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霞 劉亞婷 梁婷 劉倩穎 劉新冉 劉學(xué)芳
摘 要 為了研究烏蘭察布市2個主栽馬鈴薯品種在抗旱性方面的差異,以后旗紅和費烏瑞它品種馬鈴薯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法進行干旱處理,并測定葉片抗氧化酶的活性。結(jié)果表明,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生長均受到抑制,SOD、POD、CAT酶活性均有升高的趨勢,2個品種對比,后旗紅品種的生長受抑制作用較小,同時3種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幅度均較費烏瑞它更大??梢姡诟珊得{迫條件下,后旗紅品種的防御機制較費烏瑞它更強。
關(guān)鍵詞 馬鈴薯;干旱脅迫;品種;抗氧化酶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biāo)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78
水資源匱乏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已成為制約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關(guān)鍵性因素,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有大面積的土地處于干旱半或是干旱地區(qū)。干旱脅迫是植物經(jīng)常會面臨的主要逆境條件之一,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為害非常顯著,植物生長以及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會受到嚴(yán)重影響。因此,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是現(xiàn)代植物研究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屬于典型溫帶植物,對水分和高溫敏感[1-2],因此在內(nèi)蒙古的馬鈴薯生產(chǎn)中常受到干旱的威脅。研究發(fā)現(xiàn),內(nèi)蒙古春季雨量少,春季中西部的降水多為10 mm以下,且近30年間的降水呈波動下降趨勢,易造成馬鈴薯幼苗期干旱,從而影響馬鈴薯植株葉面積,進而影響馬鈴薯產(chǎn)量與品質(zhì)[3];干旱引起馬鈴薯葉肉、莖細(xì)胞發(fā)生變化,光合作用減弱[4-5]。植物體在逆境脅迫下,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大量對其生長發(fā)育有毒害作用的活性氧,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迅速升高,對清除活性氧起到重要應(yīng)激反應(yīng)和及時清除作用,維持植物體正常生長[6]??寡趸阜N類很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物酶(POD)、過氧化氫酶(CAT)的研究較為廣泛。
基于此,本試驗以烏蘭察布市主栽馬鈴薯的2個品種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法進行試驗,探究干旱脅迫對2個品種馬鈴薯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為本地區(qū)馬鈴薯的抗旱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后旗紅馬鈴薯(由烏蘭察布市種子公司提供),為“薯都”烏蘭察布市歷史悠久的主栽品種;費烏瑞它馬鈴薯(由烏蘭察布市種子公司提供),為本地引進的栽培面積較穩(wěn)定的主栽品種。
1.2 試驗方法
1.2.1 育苗
將馬鈴薯種薯切成50 g左右的小塊,每塊具1~2個芽,鋪平晾干。采用16 cm×16 cm塑料盆進行盆栽試驗。盆土配方為園土、有機肥按照15∶1的比例進行混合,再添加少量馬鈴薯專用復(fù)合肥混勻消毒裝盆,每盆裝等體積的土,播種深度8 cm,壓實表層土,等量澆一次透水。設(shè)空白盆作為對照。測定初試盆土的田間最大持水量(23.74%),在出苗期間和幼苗生長期間采用正常土壤含水量,盆土含水量控制在65%~75%。出苗后每盆留一株幼苗,當(dāng)幼苗長到15 cm時,進行干旱處理。
1.2.2 干旱處理
待馬鈴薯幼苗株高達到15 cm時,進行干旱脅迫控水,以對照盆進行含水量測定,使盆土土壤相對含水量在45%~55%,保持7天,馬鈴薯幼苗表現(xiàn)出萎蔫等干旱癥狀。2個品種均進行相同的干旱處理,每處理品種4次重復(fù),每重復(fù)25盆,以正常管理的馬鈴薯幼苗為對照,處理分別記為后CK、后干旱、費CK、費干旱。
1.2.3 測定指標(biāo)
測定對照組和干旱處理的馬鈴薯的株高和葉片數(shù)量,取平均值。
每個處理選擇長勢相同的馬鈴薯幼苗進行測定,取樣葉片位置基本一致,取樣后快速放入液氮罐內(nèi),低溫保存大,帶到實驗室內(nèi)于低溫冰箱保存。稱量測定馬鈴薯葉片內(nèi)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
SOD活性測定采用氮藍(lán)四唑(NBT)法測定,以抑制NBT光還原50%所需酶量為一個酶活單位(U);POD活性測定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以每分鐘OD值變化0.01為一個酶活單位(U);CAT活性測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以每分鐘OD值減少0.01為一個酶活單位(U)[7]。
