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事業(yè)隨著新中國的成長不斷發(fā)展,給世界體壇留下了無數的輝煌時刻,那些矯健的身影也留在中國人記憶中。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臺金闕九仙家”,出自誰的手筆?我曾在球迷微信群里故意問道。這誰不知道呀,唐高宗李治,馬上有人回答。我接著又問,中國足球的福地有人知道嗎?群里頓時如開鍋了一般,有人說是大連,有人說是廣州,有人說是北京,還有人說是長沙。究竟是哪里呢?我回答說,足球界的共識是長沙。
資深一點的足球迷都知道,為了紀念2017年3月23日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qū)12強賽中國隊戰(zhàn)勝韓國隊,湖南省政府在長沙賀龍體育中心立起了一塊長近10米的巨大石碑,上書“中國足球福地”。當時,中國足協與湖南省政府代表還為石碑揭幕。清楚記得這塊石碑一立,頓時引來了眾多口誅筆伐。有人說紀念中國足球的成長與進步無可厚非,但因此將其歸結為運氣和福氣,堂而皇之樹碑立傳,不是對中國足球的祝福,而是諷刺。有人說中國足球隊在這里首設主場以來,共舉行了9場比賽,5勝4平,無論對手強與弱,在長沙保持不敗,這里不是福地,哪里敢稱福地?
同一個問題,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答案。到底是不是福地,每個人內心的感受不同。說到中國隊戰(zhàn)勝韓國隊的那場比賽,我在現場觀看了全過程,當時那加油聲宛如山呼海嘯的場面,讓我記憶猶新。
我是帶兒子一起去觀看比賽的。我兒子和我一樣鐘情于足球,平時不但踢球,還特別喜歡看比賽直播。當時,不知他通過什么渠道知道了12強賽將在長沙賀龍體育中心舉行,便纏著我買票。這樣的大賽在長沙舉行非常難得,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對于一場引起廣泛關注的足球賽事,長沙認真對待,不但提前發(fā)布了賀龍體育中心周邊交通管制的信息,還在2016年投入7000多萬元,對體育場升級改造,以專業(yè)化的準備助力中國隊打好這場硬仗。
比賽場上紅旗招展,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賀龍體育場成了紅色的海洋。隨著比賽進入白熱化,我和我家小球迷完全融入到了比賽氛圍之中。上半場第29分鐘,武磊高速推進后傳球,于大寶插上轉身低射,對方門將俯身將球撲住,一次非常有威脅的進攻就此終結,我們深感可惜。第35分鐘,中國隊獲得角球,王永珀將球開到前點,于大寶甩頭攻門,將球送入球門后角,1比0!球迷興奮地站起來歡呼慶祝。下半場易邊再戰(zhàn),韓國隊發(fā)起猛攻,多次形成有威脅的射門,中國隊防守眾志成城,將優(yōu)勢保持到終場。隨著終場哨聲吹響,賀龍體育館成了歡慶的海洋,球迷們以各自的方式慶祝著勝利,久久不愿離去。
兒子的臉龐因興奮而通紅,在回家路上邊走邊說著自己的感受。他說,還是到現場看比賽帶勁,這樣的大場面在電視機前是感受不到的。整飾一新的球場、熱烈而又理智的球迷、高潮迭起的過程、完美的結果,體現了這場球賽的價值。我笑著補充道,今天我們父子倆不虛此行。
時光如白駒過隙,有三年多沒去賀龍體育場看球了,什么時候中國隊再到福地長沙比賽呢?我們期待著,但愿那時的中國隊整體實力更強,在賀龍體育場取得更好的戰(zhàn)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