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章
憑借著“石峁遺址”、《平凡的世界》電視劇的拍攝,高家堡這個原本沒落的村鎮(zhèn)又重新熱鬧了起來,而高家堡的美食更是成為了游客流連忘返的重要原因。
提到“夜娃粉皮”每個來到高家堡的人都不會感到陌生,甚至有很多人專門為了這一口“綠豆粉皮”而來到高家堡?!耙雇蕖笔俏业娜鉅敚臀彝鉅?、外婆住在一個院子里,我可以說是從會吃飯的時候就在吃三外爺?shù)姆燮?,而從這個院子里長大的每一個孩子都和我一樣,吃三外爺?shù)姆燮ぞ拖袷且蝗杖鸵粯?,早就已?jīng)成為了習慣。聽家里人說,做綠豆粉皮到我三外爺這里已經(jīng)是第三代了。“粉皮不貴貴,一毛一對對”是當時媽媽的爺爺叫賣時的吆喝聲,聽媽媽說,在她小時候剛會走路的時候每天吃過午飯后,家里的大人都下地勞作了,照看她的只有外曾祖父,外曾祖父會把一卷卷綠豆粉皮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一張木制的長方形的大盤子里,盤子里還有小刀、碗筷和調(diào)料瓶。因為盤子又大又沉,外曾祖父就用頭頂著這一盤粉皮然后帶著媽媽,媽媽懷里會抱著一個小凳子,就這樣一大一小的兩個身影走街串巷、叫賣吆喝,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花五分錢買一卷粉皮,切好以后放入特制的調(diào)料湯里攪拌均勻,色澤鮮美,雖然量少,夾起來可能只有一筷子,但是那一口的美味已經(jīng)足夠回味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往事鮮活得恍若發(fā)生在昨夜,只有做粉皮的工具上斑駁又陳舊的裂痕向人們證明著時光早已流逝。當我年齡大一點的時候,每天凌晨我還在睡覺的時候總能看到窗外有一束橘黃色的燈光,我知道那是三外爺已經(jīng)開始在做粉皮了,幾乎每天三外爺和三外婆都會八九點睡覺,凌晨三四點起床開始做粉皮、熬制調(diào)料湯,有時候我會去幫忙,看到三外婆困到瞇著眼來蒸碗托、卷粉皮,我說“既然這么累干嘛不買半成品呢?現(xiàn)在都有機器了,做的特別快,完全可以不用這么累的?!比馄判α诵φf“手工做的不一樣?!闭f完又繼續(xù)瞇著眼但是依舊手腳麻利地熬調(diào)料湯、卷粉皮,我在一旁看著一大鍋水咕嚕咕嚕不停的在沸騰著,最后慢慢熬成半鍋秘制的調(diào)料湯,再看看有條不紊的三外婆,不由地感覺到做粉皮可以說是三外婆自然而然的反應(yīng),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身體的一部分機能。逐漸地,“夜娃粉皮”已經(jīng)成為了高家堡美食的代表,央視7套的記者也來采訪、記錄做粉皮的流程。名聲有了,在高家堡南門外的油路上,人最多的地方不用看也知道是三外爺?shù)男⊥栖?,來吃的人越來越多,三外爺、三外婆只能是比原來更忙著趕工做粉皮,兒女們把半成品買回來,希望他們不要這么勞累了,但是三外爺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每一個步驟都手工來完成,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招牌不能壞”,堅決不用買回來的半成品。
我時常在想,高家堡做粉皮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唯獨三外爺?shù)纳膺@么紅火?這當中究竟是有什么“奧秘”?是因為技藝有多么復(fù)雜精湛嗎?仔細想想也不是這樣,三外爺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我相信任何一個人如果認真看過三外爺做粉皮的流程就都能夠?qū)W得會、學得好。想到三外爺說過“入口的東西不能大意”,我忽然明白,其實那些所謂的“奧秘”不過是從始至終一直都在堅持好工好料罷了,也就是將“誠信”二字一以貫之,三外爺可能對誠信的認識沒那么深刻,可是他所做的每一個行為卻都是對誠信二字最完美的詮釋。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