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超 龔振岳 羅偉雄
摘 要 楊梅是我國的一種特產水果,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多分布于我國貴州和廣西等地。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的水果種植不再局限于以往某一個區(qū)域中。相關種植人員需要根據我國目前的土壤狀況,制定完善的種植制度,并且保證種植產量及質量滿足我國目前市場上的楊梅需求?;诖耍瑢ξ覈臈蠲钒踩耘喾桨傅幕緱l件進行分析,探究其中的改良措施。
關鍵詞 楊梅;安全栽培;品質優(yōu)化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7.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3.001
楊梅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水果,目前,楊梅種植已經逐漸趨于全國化,在楊梅種植的過程中做好安全栽培是保證楊梅種植質量的關鍵,而在楊梅種植時,需要從土壤的基礎條件出發(fā),并且積極采取相應的土壤管理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土壤在管理過程中具有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而在安全栽培的運行機制設置時,需要盡可能與實際要求貼合[1],并為相關的技術管理工作提供安全的保障措施,這樣才能使改良機制和應用要求滿足現代楊梅種植的需求,推廣更為實用的楊梅種植方案,積極推廣楊梅種植中安全栽培和育肥的具體方案并積極實施,這對于楊梅種植來說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1 楊梅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1.1 肥料的應用不合理
在楊梅種植時,安全栽培以及育肥條件是保證楊梅種植質量的重要基礎,需要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明確其中的種植需求。就目前來說,許多農戶在進行常規(guī)的楊梅種植時,長期應用普通化肥會導致楊梅種植區(qū)域的土壤板結,土壤有機含量明顯降低,土壤的物理性質也會受到化肥的影響,通氣效果受到影響。
1.2 土壤環(huán)境對楊梅種植造成的影響
農業(yè)種植人員在楊梅種植過程中,需要分析種植地域,總結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種植研究中發(fā)現,土壤自身的物理性質會極大地影響楊梅的整體種植質量,所以種植人員需要密切關注。土壤的疏松程度、土壤的保水性能等因素都有可能對生態(tài)平衡產生一定的制約因素;而為了從根本上促進楊梅種植工作,相關種植人員首先就需要了解當地種植環(huán)境中土壤的特點,建立更為完善的生態(tài)平衡控制模型,這樣有助滿足現代化楊梅種植產量、質量的需求。
2 楊梅安全栽培的具體措施
2.1 選擇合適的土壤育肥劑
在楊梅種植過程中,為了保證栽培的質量,我國楊梅種植人員會應用安全的栽培劑對土壤的狀況進行改良。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安全栽培劑以天然膠結劑和合成膠結劑為主,天然膠結劑是通過抽取腐爛植物的腐植酸并將其制作為多聚糖,能夠有效調節(jié)土壤的pH值;合成膠結劑主要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在種植過程中,天然膠結劑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將其溶解于水中,能夠被土壤中的各種菌類降解,轉化為小分子物質。但由于這種物質本身具備較多的羥基,能夠與氯化物分子晶體有機結合,形成較強的氧原子氫鍵結構,所以這種結構能夠有效使土壤中分散的粒礦物聚合體轉化為穩(wěn)定的結構。而在應用多聚糖進行降解時,能夠改良粒團的水穩(wěn)定性。目前市面上較為常見的人工合成膠結劑以聚丙乙腈為主,這種物質主要由乙烯、丙烯酸和丙烯腈共同組成[1],能夠使土壤中的帶電粒子以及正負粒子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通過有效整合分散的結構,能夠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提高。
2.2 有效疏松土壤
在種植土壤的調節(jié)時,應盡可能根據當地的土壤環(huán)境和地質環(huán)境進行調整,保證在楊梅種植時,后續(xù)的工作具有高度實效性。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全面分析土壤板結等各種問題,建立科學的指導措施,這樣才能使土壤結構得到全方位改善,從根本上使土壤處于疏松狀態(tài),進一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尤其是在疏松板結土地時,需要結合當地的相關實驗項目進行處理,可以根據疏松數據對土壤的改良效果進行分析,不斷優(yōu)化技術,整體提高安全栽培的操作水平。例如,需要密切監(jiān)控在輸送過程中的土壤變化狀況,根據土壤的變化適當增加或減少相關的土壤配料,以提高楊梅種植項目的總產量,使土地管控工作能夠按照流程化順利進行[2]。
2.3 維持土壤的溫濕度,提高土壤的抗病能力
