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廷旺老師的《流浪的小犬》已經連載完畢,小犬的歸宿與成長讓我們欣喜、欣慰。從本期開始,我們將為各位讀者帶來由竹風老師創(chuàng)作的《關小勝與小紅馬》,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章? 想有一匹馬
1
幾個半大孩子組成的馬隊從村北口進了村子,剛放學的關小勝正好背著書包往家走,馬隊經過關小勝身邊時,他眼巴巴地看著,滿眼都是羨慕。關小勝家沒有馬,連一匹小馬駒都沒有。
“小勝,又眼饞馬了?”騎馬走在后面的那老孩兒取笑著關小勝,其他四個騎馬的半大孩子跟著哄笑起來。
關小勝看了一眼那老孩兒,不服氣地說:“我才不眼饞呢!瞧你家馬瘦的,光剩骨頭了,值得我眼饞嗎?”
那老孩兒家有兩匹馬,一匹灰青色的馬,一匹二歲的小紅馬,小紅馬是灰青馬生的馬駒。那老孩兒正騎在灰青馬的背上,聽關小勝說他家的馬瘦,跳下馬背說:“馬瘦咋了?馬瘦拉犟活,論拉車,誰家的馬也不如我家的馬肯賣力?!?/p>
那老孩兒說得不假,他家的灰青馬的確有犟勁,不但犁地肯出力,如果拉車在路上走,只要看見前面有一架馬車也在路上,必會撒開四蹄加快步伐,追攆上前面的馬,不超過去都不會緩下步來。
關小勝一指小紅馬說:“我又沒說灰青馬,我是說你家的小紅馬?!?/p>
那老孩兒說:“小紅馬咋了?再瘦也是馬,你還一匹沒有呢?!?/p>
關小勝聽那老孩兒這樣說,不知該怎么反駁了。但關小勝有不服輸?shù)钠?,對那老孩兒說:“不信你等著,早晚會有的?!?/p>
那老孩兒取笑著關小勝:“等你頭上長白毛吧?”
關小勝明白“長白毛”的意思,是說他活到頭發(fā)白了,也不會有一匹屬于自己的馬。
“不信咱走著瞧!”關小勝說完,轉身背著書包往家走。
那老孩兒感到取笑關小勝有點兒沒過癮,朝關小勝的背影喊:“別走啊,把我家的小紅馬賣給你咋樣?”
聽了這話,關小勝覺得腦袋有點兒發(fā)熱。雖然小紅馬很瘦小,但村里人早就議論過,說那大爺和那老孩兒對小紅馬管得不精心,小紅馬才瘦得皮包骨,倘若多喂好草料,小紅馬肯定也會長得胖嘟嘟的。
心里雖這樣想著,關小勝卻嘆了口氣。因為關小勝知道,這事兒那大爺才能做主,那老孩兒說了不算。那大爺過日子摳門,村里人都說他能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咋會輕易讓那老孩兒把小紅馬賣給自己呢?
