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雅琳,錢 進,羅博博,李健豪,古雅麗,趙國紅,李新敏
病理蠟塊是將病變的組織或臟器經甲醛固定、乙醇脫水、石蠟包埋后制成的組織塊;病理切片是將蠟塊在切片機上切成薄片,黏附在玻片上,行HE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作出病理診斷,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病理切片和蠟塊是病理科具有重要價值的醫(yī)學資料[1-4],由病理科按照《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病理學分冊》《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規(guī)定保存。臨床工作中,病理切片與蠟塊分別室溫保存在切片柜和蠟塊柜內,門診患者保存時間為送檢后15年,住院患者保存時間為送檢后30年。本科室病理切片與蠟塊保存于我院地下室,由于地勢較低在“7.20鄭州特大洪水”中部分病理切片和蠟塊被洪水浸泡。本科室為搶救被洪水浸泡的病理切片和蠟塊,進行一系列的補救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病理切片和蠟塊由于保存時間較長,且集中放置保管,考慮樓房承重問題,病理切片和蠟塊有時會保存在地下室。我院病理切片柜和蠟塊柜均購自北京鐵電通公司,2019年及以前的病理切片和蠟塊全部保存在地下室?!?.20鄭州特大洪水”時由于地下室排風口進水,導致病理切片柜下面兩排和蠟塊柜下面的四個抽屜被洪水浸泡。由于病理切片抽屜和蠟塊托盤自身設計原因,導致在洪水退去后病理切片和蠟塊仍處于浸泡中。長時間的洪水浸泡會導致病理切片和蠟塊發(fā)霉、發(fā)臭;有的病理切片因密實存放,導致黏附在一起(圖1)。
本科室病理切片柜由于地勢相對稍高,存放病理切片的抽屜進水量較少。同時,由于紙質打印標簽少量吸水,存放病理切片的抽屜里沒有過多積水,不用傾倒。在洪水退去、地下室積水清理后,病理科工作人員整理病理切片。由于病理切片材質為玻璃,正常情況下兩張切片之間有空氣易于分開,而一旦玻璃與玻璃之間沾水,兩張切片之間的空氣被水占據,形成真空狀態(tài),外界大氣壓將兩張切片緊緊“粘貼”在一起。且由于病理切片為紙質標簽,用膠粘貼在病理切片的磨砂面,經洪水浸泡后標簽松動,標簽上的膠釋放使得玻片與玻片更難分開。因此,本科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搶救病理切片。
首先,將病理切片轉移至太陽光下晾曬4~5 h(圖2),揮發(fā)部分水分??紤]長時間陽光照射會導致高溫危害,隨后將病理切片全部轉移室內晾曬,將每個抽屜內玻片按順序鋪放在衛(wèi)生紙上(圖3)。采用三種方法烘干玻片之間的水分,分開黏附在一起的病理切片:(1)采用-20 ℃冰箱冷凍,讓切片之間水分結冰后分開。但效果不佳。因為冷凍時間不易掌握,冷凍時間短仍舊有水分,冷凍時間過長不易分開;且冰箱較少,無法放置太多病理切片,因此舍棄該方法。(2)采用鼓風干燥箱烘烤揮發(fā)水分,將鼓風干燥箱調至60 ℃,把黏附的病理切片放入鼓風干燥箱內烘烤60 min,冷卻放置室溫后,在桌面上輕輕磕碰,粘貼在一起的病理切片就可以散開,如有不易散開切片,可用手術刀片輕輕插入縫隙將兩張切片分開。但此方法由于鼓風干燥箱空間有限,烘烤時間較長,進展速度較慢。(3)用鼓風干燥箱烘烤的同時,室內48 h晾曬,鋪在衛(wèi)生紙上病理切片之間的水分,一部分被衛(wèi)生紙吸收,一部分揮發(fā)到空氣中,此時玻片之間已無水分,這時只需在桌面上輕輕磕碰,再用手術刀片分開即可(圖4)。最終,本科室耗時1周將黏附在一起的病理切片全部分開,并按編號重新歸檔。
洪水浸泡后的蠟塊較容易處理,主要原因是蠟塊不吸水,蠟塊與蠟塊之間不黏附。蠟塊柜所處位置相對較低,加之蠟塊柜無排水孔,洪水退去后所有蠟塊仍浸泡在洪水中。因此,第一時間傾倒放置蠟塊抽屜內水分。同時由于石蠟熔點低,不能在陽光下暴曬[3],故將所有蠟塊轉移到衛(wèi)生紙上晾干,然后將蠟塊抽屜清洗晾干。室溫48 h晾干,待所有水分揮發(fā)完畢,按照編號重新歸檔。
總之,本科室工作人員齊心協力搶救了所有被洪水浸泡的病理切片和蠟塊。我們總結教訓得出以下共識:病理科建筑和裝修需考慮放置病理切片柜和蠟塊柜的承重問題,病理切片和蠟塊盡量不放在地下室,如必須放在地下室務必做好防水措施;同時需加強病理切片柜和蠟塊柜的排水系統(tǒng)和通風系統(tǒng),以防遇到不可預測事件,更好地保管具有重要診療價值的病理切片和蠟塊。
圖1 病理切片黏附在一起 圖2 病理切片在太陽光下晾曬4~5 h 圖3 玻片按順序鋪放在衛(wèi)生紙上 圖4 用手術刀片將切片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