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江波
摘 要:近年來,信息科技發(fā)展迅猛,人們對社會上各類信息的求知欲望日漸上升 ,這使得提供信息的產(chǎn)品數(shù)量大程度地提升。以新型裝備為在新聞行業(yè)中,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就是采訪,所以新聞采訪需要一線記者有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尤其是在洞察力、敏銳性和采訪技巧方面有過人的優(yōu)勢,只有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底子深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聞質(zhì)量。新聞洞察力和敏銳性,主要體現(xiàn)在記者搜集素材的速度和新聞的時效性方面,另外,一線記者還應當提高自身采訪技巧,為所搜集素材本身具有的新聞價值提供保證。
關鍵詞:一線記者;敏銳度;采訪技巧
一線采訪記者相對于其他的記者來說,能夠在第一時間接觸到第一手消息,因為這些消息的真實性會影響到新聞價值,所以一線記者要非常重視一線采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確保采訪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這樣才能夠面向社會大眾提供更多真實準確的消息。
一、一線記者在新聞采訪中存在的問題
1.對于新聞的重點把握不夠準確
一則完整的新聞包含很多內(nèi)容,但重點內(nèi)容只有一個,核心也只有一個。所有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著核心開展論述的,除核心內(nèi)容之外,其它的都是鋪墊。所以一線記者在采訪時,必須要了解實際情況,把握重點。但就當前的新聞傳播現(xiàn)狀來看,部分記者在采訪的時候不了解新聞的重點,出現(xiàn)了模糊重點的情況,導致一部分觀眾被誤導,也就無法分清主次。所以一線記者在采訪之前,可以從多方面做一些準備,營造較好的采訪氛圍,從而提升整體的采訪質(zhì)量。
2.一線記者對于新聞采訪的準備不夠充足
就現(xiàn)實情況來看,部分記者沒有事先了解現(xiàn)場的情況,準備工作也不到位。尤其是和事件相關的人物以及具體的內(nèi)涵等多個方面。在采訪之前就存在著盲點,所以設置問題時不會深思熟慮,提出的問題無法挖掘到深層次的內(nèi)容,在交流過程中也不夠順利,冷場的情況時有發(fā)生。這些都會影響到新聞采訪的質(zhì)量,甚至無法真實客觀的表明新聞事實。由于準備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一部分記者帶著主觀觀念進行采訪,無法還原新聞事件的真相。
二、一線記者新聞敏銳和采訪技巧的提升策略
1.強化自身對新聞的敏銳度
很多新聞事件都是突發(fā)性的,面對這種情況,一線記者必須要提升采訪水平,有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此外就是要有較強的洞察能力,需要花最短的時間了解整個新聞過程進行事件判斷,并準備好采訪工作。比如在采訪主題報道時,我們首先要了解國家出臺的各種政策,目的和初衷在哪里,落實的情況又怎么樣,其次就是針對政策落實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熱點問題,甚至是一些負面信息,分析原則,找到疾點,對癥下藥。同時,一線記者必須要有責任意識,在采訪新聞事件、還原新聞事件時,要堅持真實客觀的原則。
2.完善自身的提問技巧
一線記者要想做好采訪工作,獲取全部的新聞內(nèi)容,首先要準確的把握采訪的中心。根據(jù)不同的采訪內(nèi)容和采訪對象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和提問技巧。大多數(shù)一線記者在采訪時會把既定主題當做開端,這也是采訪的方向,根據(jù)這個方向設置問題,并不斷的修改,盡可能的減少提問的次數(shù)。如果是在正式場合采訪,記者首選的提問方式就是正面提問,如果在提問時采訪對象沒有出現(xiàn)抵觸情緒,直接選擇正面的提問方式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這過程中,一線記者應當合理的設置問題,把握問題的尺度。必須要尊重每一個被采訪者,必須要保持客觀中立的位置進行采訪,絕不能出現(xiàn)不尊重或者是容易引起其他人誤會的詞語。整個采訪過程都要密切關注采訪對象,從他們的語言行動表情等多個方面入手,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
如果在采訪時涉及到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那么記者就可以把正面提問的方法轉(zhuǎn)換為間接提問的方法。例如,在采訪的時候,當事人是熱點話題的相關者,那么記者可以選擇一些輕松的問題逐步的引入,增加與被采訪者之間的親近感,之后循序漸進地引入中心問題。這種方式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做好采訪記錄
采訪記錄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要學會做筆記。既要保持采訪記錄的速度,又不能夠影響思路,要確保能夠最詳細最真實的記錄采訪事件。在采訪結(jié)束之后要迅速的根據(jù)記錄,理清思路進行后期報道,這樣能夠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首先,在采訪時要記錄一些核心內(nèi)容,例如最主要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等,記錄要盡量詳細盡量具體,這樣,為后期的采寫思路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元素。
其次,針對重點問題,一定要記錄原話。這樣才能夠最真實的體現(xiàn)整個新聞采訪的過程,讓受眾在看到采訪內(nèi)容后能夠快速的了解中心思想。
第三,就是要抓住關鍵問題。學會處理,總結(jié)疑難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是大眾想要了解的,也是新聞報道的重點,必須要問清楚問明白,不能有絲毫含糊。
最后,不僅要記錄采訪內(nèi)容,還要真實在線采訪場景,并寫出自己的心理活動。這種方式能夠讓受眾有更多親身的感受,也能夠更容易接受采訪。
三、結(jié)論
對于一線記者來說,新聞采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做得更加全面更加完善??紤]到當前很多一線記者仍然存在著采訪的不足,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文章從多個方面提出了更針對性的策略,幫助一線記者把握當前的形式,結(jié)合自身實際,總結(jié)采訪經(jīng)驗掌握采訪技巧。
參考文獻:
[1]李楸,陳天寶.民生新聞采訪中記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人際互動心理[J].新媒體研究,2016(6):102,115.
[2]仝品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電視臺記者的角色定位及新聞采訪對策[J].科技傳播,2016(16):33-34.
[3]楊焱雯.新媒體背景下新聞采訪的技巧與創(chuàng)新——評《融媒體背景下的新聞采訪》[J].新聞愛好者 ,20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