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饃雙全
路過某地,腦中蹦出附近的一個東北館子,心下念念不忘的菜,竟然是“酸菜豬肉燉粉條”,湯是冒著熱氣的湯,酸是香噴噴的酸掉大牙的酸,豬肉是肥肥的一顫一顫的大片子,泛著油汪汪的光,粉條子“刺溜溜”地一吸到頭……哎呀,恨不得立馬就點一盆。
剛來北京時結識了一群東北朋友,牡丹江的直腸妹子南南,哈爾濱的瘦高個兒大壯,沈陽鐵西區(qū)的深沉哥老楊,本溪的漂亮姑娘西西……無一例外,都是豪爽的人兒,隔三岔五就和他們一起吃東北菜,喝小刀子,嘮長嗑兒——聽東北人天南海北扯閑篇兒,在我是一種特別的樂趣。聽他們從外太空聊到行天宮,從行天宮聊到內子宮,生活瑣碎、國際政治、家長里短、環(huán)境生態(tài)……天大的事兒或者屁大點事兒都能成為話題。
東北人粗獷質樸,東北菜則一脈相承,那簡單做法,那大盤大碗,那食用方式,無一不透著徹徹底底的豪爽勁兒。東北人眼里揉不進沙子,東北人說話一嘟嚕一串地透著急切,東北人口里是講不了細膩的——“大快朵頤”這個詞就是專門為他們發(fā)明的。東北人對食物的態(tài)度,頗有“吃你咋的”的氣勢——如果一小口一小口地細細品嘗,一定無法感受東北菜那淋漓盡致的快意。
我之所以愛東北菜,就在它永遠散發(fā)著樸實的風味,接地氣,不加粉飾,張口就吃,不用講究任何禮儀,吃個半飽,全身暖透,然后徹底放松了,打開話匣子,喝著小酒,不緊不慢地閑聊,真是舒爽。
我經(jīng)?;孟胫|北那疙瘩做客,與主人圍坐在炕上,盤起腿,一仰脖一杯高粱酒,喝得地老天荒,喝到星辰無光。
或者干脆往炕上一躺,點個大煙袋,“吧嗒吧嗒”抽一陣兒,幸福感隨時爆棚。
哈爾濱漢子老李說:“有機會哥帶你去松花江邊,隨便找個小飯館,隨便來鍋燉酸菜,隨便吃他四五個小時?!?/p>
老李說得開心,我聽得起勁,眼前一恍惚,就感覺自己身在東北,外面天寒地凍,雪虐風饕,俺們在灶臺前熱火朝天地吃那一鍋酸菜豬肉燉粉條,吃得全身冒汗,吃到不能自已。
酸菜這吃食不稀罕,全國好多地方都有,但數(shù)東北酸菜最給力,它沒有韓國泡菜的辣,也無四川泡菜的花樣繁多,就一棵大白菜,直撅撅的,剁吧剁吧,一炒一煮,加了水,用旺盛的柴火死勁地“咕嘟”。只要火夠大夠旺,這酸菜的活力就給全咕嘟出來了,酸得透徹,酸得給力,酸得渾身都是勁兒。
鍋里的“咕嘟”聲愈來愈大,熱氣擠出鍋蓋的縫隙,呼呼地往外冒了,就是享受美味的最佳時刻。
(摘自作家出版社《饞是一枝花:優(yōu)質吃貨的修行札記》一書 )(責編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