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與潑尼松聯合治療方法在小兒腎病綜合征中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43例腎病綜合征患兒,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比組,其中實驗組腎病綜合征患兒接受聯合治療(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對比組患兒接受單一的波尼松治療,通過比較患兒的各項腎功能指標以及臨床療效,總結聯合治療方法的應用價值。結果: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的24h尿蛋白、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實驗組優(yōu)于對比組(P<0.05);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實驗組優(yōu)于對比組(P<0.05)。結論: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期間,采用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次研究結果證明聯合治療方法的效果要優(yōu)于單一用藥治療,可以進一步加快患兒臨床治療的改善,因此值得推廣。
【關鍵詞】 低分子肝素;潑尼松;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8.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090-02
前言
小兒腎病綜合征是兒科常見病,現代研究證明該疾病是因為腎小球濾過屏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血漿蛋白流失,發(fā)病后患兒臨床表現以大量尿蛋白、水腫等為主要特征。我院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期間,采用了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方法,結果顯示該治療方法可以改善患兒臨床癥狀,相關資料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43例腎病綜合征患兒為研究對象,本組患兒的入選時間為2017年6月-2019年6月,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對比組。實驗組患兒22例,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齡(7.6±2.5)歲。對比組患兒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齡(7.8±2.3)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可以比較(P<0.05)。
本次研究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支持,患方知情并自愿參與?;純旱募{入標準為: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小兒腎病綜合征,且臨床表現主義以水腫、低蛋白敗血癥、尿蛋白增多等?;純旱呐懦龢藴蕿椋海?)患兒存在嚴重的器官損傷;(2)患兒存在藥物禁忌證。
1.2 方法
對照組腎病綜合征患兒接受單一藥物治療,給予患兒潑尼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5mg*100s)治療,每日用藥量為40-60mg(8-12片),每次10-20mg(2-4片),在臨床癥狀改善之后可以逐漸減少用藥量。實驗組腎病綜合征患兒接受低分子肝素與潑尼松聯合治療,其中潑尼松的用法用量與對比組相同,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847)的也用法為:采用皮下注射與靜脈注射的方法,首次患者的用藥量為80U/kg·d,之后可以逐漸增加用藥量直至120-150U/kg·d。兩組患兒均接受30天治療,在治療后觀察臨床療效。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患兒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為:(1)顯著緩解。在治療后患兒水腫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生化檢驗結果證明患兒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改善。(2)部分改善。患兒治療后水腫等臨床癥狀消失,治療后生化檢驗結果顯示尿蛋白定量為0.5-2g/d。(3)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變。同時記錄患兒的24h尿蛋白、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兩組腎病綜合征患兒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處理,以t值、x2值檢驗差異,當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后,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要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P<0.05),資料見表1。
同時比較兩組患兒的各項指標后,發(fā)現實驗組患兒的各項數據更理想(P<0.05),資料見表2。
3 討論
小兒腎病綜合征兒科常見病,若不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兒童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期間主要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包括抗炎類藥物、抗凝類藥物以及血管擴張藥物等,通過固醇激素類藥物可以加快患兒臨床癥狀的改善,但是也有研究認為,部分固醇激素類藥物會造成患兒機體免疫力損傷,不利于預后,因此尋找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已經成為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關鍵。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對聯合治療方法(低分子肝素與潑尼松)在小兒腎病綜合征治療中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根據表1的資料可知,實驗組患兒在治療后,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P<0.05),而表2資料證明,實驗組患兒的各項腎功能指標優(yōu)于對比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上述結果證明,低分子肝素與潑尼松滿足小兒腎病綜合征的治療要求。
潑尼松數據糖皮質激素,常被用于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該藥物在進入人體之后,能夠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進而發(fā)揮抗炎效果,長時間堅持用藥能夠發(fā)揮藥物的抗炎效果,進而逐漸恢復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1]。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我院在潑尼松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了低分子肝素治療,低分子肝素可以通過抑制過體內凝血酶以及凝血因子等物質,有助于加快患兒臨床癥狀改善,與傳統(tǒng)藥物治療方法相比,該藥物的優(yōu)點就是半衰期長,且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通過與患兒體內的抗凝血酶等物質結合,所以用藥后會進一步保證生物利用率,強化抗凝效果[2]。除此之外,該藥物還可以保護患者腎小球功能,在相關組織的作用下來阻斷腎小球硬化進程,有助于患兒臨床癥狀改善。
綜上所述,在小兒腎病綜合征臨床治療期間,低分子肝素與潑尼松的聯合治療方法可以取得滿意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兒的腎功能指標,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白焱.小兒腎病綜合征應用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治療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7):35+42.
[2]田建梅,劉曉偉.低分子肝素聯合潑尼松治療小兒腎病綜合征的效果、相關臨床指標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24):147-150.
作者簡介:馬寧,1979-12-06,女,漢,山東菏澤,本科,主治醫(yī)師,兒童保健與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