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靜
課程背景:
2019年國慶節(ji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祖國上下都是一派喜慶、熱鬧的節(jié)日景象。“國慶節(jié)是誰過節(jié)?”“祖國是什么?”“我們中國有什么?”……這些都是孩子們想知道、想了解的。為此,大班的老師們根據(jù)各班孩子的前期經(jīng)驗,結合本班孩子的興趣開展具有本班特色的主題活動“我是中國娃”。
說說自己的旅游故事
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暑假,9月份孩子們迎來了開學季。開學第一天孩子們熱火朝天地討論著這個假期去各地旅游的經(jīng)歷。段依寧: “我媽媽帶我去上海,我上了東方明珠電視塔?!迸EUf: “我暑假去北京的,我去了天安門、長城……”“我也去過天安門……”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討論著自己去過的地方。
連續(xù)幾天,孩子把在家和爸爸媽媽做的暑假游記帶到班級。有小朋友提出疑問: “老師,這上面的字我們都不認識”“是啊,你們不認識字怎么辦”。曹一航說: “我介紹給你們聽,你們不就知道了?!睆募亦l(xiāng)的黃山到桂林山水甲天下,從上海的東方明珠到北京故宮,孩子們爭先恐后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用畫筆記錄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雄偉壯麗的天安門、聳入云霄的上海東方明珠。
小小升旗手
小小升旗手是每個大班小朋友的愿望。誰來當?這個問題在班級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比賽吧”“怎么比”“看誰站的直”“看誰踏步好”“看誰最像解放軍”……孩子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評選標準,怎么選呢?“投票吧”“看誰的得票多就選誰”。最終,當小旗手接過國旗的那一刻心中對國旗的那份敬意油然而生,更深刻地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到的更加珍貴。
區(qū)域活動
在美工區(qū)中,孩子們用畫筆畫出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標志:青花瓷、京劇臉譜、景泰藍瓶、創(chuàng)意中國風旗袍……長江、黃河、古代錢幣、國寶大熊貓、北京天安門、中國龍……這些都使孩子們領悟到我們是中國娃,能親身感悟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萌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更有很多陶藝作品:京劇臉譜,青花瓷瓶……這些都是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作出來的。在建構區(qū)中,他們搭建具有民族色彩的民族建筑。
益智區(qū)中,孩子們喜歡拼中國地圖,這天一群孩子圍著中國地圖在研究:維吾爾族在哪里?有什么特產(chǎn)?我國還有哪些少數(shù)民族?他們穿什么樣的衣服?這些都是孩子們迫切想知道的。那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著手調查吧。通過調查表看出每個孩子對每個民族的喜愛程度不同。有的關注民族的服飾,有的喜愛民族的美食。
民族大聯(lián)歡之美食篇:
傳統(tǒng)美食有哪些?“餃子”“粽子”“月餅”“元宵”……你們想動手制作哪種美食?如何選擇?投票。最終,小朋友們投票決定:我們班制作“冰皮月餅”。
孩子們開始設計自己的冰皮月餅?!拔覀円黄鹱鲈嘛炓欢ê芎猛?,我太期待了?!泵朗炒舐?lián)歡在孩子們的期盼中到來了,大班的小朋友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制作傳統(tǒng)美食,好想嘗一嘗??!
不急,我們做好的美食先分享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和為我們此次活動辛苦勞動的老師們。接下來是大班小朋友自助美食時間:帶上自制的路線圖,體驗制作民族美食。孩子們在活動中非常的文明有序,自覺排隊,遵守秩序。
民族大聯(lián)歡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民族大聯(lián)歡打破傳統(tǒng)的班級界限,孩子們按喜歡的民族在每個領隊老師的帶領下進場,有漢族、藏族、蒙古族、還有其它民族。
孩子們爭先恐后介紹著喜歡的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伴隨著“歌唱祖國”的音樂,孩子們揮動著國旗,高聲歌唱,用自己嘹亮的歌聲向祖國母親表達最真誠的祝福。跳民族舞蹈、了解民族文化,最后,我們一起在國旗下高喊: “我驕傲,我驕傲我是中國娃!”民族大聯(lián)歡活動營造一種民族生活環(huán)境,孩子們品嘗著民族美食、穿上民族服飾親身體驗,更深刻地了解到各民族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
這一主題,歷經(jīng)五周的時間才結束。但探索傳統(tǒng)文化之旅并未結束,我們策劃邀請民間藝人進校園,向孩子們展示絕活,展現(xiàn)風采,也讓孩子們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中體驗民間藝術的精彩!讓幼兒能了解民族習俗文化傳統(tǒng),體驗“民族大家庭”的歡樂!
孩子的成長:
在《我是中國娃》這一主題下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交流有關祖國的話題。我們用歌舞、繪畫、朗誦等表現(xiàn)形式來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孩子們不僅了解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還知道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與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