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健
【摘 要】目的:探討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在小兒蕁麻疹過敏原中的診斷價值。方法:納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兒蕁麻疹患兒作為實驗對象,測定所有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E抗體,進而分析不同過敏原類型患兒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陽性率及不同等級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結(jié)果:檢測出212個過敏原,食物過敏原有110個,且芒果與牛奶比例最高;吸入性過敏原有102個,且屋塵螨、柏樹與貓毛過敏比例最高;4級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最高,P<0.05。結(jié)論: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可用于檢測小兒蕁麻疹患兒的過敏原,進而為患兒避免過敏提供依據(jù),值得臨床推廣與借鑒。
【關(guān)鍵詞】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小兒蕁麻疹過敏原;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58.2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029-02
蕁麻疹在臨床上又被稱為風疹塊,集中發(fā)生于春季,且發(fā)病原因十分的復雜, 主要有食物與食物添加劑、遺傳、精神及物理等因素。蕁麻疹會對患兒的消化道、呼吸道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造成直接的影響,進而威脅患兒的生命健康。小兒蕁麻疹常大部分情況下均是由過敏反應引發(fā)的,食物作為臨床常見病因,其次為感染[1]。本次研究就取100例小兒蕁麻疹患兒檢測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分析原因,闡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兒蕁麻疹患兒作為實驗對象。男:女,20:20,年齡范圍2~8歲,平均(4.66±1.32)歲,病程范圍2~24個月,平均病程(12.26±5.78)個月。本次研究得到倫理會批準。
1.2檢測方法
抽取患兒5mL靜脈血,離心機以3 000 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16 min,取上清液借助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定性實驗檢測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同時借助免疫印跡試驗檢測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①不同過敏原類型患兒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陽性率:過敏原分為食物:包括蛋白類、芒果類、牛奶類、牛肉類、蝦類、鱈魚類以及花生類等。吸入性:柏樹類、苦艾類、毛霉類、屋塵類、屋塵螨類及貓毛類。
②不同等級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過敏反應等級分析4級,其中0.35~0.75 IU/ml即為1級,0.76~3.50 IU/ ml即為2級,3.51~17.50 IU/ml即為3級;17.51~50.00 IU/ml 即為4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研究數(shù)據(jù),分別是連續(xù)性變量資料(不同等級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及定性資料(不同過敏原類型患兒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陽性率),使用(-x±s)表示,t檢驗,(n,%)表示,x2檢驗;得出數(shù)據(jù)若P<0.05,即表示差異顯著;若P>0.05,即表示無差異。
2 結(jié)果
2.1評定不同過敏原患兒Ig E抗體陽性率
表1所示,芒果與牛奶、屋塵螨、柏樹與貓毛過敏比例最高,陽性率分別為31.81%、27.27%、29.41%、25.48%及28.43%。P<0.05。
2.2評定不同等級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
表2所示,4級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最高,P<0.05。
3 討論
蕁麻疹是一種兒童多發(fā)的臨床疾病之一, 會對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與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發(fā)病期間人體皮膚上會出現(xiàn)局部水腫,均是過敏導致的,若過敏原進入機體后可對人體中的Ig E抗體進行刺激,有效促進細胞表面肥大,進而最大程度上釋放活性物質(zhì),使得過敏反應出現(xiàn)[2]。蕁麻疹的發(fā)病原因具有多樣化,若臨床不及時明確病因,盲目用藥會使得患兒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因此,及時檢測患兒的過敏原可為其后續(xù)治療提供較好的依據(jù)[3]。
上述研究中,芒果與牛奶、屋塵螨、柏樹與貓毛過敏比例最高,4級患兒的血清特異性Ig E抗體含量最高,P<0.05。提示有過敏史患兒應該禁忌食用或接觸芒果與牛奶、屋塵螨、柏樹與貓毛等過敏原。分析具體優(yōu)勢,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檢測技術(shù)自身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性,且臨床安全性較高,對結(jié)果的干擾因素較少,可及時避免單項檢測給患兒造成的痛苦[4]。現(xiàn)如今,該項技術(shù)被廣泛用于檢測蕁麻疹過敏原。另外,大部分蕁麻疹患兒的臨床癥狀均在早期或中期被發(fā)現(xiàn),此時臨床醫(yī)生需及時切斷致敏途徑,可最大程度上預防過敏反應發(fā)生。同時,針對過敏原患兒展開脫敏療法效果十分理想,可盡可能避免疾病反復發(fā)生,在診斷過敏原時需要綜合考慮患兒的病史及體內(nèi)外實驗,切記不要將血清特異性Ig E? 抗體視為檢驗該病的唯一方法,忽視疾病治療的有效性和針對性[5]。
綜合上述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血清特異性IgE抗體可用于檢測小兒蕁麻疹患兒的過敏原,進而為患兒避免過敏提供依據(jù),值得臨床推廣與借鑒。
參考文獻
鄧斌,許華,羅瓊.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在小兒蕁麻疹過敏原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7):169-170.
閆文萍,牛莉莉,張英.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對慢性蕁麻疹的診斷價值[J].實用檢驗醫(yī)師雜志,2019,11(02):94-96.
李光芝,孫艷茹,張鳳杰,王振華.慢性自發(fā)性蕁麻疹患兒血清特異性IgE抗體與自體血清皮膚試驗的關(guān)系[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9,35(03):148-150.
劉佳,肖汀,農(nóng)祥,何黎,王敏,曹應葵.慢性蕁麻疹患兒血清總IgE含量、特異性過敏原檢測及摩拉生物共振過敏原檢測的對比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5,37(04):193-197.
張銘珺,高東花.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檢測在慢性蕁麻疹診斷評估中的價值[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0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