斥身份地位不俗的權貴們。而這其中的每一位人都會因為現(xiàn)場有一位優(yōu)雅而又令人捉摸不定的小姐繚繞著心弦,因為她是那樣的清新脫俗讓人無法不去注意。這種優(yōu)雅的正是由這些六連音、七連音的演奏中完美地展現(xiàn)出來。就似乎是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來的,這就是李斯特最愛用的寫法:不規(guī)整的華彩炫技。正是用了他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才讓此處那么的精致完美。如此美好的一個樂段,我們更要傾注全部的感情與精力。在演奏時需要注意整個人的手臂、手肘、手腕、手指以及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做到良好的準備,完全放松身心。因為炫技跑動太多,還需要演奏的規(guī)整而清晰,這對演奏者的自身要求就比較高。尤其要注意掌關節(jié)不可以有一點緊張,因為只有這樣指尖才可以接收到從肩部、手臂傳遞過來的力量。演奏時要有顆粒性又不失音樂性,注意整體的走向,要弱的空靈而輕盈。這一樂段音樂性非常強,要注意控制好整個音響效果。強弱、踏板都要控制好,要做到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優(yōu)雅悅耳的音樂。要把握好作者所寫的p,就要注意做好手臂、手肘、手腕、手指的協(xié)同合作。將重音放在左手每小節(jié)第一個音,右手貼鍵快速的跑動,使其達到p(弱)的標準。要想更好地詮釋,就要加倍注意演奏者的手指要隨著內(nèi)心的感情一同流動起來。這一樂段對演奏者的要求極高,就更要固定好正確的指法。首先按照譜面的指法進行慢練,每個人的手都是不一樣的,如若發(fā)現(xiàn)編者的指法有不合適自己的,要盡快自己修改出適合自己演奏的指法。只有固定好指法之后,才可以從慢到快的仔細練習,才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左手與右手相比略為簡單,那么左手就要盡最大的可能穩(wěn)定住節(jié)拍,這樣右手才可以流暢的進行高難度的炫技演奏。要盡可能地做到音色悅耳,旋律連貫。[5]
五、結束語
李斯特的鋼琴音樂會練習曲在十九世紀以及現(xiàn)代鋼琴音樂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影響了無數(shù)作曲家,推動了鋼琴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前面三首音樂會練習曲是充滿了李斯特式色彩的浪漫鋼琴音樂作品,后面兩首《侏儒舞》、《森林的呼嘯》是為他的學生普洛可拿專門創(chuàng)作的。音樂會練習曲是李斯特炫技性較少的練習曲,也是他音樂性最強的練習曲。此篇文章主要淺析了《輕盈》的演奏技巧。我想如果要真正地想了解李斯特以及其他音樂作品中對每一個音符有完美和正確的詮釋,還是要在演奏中對技巧、精神和文化中通關反復不無目的練習的多去體會。
參考文獻:
[1]李響.論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輕盈》[D].東北師范大學,2008.
[2]饒婷婷.李斯特作品《輕盈》的樂曲分析與演奏處理[J].大舞臺,2013(10):33-34.
[3]孫娜.論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輕盈》的演奏[J].北方音樂,2015,35(21):39+41.
[4]汪曲.李斯特作品《輕盈》的演奏處理與樂曲分析[J].戲劇之家,2015(10):57-58.
[5]王璽.淺析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輕盈》[J].北方音樂,2017,37(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