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邦磊 蔣麗娟 錢寧
[摘要] 目的 探索婦科標本脫水試劑最佳輪換時間。 方法 選取我科2019年4月1日~11月30日期間每日取材的222個蠟塊,用7種不同更輪換試劑方法對其進行脫水效果觀察,并根據(jù)每次觀察情況進行改進以找出最佳更換方案,設為試驗組。選取同期每日取材的另外222蠟塊,用日常工作更換試劑方案對其進行脫水處理,連續(xù)觀察42個工作日,設為對照組。再用該最佳更換方案與對照組進行對比,觀察前者的脫水效果。 結果 (1)“10%中性福爾馬林和75%乙醇實行第12個工作日全更換,梯度乙醇和3道二甲苯實行第12個工作日輪換法,3道石蠟按第15工作日輪換”是最佳脫水試劑更換方法。(2)在對組織的脫水效果方面,該最佳方案和對照組更換方案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在節(jié)省脫水試劑方面該最佳方案和對照組更換方案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保證診斷準確性的前提下,酒精、二甲苯以及石蠟錯開時間更換是最經(jīng)濟并能最大程度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一種新的脫水試劑更換方法。
[關鍵詞] 脫水試劑;婦科標本;輪換時間;蠟塊;乙醇;二甲苯;石蠟
[中圖分類號] R361.2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4-013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best rotation time of dehydration reagents for gynecological specimens. Methods 222 wax blocks taken daily from April 1 to November 30, 2019 were selected, and observed the dehydration effect with 7 different rotating reagent methods, and improved according to each observation to find the best replacement program, which was set as the test group. The other 222 wax blocks that were taken daily from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for dehydration treatment with the daily work replacement reagent program, and were observed continuously for 42 working days, which was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n the best replacement program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and the dehydration effect of the former was observed. Results (1)"10% neutral formalin and 75% ethanol were replaced on the 12th working day, gradient ethanol and 3 xylenes were rotated on the 12th working day, and 3 paraffins rotated on the 15th working day was the best method for dehydration reagent replacement. (2)In terms of the dehydration effect on tissue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est replacement plan between the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3)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es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saving dehydration reagents(P<0.05). Conclus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the staggered time replacement of alcohol, xylene and paraffin i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a new method of replacing dehydration reagents that can minimiz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 Dehydration reagent; Gynecological specimen; Rotation time; Wax block; Ethanol; Xylene; Paraffin
隨著病理學的發(fā)展,臨床病理技術在醫(yī)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病理技術中的組織脫水對病理診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1]。一張病理切片HE染色質量的好壞除了取決于脫水機的性能,還取決于離體組織是否及時固定,取材組織塊的厚薄,脫水試劑的濃度以及脫水試劑的及時更換。全自動組織脫水機的問世,結束了傳統(tǒng)的手工脫水,極大地節(jié)省了人力,在脫水質量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2],又因其處理標本多、穩(wěn)定性好及安全佳一直倍受各醫(yī)院病理科和科研機構的青睞[3]。由于每個試劑筒容量大,耗費試劑量大,被廣大基層病理科所詬病,本文旨在找出一種既能保證脫水質量又能節(jié)省試劑并減少環(huán)境污染的新脫水試劑更換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9年4月1日~11月30日期間每日取材的222個蠟塊,用7種不同更輪換試劑方法對其進行脫水效果觀察,并根據(jù)每次觀察情況進行改進以找出最佳更換方案,設為試驗組。選取同期每日取材的另外222蠟塊,用日常工作更換試劑方案對其進行脫水處理,連續(xù)觀察42個工作日,設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婦科手術標本。②乳腺手術標本。③按《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病理學分冊》取材標準進行取材的組織。排除標準:①活檢、診刮等小組織。②非婦科手術標本。對照組和實驗組研究組織類型相同、研究對象的取材標準相同以及相同試劑均為同一家生產(chǎn)企業(yè)所生產(chǎn)。