1.2.4 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Excel 2017與SPSS 24.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干旱脅迫下2個品種馬鈴薯SOD活性的對比
干旱脅迫下不同品種馬鈴薯的生長指標(biāo)見表1。由表1可見,在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在株高和葉數(shù)均隨著干旱脅迫的出現(xiàn)而顯著下降。與對照相比,干旱脅迫下后旗紅馬鈴薯株高下降了9.25%,而費烏瑞它則下降了23.0%,說明株高方面費烏瑞它受干旱脅迫的影響較嚴(yán)重。2個品種馬鈴薯葉片數(shù)的變化與株高呈現(xiàn)相似的趨勢,其中后干旱的葉片數(shù)較對照下降了7.9%,但兩者差異不顯著,費干旱較對照的葉片數(shù)下降了11.6%,差異達顯著水平。由此可見,在干旱脅迫下,后旗紅與費烏瑞它馬鈴薯的植株生長均受到一定抑制,且費烏瑞它受影響程度較大。
2.2 干旱脅迫下2個品種馬鈴薯SOD活性的對比
干旱脅迫下不同品種馬鈴薯SOD活性如圖1所示,干旱脅迫下,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體內(nèi)SOD活性均呈上升的變化。在2個品種對照體內(nèi)檢測到的SOD初始活性具有一定差異,后旗紅SOD活性大于費烏瑞它。其中,后干旱較對照的SOD活性升高了226 U·g-1FW,與對照相比升高57.5%,費干旱較對照升高了64 U·g-1FW,與對照相比升高35.2%,2個品種的變化值均達顯著。由此可見,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馬鈴薯體內(nèi)均激活了SOD活性,用于清除氧自由基的傷害,對比兩者,后旗紅品種的SOD酶活性較高。
2.3 干旱脅迫下2個品種馬鈴薯POD活性的對比
干旱脅迫下不同品種馬鈴薯POD活性如圖2所示,在干旱條件下,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體內(nèi)POD活性均呈上升的變化。在2個品種對照體內(nèi)檢測到的POD初始活性,后旗紅POD活性小于費烏瑞它的。干旱后,后旗紅干旱處理較對照的POD活性升高了124 U·g-1FW,較對照升高了77.8%,費干旱較對照升高了44.5 U·g-1FW,較對照升高了15.2%,2個品種的變化值均達顯著水平。由此可見,費烏瑞它品種的初始POD活性較高,但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馬鈴薯均激活了POD活性,后旗紅品種的POD酶活性提高更明顯,更高效地清除氧自由基。
2.4 干旱脅迫下2個品種馬鈴薯CAT活性的對比
干旱脅迫下不同品種馬鈴薯CAT活性如圖3所示,在干旱條件下,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體內(nèi)CAT活性均呈上升的變化。干旱脅迫前,后旗紅CAT活性小于費烏瑞它品種的。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干旱處理較對照的CAT活性升高了133 U·g-1FW,較對照升高了24.6%,費干旱較對照升高了53 U·g-1FW,較對照升高了8.2%,后旗紅品種的變化值較費烏瑞它更大。由此可見,費烏瑞它品種的CAT初始活性較高,但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馬鈴薯均激活了CAT活性,后旗紅品種的CAT酶活性提高更明顯,更高效地清除氧自由基,而費烏瑞它品種的CAT活性變化不大。
3 結(jié)論
干旱脅迫后,后旗紅和費烏瑞它2個品種馬鈴薯生長均受到抑制,3種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升高的變化趨勢,2個品種對比,后旗紅品種的生長受抑制作用較小,同時SOD、POD、CAT酶活性升高幅度均較費烏瑞它更大。結(jié)果表明,在干旱脅迫條件下,后旗紅的防御機制較費烏瑞它更強。
參考文獻:
[1] Belanger G, Walsh J R. Tuber Growth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of Two Potato Cultivars Grown under Different N Fertilization Rates With and Without Irrigation[J].Amer J of Potato Res,2001,78:109-117.
[2] 抗艷紅,龔學(xué)臣,趙海超,等.不同生育時期干旱脅迫對馬鈴薯生理生化指標(biāo)的影響[J].中國農(nóng)學(xué)通報,2011,27(15):97-101.
[3] 孫雪平,蘇筠.降水約束條件下的糧食生產(chǎn)適應(yīng)度評價——以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市為例[J].干旱地區(qū)農(nóng)業(yè)研究,2016,34(3):234-239.
[4] 張麗莉,王慶祥,石瑛,等.干旱脅迫對馬鈴薯葉肉和莖部細(xì)胞超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J].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15,46(1):91-95.
[5] 海梅榮,陳勇,周平,等.干旱脅迫對馬鈴薯品種生理特性的影響[J].中國馬鈴薯,2014(4):199-204.
[6] 李璇,岳紅,王升,等.影響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因素及其研究熱點和現(xiàn)狀.中國中藥雜志,2013,38(7):973-978.
[7] 張志良,瞿偉菁,李小方.植物生理學(xué)實驗指導(dǎo)[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責(zé)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