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晨 孫福霞
【摘 要】目的:于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中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的效果進行評價。方法:選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乙組同甲組,各46例。乙組以常規(guī)護理為主,甲組在乙組基礎上開展飲食調護、情志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負性情緒評分。結果:不同護理干預時候后,甲組護理總有效率大于乙組(P<0.05);甲組漢密頓焦慮評分、漢密頓抑郁評分都小于乙組(P<0.05)。結論:于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中,飲食調護+情志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程度,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于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中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的效果進行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21-01
對于慢性胃炎來說,是因諸多病因導致的一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屬于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是上腹隱痛、食欲減退、反酸以及餐后飽脹等[1]。慢性胃炎發(fā)生同飲食不當、情志不和、藥物損傷、勞累過度等密切相關,所以在患者的治療中,應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減少或者消除疾病的發(fā)生因素,提高
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乙組同甲組,各46例。女性42例、男性50例。33-75歲,均值歲52.48。通過統(tǒng)計分析患者基線資料,兩組P>0.05,所以可開展本課題研究。
1.2方法
乙組以常規(guī)護理為主,為:嚴格遵醫(yī)指導用藥、觀察病情變化、飲食指導、防治并發(fā)癥、生活指導等。甲組在乙組基礎上開展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為:(1)飲食調護。如果患者食欲不佳、營養(yǎng)攝入不足,就鼓勵其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保證食物同胃酸維持良好的酸堿平衡;如果胃酸過多,指導其食面包進行中和;如果胃酸過少,指導食水果、雞蛋等食物,刺激胃壁,促進胃酸的分泌;結合中醫(yī)分型進行飲食調理,體熱型者,食用蓮藕、飲適量菊花茶,而清熱;氣虛型者,食香菇、大棗、西紅柿等,而益氣補氣;氣滯型者,食玫瑰花、山楂、陳皮等,而理氣行氣;胃絡瘀血型者,食西紅柿、西洋菜、桃仁等,而通絡活血。囑患者規(guī)律飲食,少食多餐、定時定量,且細嚼慢咽,禁止暴飲暴食。囑多食營養(yǎng)清淡食物,禁過酸、生冷、辛辣食物,禁飲咖啡、濃茶。做好口腔護理,少食快餐外賣,戒煙戒酒。(2)情志護理。借助喜勝悲調護患者心態(tài),發(fā)泄解郁法給予患者鼓勵,消除思想顧慮,克服心理障礙。釋疑解惑法講解患病機制、誘因、特點、治療措施、危害性、預后等,告知患者負面情緒的不良影響,提高患者對于疾病抱有正確的認知。移情易性法鼓勵患者參加日?;顒?,經散步、聽音樂、看書等轉移注意力,放松身心,確保心態(tài)良好,以情調志。
1.3觀察指標
不同護理干預時候后,臨床癥狀消失,胃鏡檢查正常視為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減輕,胃鏡檢查發(fā)現黏膜糜爛、水腫等減輕視為有效;臨床癥狀以及胃鏡檢查結果變化不明顯視為無效。漢密頓焦慮量表、漢密頓抑郁量表評估兩組的焦慮情緒程度、抑郁情緒程度。焦慮量表五級評分法,每項0-4分,無焦慮:<7分;可能焦慮:超過7分;肯定焦慮:14分及以上;明顯焦慮:21分及以上;可能嚴重焦慮:29分及以上。抑郁量表五級評分法,每項0-4分,無抑郁:<7分;輕度或中度抑郁:17分以上;嚴重抑郁:24分以上[2]。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課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23.0軟件,(-x±s)表示漢密頓負性情緒評分,開展t檢驗,(%)表示護理效果,開展x2檢驗,當P<0.05,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比較甲乙兩組的護理效果
不同護理干預時候后,甲組護理總有效率大于乙組(x2=6.1333,P=0.0133)。見表1。
2.2比較甲乙兩組的負性情緒評分
不同護理干預時候后,甲組漢密頓焦慮評分小于乙組(t=5.9119,P=0.0000);甲組漢密頓抑郁評分小于乙組(t=11.0668,P=0.0000)。見表2。
3 討論
慢性胃炎的臨床治療方法比較多,有研究顯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中,實施周到細致護理可快速改善患者癥狀,并增強療效,使患者盡快擺脫病痛折磨,盡早康復。在一定程度上,常規(guī)護理可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癥狀,但是不能兼顧患者生理需求,應用效果不佳。而中醫(yī)飲食調護以及情志護理是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統(tǒng)籌兼顧患者病情需要,提高護理效果[3]??稍鲞M護患關系,確?;颊叻e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消除不良情緒對于患者產生的影響,轉變患者的情緒,確保積極向上心態(tài),推動康復的進程。而情志護理可突顯個性化特點的一種護理模式,了解患者語言、態(tài)度、行為、表情等,制定針對性疏導方案,維持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經合理方式調整心理狀態(tài),提高臨床療效[4]。因慢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功能減弱,易發(fā)生機體營養(yǎng)攝入失衡,致使抵抗力降低,降低生存質量。飲食調護主要是針對患者病癥特點,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調護方案,及時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改善胃部不適感,促進健康[5]。
總之,于慢性胃炎患者的護理中,飲食調護+情志護理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程度,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紅霞.中醫(yī)情志護理和飲食調護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9,6(35):171-172.
[2] 晁麗華.中醫(yī)情志護理和飲食調護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母嬰世界,2019,30(16):215.
[3] 吳婷婷,錢保俠,徐學榮.中醫(yī)情志護理和飲食調護在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母嬰世界,2019,25(16):248.
[4] 楊敏.情志護理和飲食調護應用于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6):70-71.
[5] 費秋燕.中醫(yī)情志護理聯合飲食調護在慢性胃炎住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