1.2 儀器與試劑
1.2.1 儀器 ?Thermo Excersior AS全封閉式全自動脫水機,Thermo Histostar包埋機,Leica2235切片機,羽毛一次性刀片,丹麥Dako牌Coverstainer CS-10637 V2.0.0全自動染色封片一體機。
1.2.2 試劑 ?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75%、85%、95%及100%乙醇,二甲苯,石蠟,丹麥Dako牌 Hematoxylin(Code CS700)和Eosin(Code CS701)。
1.3 方法
1.3.1 共同方法 ?①組織處理方法:所有標本經(jīng)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固定,按《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病理學分冊》取材標準進行取材,放入Thermo Excersior AS全封閉式全自動脫水機里進行脫水,第2天進行包埋,切片和H&E染色。②試劑更換方法-輪換法:同一種試劑廢棄第一道,后面依次前移,最后一道添加全新試劑。③終止延長試劑更換時間(試劑使用時間最大限度)原則:組織出現(xiàn)脫水欠佳,影響病理診斷準確性時立即終止,當天取材組織進入脫水機之前更換脫水試劑。④脫水欠佳評判標準:組織干枯變硬、脆性大、難以切成片[4]或發(fā)軟導致切片不全、折疊及漂片時易散開;鏡下出現(xiàn)細胞打滾,呈梯田狀[5]。⑤染色欠佳評判標準:鏡下出現(xiàn)透明度差、組織結構模糊,細胞核著色灰淡或過藍,核漿染色對比不清晰[6]。
1.3.2 對照組 ?脫水試劑實行第8個工作日更換法,即10%中性緩沖甲醛和75%乙醇全換新的試劑,梯度乙醇、3道二甲苯和3道石蠟采用輪換法。連續(xù)觀察42個工作日。
1.3.3 試驗組 ?對試驗組脫水試劑的更換采用以下7種方法。①方法1:石蠟按第9~19個工作日輪換,其他試劑均實行第8個工作日更換法(表1-1)。②方法2:二甲苯按第9~15個工作日輪換,其他試劑均實行8個工作日更換法(表1-2)。③方法3:梯度乙醇按第9~15個工作日輪換,其他試劑均實行第8個工作日更換法(表1-3)。④方法4: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和75%乙醇實行第8個工作日全更換,梯度乙醇和3道二甲苯實行第11個工作日輪換法,石蠟按11~18個工作日輪換法(表1-4)。⑤方法5:梯度乙醇和3道二甲苯及3道石蠟實行第11個工作日輪換法,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和75%乙醇實行第9~15個工作日全更換(表1-5)。⑥方法6: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和75%乙醇實行第12個工作日全更換,梯度乙醇和3道二甲苯實行第12個工作日輪換法,石蠟按第12-18工作日輪換(表1-6)。⑦方法7:10%中性緩沖福爾馬林和75%乙醇實行第12個工作日全更換,梯度乙醇和3道二甲苯實行第12個工作日輪換法,3道石蠟按第15工作日輪換(表1~7)。
1.4 觀察指標
觀察組織的質地和染色情況,一旦出現(xiàn)脫水或染色欠佳,立即停止試驗并更換試劑,得出組織脫水或染色欠佳的蠟塊個數(shù)和試劑的總消耗量。質地情況是由我科3位主管技師共同觀察后得出,染色情況由我科有5年以上診斷經(jīng)驗的診斷醫(yī)生鏡下觀察后得出。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采用四格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照組(日常工作)
運行42個工作日,研究9324個蠟塊,有25個脂肪組織的蠟塊出現(xiàn)脫水或染色不良的情況。
2.2 試驗組7種方法之間的比較
方法1試行到第18個工作日時,研究了3774個蠟塊,有13個脂肪組織的蠟塊出現(xiàn)了脫水欠佳的情況;方法2試行到第14個工作日時,有10個脂肪組織的蠟塊出現(xiàn)脫水欠佳的情況;方法3試行到第14個工作日時,有11個淋巴結組織的蠟塊出現(xiàn)脫水和染色欠佳的情況;方法4試行到第17個工作日時,有13個淋巴結組織的蠟塊出現(xiàn)脫水和染色欠佳的情況;方法5試行到第14個工作日,有10個脂肪組織蠟塊出現(xiàn)脫水欠佳的情況;方法6試行到第16個工作日時,有11個脂肪組織蠟塊出現(xiàn)脫水欠佳的情況;方法7試行了42個工作日時,有31個脂肪組織蠟塊出現(xiàn)脫水欠佳的情況。通過該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方法6和方法7是試驗組中不良率和日均耗費試劑量最小的2個方法。欠佳率之間的比較(P=0.985>0.05)和日均耗費試劑量之間的比較(P=0.991>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方法6研究的蠟塊比方法7少的多,方法7為最佳試劑更換方法。見表1、表2及封三圖3~10。
2.3 方法7同對照組(日常工作)之間差異的比較
方法7同對照組之間脫水欠佳率之間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423>0.05),日均耗費試劑量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0.05)。見表3。
3 討論
3.1 關于納入及排除標準
病理標本處理周期較長,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蠟、包埋、制片程序。根據(jù)標本種類、大小的不同,液體穿透組織的時間也大不相同[1],由此可見在保證脫水質量的前提下相同濃度的脫水試劑可能會使小標本過度脫水,為了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本實驗把活檢及診刮等標本排除在實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