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良
每年中秋節(jié)前夕,香港大坑舉辦為期3天的舞火龍。褐色的珍珠草和插在上面的長壽香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巨龍,圖為“龍珠”引導“龍頭”前后舞動。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jié)了,去年這個時候,我在香港大坑的蓮花宮見到了一條渾身泛著火光的巨龍。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四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地處中國東南端,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以及周圍262個島嶼。香港的大坑舞火龍已有百年歷史,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香港都會舉辦舞火龍,連舞三晚,從蓮花宮開始,途經(jīng)浣紗街、安庶庇街等。幾十個身著白衣的壯漢擎舉“龍身”,場面壯觀。我站在高處望去,突然瞧見“龍身”前騰起兩顆旋轉著的巨大“龍珠”?!褒堉椤笔窃谏程镨值耐饷嬖鷿M香枝制成的。只見一名師傅將木棒插入“龍珠”,牽引巨龍,巨龍隨之張牙舞爪,上下翻飛,左右游動,不一會兒躍到我們跟前,龍口大開,威風凜凜……
歷史上,香港是天然港灣,水手常到這里取水飲用,水源甘香,當?shù)厝吮銓⒋颂幏Q為“香江”。大坑位于香港島銅鑼灣,曾是客家村落,村民以耕種、捕魚為生。相傳早年一次臺風過后,村里驚現(xiàn)一條大蟒蛇,村民合力將其擊斃,并將蛇尸送至銅鑼灣警署處理。第二天,蛇尸卻不翼而飛。幾天后,村內(nèi)突發(fā)瘟疫,多人喪命,人心惶惶。這時,一名長者自稱收到菩薩托夢,讓人用珍珠草扎出長龍,在龍身插滿點燃的長壽香,邊放鞭炮邊舞“火龍”,結果瘟疫消失了。自那之后,中秋舞火龍延續(xù)至今,其寓意從驅(qū)趕瘟疫演變?yōu)槠砬箫L調(diào)雨順。2011年,大坑舞火龍被列入我國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香港街道上的一角,車水馬龍,霓虹璀璨。
左圖:大坑火龍已經(jīng)成為香港中秋傳統(tǒng)活動。右圖:插在龍身上的長壽香。
一群小朋友在舞火龍活動中表演。
如今,舞火龍已深入香港百姓的市井生活,在街上與你擦肩而過的精壯漢子很有可能就當過舞火龍師傅。這不,正當我觀賞舞火龍時,遇上了曾經(jīng)的舞火龍師傅山哥。
“怎么樣,后生仔?看得懂嗎?”山哥60歲出頭,微胖,笑起來眉眼彎彎的,上身穿著短袖白襯衫,下身是燈芯絨短褲,頭發(fā)倒是梳得一絲不茍。他是土生土長的大坑人,做過舞火龍師傅,見我興致盎然,介紹起來:“你看,龍頭在內(nèi),龍身一圈圈往外,這叫‘打龍餅。在粵語里,蛇盤成一團叫‘蛇餅,龍盤成一團叫‘龍餅。 舞火龍時,你舞動的是哪個部位就代表了你的輩分和資歷。一般來說,年輕師傅舞龍尾、龍身,技藝高超的前輩才能舞龍頭?!?/p>
舞火龍的陣仗這么大,誰來主持大局?陳德輝是舞火龍的現(xiàn)場主持,也是大坑舞火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人。他年過七旬,是當?shù)貍髌嫒宋铮?5歲開始舞龍身。后來因為技藝高超,對舞龍的悟性高,在香港回歸后一直擔任舞火龍的總指揮,負責統(tǒng)籌整個活動,每年的開光儀式都由他主持。
大坑人舞的火龍全由當?shù)厝耸止ぶ谱鞫?,一條龍造價至少有40萬港幣,由龍頭、龍尾和32節(jié)龍身組成,長約67米,龍頭重達48公斤。制作時,大坑人先用藤枝凹好造型作骨架,再在骨架上包扎珍珠草,龍牙由鋸齒狀的鐵片組成,舌頭則由紅木片制成。龍身的做法與龍頭相似,先用粗麻繩做龍骨,再用珍珠草加以包裹。
珍珠草多長于陽光充足、四季溫暖的地方,大坑人看中它的韌度,不僅能承受住火龍舞動時的拉扯,還能讓香枝牢牢插進去。歷史上,香港一度長滿珍珠草,后來隨著城市發(fā)展,土地多用于建樓,本地的珍珠草越來越少。近年來,大坑人多從廣東運來珍珠草。
在大坑人記憶中,時代在變,但火龍一直伴隨著他們成長。上世紀50年代,大坑還是個村子,遍地平房,鄰里融洽;如今的香港滿是高樓,很多大坑人搬到市中心居住,但骨子里的“龍魂”沒丟掉,一到中秋,還會回來幫忙舞龍。
“龍”很重,需要好幾隊師傅輪流舉,光師傅就有200多人,加上其他表演者,一場隆重的舞火龍至少有300人。今年疫情影響全球,前陣子,山哥給我發(fā)信息說,今年的大坑舞火龍取消了,可能推遲至年末。最近,他教小孫子扎迷你龍身,邊扎邊祈求風調(diào)雨順:“疫情快點過去,一生一世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