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偉
摘要: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種特殊經歷,也是每個人成長的基本動力。沒有一個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而遇到挫折時的心理和心態(tài)往往是決定一個人氣度的基本尺度。小學生的人生經歷不多,加上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導致小學生遇到人生困難時往往產生極大的退縮心理,如果任其自由發(fā)展,將會讓小學生產生消極的挫折觀。小學心理學教師在授課中,應結合本身學科的特點,著重為學生進行相關的滲透,提升小學生的挫折觀,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健康成長
小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由于自身的生活經歷不足,導致他們產生消極的情緒,最終形成消極的挫折觀。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遇到消極的學生擅長用大道理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這種形式顯然效果不佳。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應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挫折的成因,并通過多種人性化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挫折觀,最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1.開展主題活動,強化磨練學生意志
耐挫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養(yǎng)成的。心理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構建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積極的參與,而在參與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感想,這時,教師再對學生進行有關的提問,相信學生對人生挫折的認識將會別有一番風味。
例如,在學習《坦然面對挫折》一課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海倫·凱勒的故事,以此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之后,看到學生興奮不已的樣子,筆者讓學生展開了“我最佩服的人”的挫折主題活動。具體形式是,讓每個學生將自己最佩服的那個人的故事講述出來,然后分析自己佩服其人的具體原因。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講述了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在5歲時患上中耳炎,聽力開始下降,四十六歲時聽覺完全喪失,依然堅持音樂創(chuàng)作,經過頑強拼搏,最終成為一代“樂圣”。有的學生講述了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的故事,他們經過無數(shù)的發(fā)明失敗再崛起,最終發(fā)明了鐳。在各種分型活動中,學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越來越清晰。之后,筆者讓每個學生對自己崇拜的英雄說句話,這次,學生們的情感迸發(fā),每個學生立志要學習自己的英雄,如此,提升了學生對挫折的態(tài)度,激勵他們滿懷激情地擁抱生活。
2.給予語言激勵,幫助學生認識挫折
小學教師要給小學生以啟發(fā),讓他們能力用自己的方法很快地擺脫挫折。在教師的眾多激勵形式中,教師的語言激勵是很重要的,為此,心理健康學科的教師在平時的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應認真分析學生的優(yōu)點,用他們的優(yōu)點激勵學生,從而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提升他們抗擊挫折的信心。
例如,在筆者所帶的學生中,有一個叫娟娟的女生,平時她的學習能力基本保持中等水平??墒窃谄谥锌荚囍?,她的成績直線下降。這讓娟娟的信心一落千丈,于是,在班級活動中不見了她的身影,在同學們的課間活動中也不見她的蹤跡。知道這一情況后,在一次班級聯(lián)歡會中,學校要求每個教師推薦一個有才華的學生。筆者首先想到的是娟娟。筆者鼓勵她:“我早就知道你唱歌比較好聽,這次聯(lián)歡會你肯定會光彩奪目的?!苯涍^筆者的開導,這個學生鼓起勇氣報了名,并終于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娟娟確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她不再躲避班級同學,也不再害怕挫折,而是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和一切。所以,教師的語言激勵對學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讓優(yōu)點成為學生抗擊挫折的最大動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發(fā)展素質,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
3.樹立榜樣力量,提升學生挫折認知
小學生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通過在學生中樹立榜樣,讓小學生有目標地學習和效仿,就可以在行為上約束自己,對自己向好的方向改變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具體教學生活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的榜樣力量。比如,在實際工作中,筆者堅持熱愛自己的工作,遇到不懂的教學問題就及時承認,并進行積極的學習,為學生做好榜樣;在生活中做一個堅強者,遇到困難不在學生面前抱怨,不怨天尤人,而是積極想辦法,對學生耳濡目染,對挫折產生正確的認知。采用這種教育方法,還有助于小學生對人生的坎坷有正確的理解,知道每個人的人生不僅有成功,也有失敗。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中,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師要面對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一項重要教學問題。教師要結合自身學科的特點為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滲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指導。當前,小學生的挫折心理還是比較明顯的一種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對小學生展開挫折教育,就是讓小學生知道挫折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是人生的常態(tài),只要正確面對,就不會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科教學對學生產生影響,可以通過語言激勵幫助學生認識挫折,也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認知,提升他們的挫折觀。只有從多個積極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滲透,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讓小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燕.小學生挫折教育芻議[J].課堂經緯,2018(01):75-75.
[2]高海燕,張紅.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挫折教育[J].新課程(上旬),2015(0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