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萍 張萍
【摘 要】 目的:探究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方法:本研究涉及對象為腦卒中患者50例,病例納入時間為2019年4月-2019年10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25例,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給予研究組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水平、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對于護理后的疾病認知水平,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對于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腦卒中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有效提升疾病認知水平,得到滿意評價,護理效果顯著,可在臨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 腦卒中;疾病認知;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
腦卒中是一種突發(fā)性腦部疾病,由于局部腦組織的供血功能受到阻礙,產生腦組織壞死,造成神經功能缺失,臨床表現為頭暈、惡心、癱瘓等。腦卒中屬于急癥,具有較高的死亡率[1],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發(fā)展迅猛,腦卒中患者救治成功率明顯增加,但這也使得功能障礙患者不斷增多,患者由于無法接受,極易出現焦躁、抑郁等負性情緒,同時因缺乏疾病知識,影響恢復,特別是歸家護理過程中。因此,應當加強腦卒中患者的社區(qū)護理。本文將以50例患者為對象,探究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涉及對象為腦卒中患者50例,病例納入時間為2019年4月-2019年10月,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25例。參照組,男女分別為15例與10例,年齡為48-66歲,年齡平均值為(50.78±6.79)歲。研究組,男女分別為16例與9例;年齡為47-68歲,年齡平均值為(50.56±5.43)歲。年齡、性別等資料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對比分析,結果可見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給予參照組常規(guī)護理:口頭講述疾病有關知識,觀察患者體征變化,檢測生命體征各項指標。
1.2.2 研究組
給予研究組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
在患者出院時,由醫(yī)院護理人員詳細記錄患者的一般資料,并與居住社區(qū)取得聯系,由社區(qū)開展護理干預。在患者歸家第一周,社區(qū)護理人員采用入戶隨訪方式,每天1次;在歸家第2周-1個月,每周2次隨訪;在歸家第2個月以后,每周1次隨訪。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用PPT、視頻等簡單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講述疾病有關知識,制作健康知識手冊,向患者及其家屬發(fā)放,供大家學習與鞏固知識,其內容包括肢體功能鍛煉、自我護理等;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合理運動等,且患者還需遵醫(yī)囑用藥,強調遵醫(yī)囑用藥重要性,避免漏服或者停止服藥。召開健康知識講座,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授課,鼓勵患者及家屬參加,同時積極提問,由教授回答。結合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學習程度等資料進行評估,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制定學習方法,同時對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強調腦卒中康復治療必要性,以及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所產生的影響,使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疾病有關知識,并正確面對疾病,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疾病認知水平:向患者發(fā)放疾病知識量表進行評估,共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疾病認知越好。護理滿意度:向患者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共滿意、比較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均應用軟件(SPSS19.0)對比分析,護理滿意度表現形式為%,運算x2檢驗,疾病認知水平的表現形式為(±),運算T檢驗,結果證實后差異呈P<0.05,則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產生。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疾病認知水平比較
對于護理前疾病認知水平,研究組與參照組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對于護理后的疾病認知水平,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如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于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腦卒中患者數量逐漸增多,我國科學技術也逐漸提高,腦卒中患者搶救成功率明顯更高,這就使得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數量逐漸增多,因此其術后應當加強功能康復。然而,腦卒中患者多缺乏疾病知識,不僅不利于負性情緒的疏導,對于功能康復也十分不利[2]。由此可見,腦卒中患者的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十分重要。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是由社區(qū)人員針對患者疾病發(fā)展,在歸家以后不同階段中,結合疾病特點對患者進行護理,強調健康知識教育,使患者認識到治療與護理能夠治愈疾病,同時對疾病致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述,結合患者性別、學歷等一般資料制定系統(tǒng)方案,患者在方案的指導下,實施護理干預,促進疾病的治療。腦卒中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可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避免誤食、漏食藥物;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發(fā)展,消除恐懼、不安等負性情緒[3]。本次研究中,對25例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結果可見,對于護理后的疾病認知水平,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對于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明顯更優(yōu),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
綜上所述:腦卒中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有效提升疾病認知水平,得到滿意評價,護理效果顯著,可在臨床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黃春香,趙淑紅.流程管理對腦卒中患者社區(qū)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35):4028-4031.
[2] 陳素霞.腦卒中社區(qū)護理流程對腦卒中患者社區(qū)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26):103-106,107.
[3] 羅建群.社區(qū)護理流程管理對腦卒中患者社區(qū)護理質量控制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2):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