但關小勝不想被別人輕視,便朝那老孩兒大聲說:“你能做主嗎?你要把小紅馬賣給我,那大爺就得把你揍成鐵拐李!”這回輪到關小勝取笑那老孩兒了。
“你別管我成啥,我腿變瘸是我的事兒,你就說自己能不能買吧?”那老孩兒反而又將了關小勝一軍。
關小勝不敢輕易應承了,現(xiàn)在他不是怕那老孩兒做不了主,而是買馬需要錢,他可做不了爸爸媽媽的主。
關小勝有點兒恨自己才十二歲,如果現(xiàn)在自己是個大人該多好啊,想買啥買啥,想干啥干啥,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主。
關小勝說:“好,你等著,我回家跟我爸商量商量,要能買,你可不能反悔。”
那老孩兒把嘴一撇說:“還回家商量商量?好,我不反悔,我等著?!闭f完,他騎上灰青馬,雙腳一磕馬肚子,帶著小紅馬走了,剩下關小勝站在村街上,眼巴巴地看著那老孩兒騎著馬的背影。
2
關小勝聽見背后有人喊他:“小勝,小勝,等等我——”
無需回頭看,關小勝就知道喊他的是麻雀。
麻雀的本名叫馬傕,“馬傕”與“麻雀”諧音,而馬傕說話還總嘰嘰喳喳的,有點兒像麻雀,因此有人給馬傕起了“麻雀”這個諢名,馬傕也就成了麻雀。
麻雀總好揭關小勝的短。比如今天早晨,關小勝上學晚了兩分鐘,滿玲老師問關小勝:“學校在村子里,路又不遠,為什么還遲到?”結果沒等關小勝做出解釋,坐在后桌的麻雀卻一舉手說:“老師,我知道關小勝為啥遲到,他特好睡懶覺,您看他眼睛還粘著眼屎呢!”教室里立刻響起同學們的哄笑,差點兒沒把關小勝氣暈過去。
此時,關小勝見麻雀“噔噔噔”跑到他跟前,便沒好氣地說:“你叫魂???等你干啥?早晨你都把我氣死了,別來煩我?!闭f著抬腿就往家走。
誰知麻雀又跟了上來,說:“小勝,你發(fā)財不想理人了?”
關小勝扭回頭說:“我的事兒你知道得越少越好,免得你的麻雀嘴到處說?!?/p>
麻雀有點兒不高興了,說:“我是實話實說,還錯了?你說,今天你是不是睡過頭了?”
今天早晨關小勝確實醒來晚了,要不是媽媽掀了他的被子,估計能睡到中午去。
“就算你說得對,也不能當著滿玲老師那樣說?。 ?/p>
麻雀往關小勝跟前湊了湊,誠懇地說:“今后我保證管住嘴巴,不揭你短,只說你的長處,成了吧?”
關小勝知道,麻雀這張嘴最難對付,你有來言,他就會有去語??梢撏姘?,麻雀要比其他孩子都愿聽從他的,至少不輕視他沒有馬騎。
關小勝背著書包進了自家院子,麻雀也像一條泥鰍滑了進來。麻雀一進院子,鼻子就開始抽動,然后說:“好香??!小勝,你家來客人了?”
關小勝望一眼敞開的灶屋門,說:“來啥客人?我媽在打蔥花雞蛋醬?!?/p>
關小勝想說:瞧你那饞樣。但關小勝覺得,麻雀要是也有媽媽,肯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香啥?我爸愛吃酸湯子,我媽就給做唄。”關小勝有點兒小感嘆。
關小勝的媽媽的確要做酸湯子吃。
酸湯子是滿族的一種特色小吃,如同陜西的羊肉泡饃、河南的胡辣湯、廣西的米粉。關小勝的媽媽之所以會做酸湯子,也是因為關小勝的爸爸喜歡吃這一口。關小勝不咋愛吃酸湯子。關小勝喜歡吃油烙餅。
媽媽見關小勝放學回來了,身后還跟著麻雀,便熱情地說:“麻雀來了?正好,中午在這兒吃關嬸做的酸湯子。”
按村里輩分論,麻雀管關小勝的媽媽叫嬸兒。
在麻雀的印象里,關小勝的媽媽屬于村里最好的媽媽,比他媽媽活著的時候都好。
“謝謝嬸兒,我等會兒回家吃。”麻雀說。
關小勝擠咕下眼睛對麻雀說:“別又說假話了,想吃就在我家吃,把我那份也幫我吃了?!?/p>
麻雀顯得不好意思地說:“我?guī)湍愠粤??那你吃啥??/p>
關小勝一拍自己的肚子說:“我吃紅燒牛肉面,紅燒牛肉面比酸湯子好吃多了。”
別看媽媽對麻雀態(tài)度好,但對關小勝還是嚴格的,用她的話說:關小勝是三天不打就敢上房揭瓦。但話是這么說,其實就是嘴上嚇唬嚇唬,媽媽從沒打過關小勝一次。
現(xiàn)在聽見關小勝說要吃方便面,媽媽白了關小勝一眼說:“別又挑食,再挑我把你煮成紅燒牛肉面!”
(未完待續(xù),精彩請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