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已于7月31日經(jīng)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9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被不少人視作家務事的家庭教育,將被納入法治化軌道。
什么意思?就是你今后要“依法帶娃”了。
家長和孩子這點事,犯得上出臺一部法規(guī)來管?告訴你,還真是!
其實,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樣,都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在重視家庭的中國社會,家風培育一直被看成是社會文明的孵化器,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國民教育體系中最為基礎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
但眼下的家庭教育似乎有點跑偏。不妨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熊孩子”背后有“熊家長”嗎?
管孩子時會不會覺得無力、心累、“我太難”?
孩子才上幼兒園,就開始了“為之計深遠”的焦慮?
胎教班、早教班、親子課……費用那么高,有沒有被割韭菜的感覺?
看似很生活風的家庭教育,遠不是一件家務事那么簡單。
尤其是當下家庭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發(fā)生深刻變化,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父母根本沒時間陪孩子。還有那些留守兒童,一年連父母的面都見不了幾次,教育更無從談起。
再加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社交媒體的普及,在各種社會信息的侵擾下,要是沒有家長的干預和引導,孩子只能獨自面對成長的困惑,導致性格缺陷、心理障礙甚至三觀走偏的風險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一些調(diào)查顯示,在青少年社會問題特別是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中,家庭教育不當已成為導致未成年人不良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的重要誘因。
省婦聯(lián)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21.9%的留守兒童認為其監(jiān)護人在關注自己心理方面做得不夠好,所占比重最大。
“孩子教育失敗,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也是個社會問題?!笔≌f(xié)委員柏雪梅是家庭教育立法的積極呼吁者,正是自己帶娃的艱辛經(jīng)歷,才讓她意識到今天的家庭教育已經(jīng)不是一個家庭所能承擔的工作,而是一個需要細致的社會分工、相關方面充分參與的系統(tǒng)工程。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