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成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的應用價值和準確率。方法:擇取87例我院納入的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作為本研究的時間范圍,全部急性腦梗死患者均予行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總結患者診斷結果,并討論患者的診斷準確性。結果:(1)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確診結果陽性71例,占比81.61%;陰性16例,占比18.39%。顱腦CT檢查陽性65例,占比74.71%;陰性22例,占比25.29%。磁共振檢查陽性70例,占比80.46%;陰性17例,占比19.54%。(2)疑似急性腦梗死磁共振檢查診斷結果靈敏度(95.77%)、特異度(87.50%)、準確性(94.25%)均明顯高于顱腦CT檢查(78.87%、43.75%、72.41%),兩者差異明顯(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行磁共振檢查準確性水平較高,對早期診斷起到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23-01
急性腦梗死作為常見腦血管疾病之一,臨床致死率致殘率水平相對較高,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檢查方式進行分析,探討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的診斷價值。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擇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納入的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87例,疑似急性腦梗死男51例,女36例。年齡分布47-83周歲,均值(66.94±16.28)周歲。
1.2方法
全部急性腦梗死患者均予行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CT檢查:應用16排螺旋CT掃描儀器進行檢查,掃描范圍為正科顱腦,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電壓范圍120kV,電流范圍500mA,層厚范圍0.75mm,螺距范圍0.531:1,旋轉速度范圍0.4s/r[2]。磁共振檢查:應用1.5T磁共振掃描儀器進行檢查,序列設置為T1WI、T2WI,SWI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層厚范圍1.5mm,TR范圍41ms,TE范圍25.1ms,矩陣范圍320×224;DWI參數(shù)調(diào)節(jié):層厚范圍5mm,層間距范圍1mm,掃描時間范圍50s[3]。兩項檢查結果均選取清晰圖像打印,并經(jīng)由2名高年資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師進行閱片,并共同診斷。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全部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診斷結果,統(tǒng)計其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全部87例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案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軟件之中,以X2檢查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情況,(n%)是其表述方式。統(tǒng)計學判別標準是P<0.05。
2 結果
2.1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診斷結果
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診斷結果詳見表1,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確診結果陽性71例,占比81.61%;陰性16例,占比18.39%。顱腦CT檢查陽性65例,占比74.71%;陰性22例,占比25.29%。磁共振檢查陽性70例,占比80.46%;陰性17例,占比19.54%。
2.2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比較
對比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診斷準確性情況(見表2),疑似急性腦梗死磁共振檢查診斷結果靈敏度(95.77%)、特異度(87.50%)、準確性(94.25%)均明顯高于顱腦CT檢查(78.87%、43.75%、72.41%),兩者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臨床發(fā)生機制較為復雜,一般多因頸動脈狹窄所致,其病情發(fā)展速度較快,在患者早期進行有效診斷,可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4]。對此,本研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行顱腦CT檢查、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疑似急性腦梗死患者確診結果陽性71例,占比81.61%;陰性16例,占比18.39%。顱腦CT檢查陽性65例,占比74.71%;陰性22例,占比25.29%。磁共振檢查陽性70例,占比80.46%;陰性17例,占比19.54%。疑似急性腦梗死磁共振檢查診斷結果靈敏度、特異度、準確性均明顯高于顱腦CT檢查。CT檢查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患者腦梗死情況,但對于部分發(fā)病時間在24h內(nèi)的患者而言,患者的腦組織水腫癥狀較輕,加之部分患者的癥狀較輕,通過CT檢查仍存在較高的局限性[5]。磁共振檢查應用效果顯著,該檢查形式對于水的敏感性較高,可檢出早期腦梗死病灶,對于軟組織及微小病灶的檢出效果確切,進而提升急性腦梗死診斷準確性。
綜合以上結果,磁共振檢查于急性腦梗死診斷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秀艷,陳建霞,石慶麗, 等.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聯(lián)合經(jīng)顱多普勒超聲診斷急性腔隙性腦梗死并發(fā)眩暈的應用價值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15(5):135-138.
[2] 張曉祥,張衡,劉文華.CT圖像紋理分析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應用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9,3(22):17-20.
[3] 付志勇,王正則,孫曉紅.磁共振血管成像-擴散加權成像不匹配預測基底動脈閉塞型急性后循環(huán)腦梗死缺血半暗帶的價值[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9,16(11):587-592.
[4] 周芳.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聯(lián)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期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9,20(2):186-187.
[5] 林懷雄,劉昌華,彭晉, 等.CT灌注成像與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2018,24(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