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朋
摘 要:北方礦區(qū)工業(yè)場地的礦井乏風和地下涌水是理想的低溫余熱資源,本文結合某工程,通過對燃氣鍋爐、電鍋爐(蓄熱)、余熱利用三種方案進行技術經(jīng)濟及節(jié)能評價等綜合分析,提出供熱方案選擇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燃氣鍋爐;電鍋爐(蓄熱);余熱利用;乏風熱泵;涌水源熱泵;節(jié)能
1 引言
礦區(qū)工業(yè)場地存在這大量的供熱需求,既存在高品位、高負荷的生產(chǎn)系統(tǒng)用熱,也有僅需低品位熱源、負荷較低的生產(chǎn)生活用熱需求。
對于高品位、高負荷加熱系統(tǒng),礦區(qū)通常采用燃煤或燃氣蒸汽鍋爐供熱,供熱形式相對成熟單一,而對于低品位供熱需求的生產(chǎn)生活用熱而言,熱源的選擇空間較大,也是供熱方案確定的難點,本文結合某工程,重點對礦區(qū)低品位供熱需求的生產(chǎn)生活供熱方案進行研究分析。
一、負荷分析
某礦井工業(yè)場地的低品位供熱需求主要包括:井筒保溫、供暖和洗浴用熱。
(1)井筒保溫
礦井在冬季為了防止井筒凍冰,必須采取加熱保溫措施。該工程井筒保溫熱負荷6.2MW。供熱介質為0.3MPa飽和蒸汽或50/40℃熱水。
(2)供暖
工業(yè)場地內(nèi)的行政福利、公共設施等用房需考慮冬季供暖,供暖熱負荷4MW,供熱介質采用70/60℃的熱水。
(3)生活熱水
工業(yè)場地內(nèi)生活熱水負荷2.44MW,供熱介質采用50℃熱水。
熱源年運行時間均365d,工作制度為每天3班作業(yè),采暖季144天,日運行時間16h,非采暖季221天,日運行時間6h。
2 資源分析
2.1煤炭資源
礦區(qū)煤炭資源豐富,可考慮就地取材,設置燃煤鍋爐進行供熱,當?shù)丨h(huán)保政策要求淘汰10t/h及以下燃煤鍋爐,本工程無法利用燃煤鍋爐進行供熱。
2.2燃氣
該礦井工業(yè)場地無燃氣管網(wǎng),但可通過建設儲氣站的方式解決供氣問題。
2.3電力
工程現(xiàn)狀設置35kV變電站1座,變電站主變?nèi)萘?×20.0MVA,負荷約14MW~15MW,兩臺主變同時運行,主變負荷率約在38%,可保證供熱用電需求。
高峰:1.1698元/kWh,平段0.7934元/kWh,谷電為0.4172元/kWh。
電鍋爐供熱屬于清潔能源范疇,且優(yōu)惠的峰谷電價政策,為采用電鍋爐+蓄熱的供熱方案創(chuàng)造了條件。
2.4余熱資源
該工程為煤炭礦區(qū),存在大量余熱資源,如礦井乏風余熱、地下涌水余熱等。
(1)礦井乏風:回風井總回風量為133.4m?/s,出風溫度為10℃,相對濕度為60%,風量大且穩(wěn)定,單位風量余熱量約22.7kW。
(2)地下涌水:煤礦處理之后的外排水量平均800m?/h,水溫13℃,水量大且穩(wěn)定,單位水量余熱量約10.45kW。
3 技術方案
通過資源分析,本工程可采用燃氣鍋爐、電鍋爐(蓄熱)和熱泵技術等多種供熱方案。
3.1燃氣鍋爐方案
配置2x10t/h燃氣蒸汽鍋爐,供熱0.3MPa飽和蒸汽,在鍋爐房內(nèi)設置汽-水換熱器。裝機規(guī)模如下(水泵、化水、管道等不詳列):
燃氣蒸汽鍋爐:D=10t/h? P=1.0MPa? 效率93%,2臺;
汽水換熱器:3臺;
3.2 高壓電極鍋爐(蓄熱)供熱
配置2x10t/h高壓電極熱水鍋爐,裝機規(guī)模如下(水泵、化水、管道等不詳列):
高壓電極熱水鍋爐:Q=19.5MW P=1.0MPa,95/70℃ 效率98%,2臺;
板式換熱器:4臺;
蓄熱水箱:1800m3,1.0MPa,2個;
3.3 余熱利用
由2.4節(jié)余熱資源分析可知,礦井乏風和地下涌水都是可利用的理想余熱資源,可采用水源熱泵和乏風熱泵機組,將低溫余熱提升品位后滿足礦區(qū)的供熱需求,裝機規(guī)模如下(水泵、化水、管道等不詳列):