在植物的種植過程中選擇瀝青乳化劑能夠有助于抑制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同時還能在寒冷的季節(jié)保持土壤的基礎溫度。在現代農業(yè)植物種植研究中發(fā)現,如果在種植過程中應用瀝青乳化劑保護土壤,其溫度相較于正常日照的土壤更高。瀝青乳化劑通常情況下來說,能夠使土壤的溫度高出0.81~1.51 ℃,而這一微小的優(yōu)勢能夠提高土壤的抗旱抗病能力。
在現代種植研究中發(fā)現,應用預診斷以及健康管理模式,能夠使土壤中的水分持有量得到提高;而在改良土壤時,通過提高土壤的吸水功能和水分持有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土壤的質量,部分安全栽培理論研究人員認為,具有親水基的瀝青乳化劑能夠有助于對土壤表面的水分蒸發(fā)速度進行控制,提高土壤的水分持有量和延長持有時間。目前種植活動中采用的瀝青乳化劑能夠使土壤的含水量上升20%~30%,即使在土壤的1 m土層內,其含水量也會上升10%左右,所以具有清水機的瀝青乳化劑能夠有效控制水分的蒸發(fā),對水分的蓄水能力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3]。
2.4 合理密植
楊梅具有極強的喜光性,所以如果在種植過程中密度過小,不僅會對土地的肥力造成浪費,還會導致漏光損失的狀況較為嚴重。雖然稀疏種植能夠提高楊梅單株的產量,但是這樣會導致群體產量降低,但如果種植過程中密度過大又會導致楊梅葉片重疊,下層的葉片無法接受到光照,很容易過早枯黃而導致脫落。在楊梅種植時,其栽培密度需要根據品種和土壤的條件進行調整,
每667 m2地的楊梅種植量可以設置在120株左右即可,但如果楊梅的品種生長勢能較為中等,可以在實際種植時每667 m2地的種植量增加至150株。而在實際種植時,最佳的種植密度大約為行距3 m、株距2 m,具體的行距和株距可以根據楊梅的狀況和土地環(huán)境進行調整。
2.5 適時采收
在采收時,種植人員首先應觀察楊梅果皮的顏色,成熟的楊梅果皮表面紋路清晰,并且具有良好的光澤度,與地面接觸的果皮呈現暗黃色;再觀察楊梅的成熟狀況,成熟的楊梅果柄上的絨毛基本已經完全脫落,并且有萎縮特征,用手指輕拍刮面,能夠聽見清脆的聲音為生瓜,而聲音較為渾濁為熟瓜,無籽楊梅由于皮較厚并且較為堅硬,應用手輕拍楊梅的方式難以鑒別楊梅是否成熟[4]。在楊梅采收時,通常選擇上午作為采收時段,這是由于楊梅在夜間經過冷卻后內部的溫度有所降低,而在采收后瓜的內部不會由于溫度過高而出現呼吸作用過強
的情況。
2.6 施肥
施肥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對于楊梅果樹的生長來說,施肥也能夠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由于人工培養(yǎng)楊梅果樹而導致楊梅果樹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營養(yǎng)方面缺失[5]。在施肥時,應選擇恰當的肥料品種,在施肥過程中避免由于肥料濃度的原因,導致對楊梅果樹的根系生長產生影響。在肥料選擇時,肥料的濃度和品種都應當根據楊梅果樹的成長狀況進行調整,樹齡高的楊梅果樹可以適當增加肥料的應用,而追肥則應當與楊梅果樹的澆水活動相結合。
2.7 枝葉修剪與疏果
楊梅種植人員在種植楊梅期間需要重視對果實的保護,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楊梅的結果率。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采用0.1%的硼酸液對楊梅開花前的葉面噴霧,這樣能夠提高楊梅的開花質量。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花期生長過程中過于茂盛的楊梅樹進行螺旋形切割,可以將頂端的春梢剪掉約2 cm,并且合理管理楊梅果樹的營養(yǎng)枝,這樣能夠保證第2年的結果率。
在進入花期以后,如果楊梅樹的樹冠過于繁茂,則有可能導致楊梅樹內部的枝條枯死,針對這種現象需要及時修剪果樹的樹枝,將枯枝與病蟲之完全去除,而通過修剪楊梅樹冠與樹枝,能夠保證楊梅樹各個部位都能夠獲得足夠的光照。能夠達到果樹內外立體的效果。這種操作對于提高楊梅果樹的產量,延長果樹壽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
3 結語
楊梅種植是我國經濟發(fā)展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經濟產業(yè),而想要保證楊梅的產量與質量,就需要做好楊梅種植過程中各項指標的管理,盡可能降低土壤因素對楊梅種植產生的影響。做好安全栽培和培肥的應用,能夠有助于改善土壤結構,使楊梅的種植產量和質量得到提升,使我國現代化楊梅種植利益最大化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吳婷,鄧斌.“始興楊梅”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J].源流,2019(12):36.
[2] 劉芳,阮宇峰.山地楊梅樹有機栽培技術[J].現代園藝,2019,42(17):71.
[3] 張忠虎.楊梅品質優(yōu)化和安全栽培技術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4):102,108.
[4] 張志榮.景寧楊梅羅幔安全優(yōu)質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7,34(24):37,35.
[5] 梁森苗.楊梅品質優(yōu)化與安全栽培技術研究應用[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1.
[6] 陳怡.浙江果業(yè)發(fā)展現狀與產業(yè)提升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