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豪
摘要:陶瓷造型中除了自身的主體結構外,還有比較特殊的造型需要一些構件,為了滿足一定的實用功能或者作為畫龍點睛的裝飾元素。流與嘴是部分實用陶瓷造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與蓋子和蓋鈕、把手和提梁、系和耳等等都是常見的造型構件元素。本文著重談及流與嘴在陶瓷造型中的形式結構、類型與作用、處理方式來分析構件元素在陶瓷造型中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陶瓷造型;構件;流與嘴
陶瓷造型最早產生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造型主體的實用功能。最初的造型形式比較的單一,沒有很多復雜的構件。比如一些:盤子、湯碗、一些花瓶和陶罐。然而,這種無構件的單一形式,有可能只是滿足了一小部分的實用需求,不可能滿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對于某些需要有構件的造型,可以說是不夠完整的。正因為如此,需要在部分造型上附加構件,于是產生了多種有構件的造型。例如在陶瓷器物中有一些罐子需要有“系”,主要是為了方便把繩子串上便于使用和提攜。還有一些器物上的蓋子,是為了滿足于封閉口部以增加密封性而設計的,不僅實用性強還可以增加整體造型的美觀。可以看出,陶瓷造型中的構件是隨著實用功能變化而不斷發(fā)展的。
一、流與嘴的關系
最早形成的“流”是指盛裝液體物質的陶瓷器具,向外傾倒時,為了使液體集中,便于控制流向和流量,然后在陶瓷器具的邊口部分加工處理成局部彎曲呈半圓狀的下唇形式,其頂端向外撇出,根部向里收進,在維持原來圓形的口部平面形的基礎上,出現呈三角狀向外伸展的局部,一般都把這一部分稱之為“流”。流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由造型主體中延伸出來的,與主體渾然一體,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另一種是在邊口部位挖出一個缺口,然后再粘上一個向外伸展的半圓形口唇,增加局部變化,有著一定的分界線。
嘴是在流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而成的,比流有更良好的控制液體流量和流向的作用。在造型形式上,嘴比流有顯著的變化,雖然都是附著在造型主體上,但嘴已經具有相對獨立的體量關系并且向外伸展,形成一定的外部空間。嘴比流有更多的變化,對于豐富造型主體的作用明顯,與把手形成對應關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造型的特點。一般嘴多是裝置在壺上,同是壺嘴,提梁壺和端把壸的嘴,形式有所差別。流與嘴的形式結構各具特點,與造型主體的結合關系以及形式處理等都有不同的表現,可以分別加以認識。
二、“流”的類型與處理方式
作為器具傾注液體功能的構件,流是一種簡便的形式。最普通簡單的一種流是把邊口部分的局部捏成半圓或三角,稍向外撇出來,成為半個漏斗狀即可。但是這種簡單形式的流,在控制液體流量的功能方面稍差一些。加以改進完善的流,是在上一種的基礎上,把流的根部兩側向里靠攏,功能上較前者良好,流的形式特點更加突出。流的形式進一步發(fā)展,在開口處的上部連接起來使造型主體的口部保持圓整的形式,并能加固口部,不容易產生變形。
從造型的立面來看流的形式,開口的部分有兩種:一種是呈水平狀態(tài);另一種是呈傾斜狀。水平狀態(tài)的流口,易落入塵土,并會產生倒水時流口涎的毛病。處理這種形式的流,最好使流口部分呈傾斜狀,要注意流口的下緣局部向下翻轉,可以避免流口涎的毛病,細部變化也比較美觀。忌把流口的下緣向上翻,不僅僅是形式上缺少美感,最主要的是倒水時,水順著口唇部分的外表面流到壺身外表面上,影響使用效果流口部分趨于平直,下緣線呈斜角狀態(tài),倒水時不容易流口涎,而且便于控制流向。流口部分向上翹起,高于口沿部位,雖然生動有余,但卻使用不便,容易出現流涎的弊病。
流的形式進一步發(fā)展,開口的頂部封閉,接近于嘴的形式,其效用有所改進,但是仍然屬于流的類型。嘴的立面形整體輪廓線已離開造型主體,形成相對獨立的形式,因而區(qū)別于流。流的立面形上部輪廓線仍然與口部連接在一起,二者沒有完全區(qū)分開的轉折變化。
三、“嘴”的類型與處理方式
從造型形式上看,壺嘴是有一定長度、粗細和曲直變化的管狀構件。容器中的液體順著管狀的嘴向外傾注,在流量和流向方面,都能得到比較好的控制。嘴從陶瓷器具的發(fā)展演變來看,基本可以分為早期的管狀嘴,和后來的漏斗狀嘴。管狀嘴的開口處和根部粗細基本一致,雖然也有曲直之分但功能效用基本相同。漏斗狀的嘴,造型的形式結構是由其效用而形成的,為了使用時倒水流暢,倒出的水不散,并有一定的流速,嘴的造型處理采取根部粗,愈往開口處愈細的形式。提梁壺嘴與端把壸嘴有一定的差別。提梁壺嘴由于沒有對應的把手,向外伸展的幅度不宜太大,一般短嘴的形式較多。端把壺嘴以伸展幅度較大的為主,也有部分短嘴,但長嘴容易取得較好的效果。
為了使陶瓷器具的嘴有良好的效用,嘴根部分的截斷面,應該大于嘴端開口處。從嘴根到嘴端,整個嘴的造型截斷面的面積成遞減的關系。不注意這個關系,會影響到后面倒水的效果好壞。處理壺嘴時,應注意茶壺嘴根部截斷面上的洞孔面積之和,最好能夠大于嘴端截斷面的一倍以上,這樣在倒水時才會形成一定的壓力,水流通暢而不散落。
壺嘴的造型不適于完全用純粹的直線處理,大都需要有一定的彎曲變化。根據壺體造型的高低不同,安裝嘴的部位和俯仰變化也不同,要想達到既能倒水通暢,又能控制水流不會直沖出來,準確地倒入杯中,壸嘴就需要有定的彎曲變化。
結語
“流”與“嘴”首先是為了傾倒罐或者壺內液體而存在,但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型和使用用途,使“流”與“嘴”的造型變化多端。而流與嘴僅僅是陶瓷造型中的一個構件,變化一個構件就使造型豐富許多,如果再改變其他構件(把手、蓋子、系),則使陶瓷造型更具備實用性,造型更加的豐富多彩。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工藝材料的不斷出現,使得陶瓷造型更加創(chuàng)新,更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永善.《陶瓷造型藝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2005
[3]趙農.《中國藝術設計史》.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