涌水源高溫熱泵機組(供暖):1220kW 蒸發(fā)側13/4℃,1.0MPa;供熱側70/60℃m,1.0MPa,4臺;
涌水源熱泵機組(生活熱水+井口加熱):1220kW 蒸發(fā)側13/4℃,1.0MPa;供熱側50/40℃m,1.0MPa,5臺;
乏風熱泵機組(井口加熱):1350kW 蒸發(fā)側3/-2℃(乙二醇溶液),1.0MPa;供熱側50/40℃m,1.0MPa,3臺;
乏風取熱器:額定風量30000m3/h,乏風參數(shù)10℃,相對濕度60%,出風3℃,相對濕度95%,3臺。
4 經(jīng)濟及節(jié)能分析
4.1投資對比分析
三種供熱方案的投資(含土建及安裝,不含預備費及二類費用)分別為:
(1)燃氣鍋爐:1000萬元;
(2)電鍋爐:2143萬元;
(3)熱泵供熱:1516萬元。
4.2運行成本及敏感性分析
(1)年運行成本
1)余熱利用方案:1204.39萬元/年;
2)燃氣鍋爐方案:757.50萬元/年;
3)電鍋爐方案:1633.17萬元/年。
(2)最敏感因素
1)余熱利用方案:耗電成本,占比約88%,其中平峰耗電量占比最大;
2)燃氣鍋爐方案:耗氣成本,占比74%;
3)電鍋爐方案:耗電成本,占比91%,由于電鍋爐采用蓄熱方式,谷電耗電量最大。
針對單個方案而言,人力成本和維修成本相對變化不大,且占比不超過5%。
(3)年一次能源消
1)余熱利用方案:1443.7tce/年;
2)燃氣鍋爐方案:3050.4 tce/年;
3)電鍋爐+蓄熱方案:4329.1 tce/年;
顯然余熱利用方案的一次能源消耗量最少,節(jié)能減排成效最佳。
在供熱負荷相同的條件下,選用何種方案,需統(tǒng)籌兼顧投資、運行成本、建設條件、節(jié)能設計等因素,就本工程而言,若僅考慮投資及經(jīng)濟性,顯然燃氣鍋爐方案是最合適的,但由于項目無燃氣管網(wǎng),且無建設燃氣儲氣站的位置,最終采用了熱泵供熱方案,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余熱資源,降低了一次能源消耗,另一方面相對電鍋爐方案,余熱利用方案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都具有較大優(yōu)勢。
同時,由于不同地區(qū)電價、水價、天然氣價格不同,即便是相同的供熱方案,經(jīng)濟測算邊界條件發(fā)生變化時,運行成本也將發(fā)生大的變化,因此何種方案更合理,尚需綜合對比分析確定,切不可盲目選擇,如本工程中,若提高天然氣價格,當天然氣價格提高至3.5元/Nm3,平峰電價降低至0.75元/kWh時,余熱利用方案的運行成本則變?yōu)樽畹汀?/p>
5 結論及建議
(1)通過本文分析,提供了礦區(qū)工業(yè)場地供熱方案選擇的實踐經(jīng)驗。
(2)利用礦井余熱供熱,從減少一次能源消耗的角度出發(fā),是值得推廣的供熱形式。
(3)確定供熱方案過程中,要統(tǒng)籌建設條件、資源分析、投資運行成本,及節(jié)能設計等因素,邊界條件不同,得出的結論可能恰恰相反,因此需進行綜合對比分析作出判斷,切不可根據(jù)經(jīng)驗盲目選擇。
參考文獻
[1]彭兆勇.乏風余熱利用工程在劉莊煤礦西區(qū)的應用.山西科技,2019(3):128-132
[2]顏琳.某礦井乏風熱泵系統(tǒng)工程應用.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6月中)
[3]蔡新國,陳國,曹豐平.一種水循環(huán)高效礦井乏風熱泵系統(tǒng)應用研究,區(qū)域供熱,2016(3):88-89.
[4]姬洵,孫瀟,權犇,刁乃仁.利用水源熱泵全面回收礦井排風中的余熱資源.建筑節(jié)能,201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