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蘭
摘要:本文分別從選擇良種、科學選擇種植園地、開墾、定植、合理施肥、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幾個方面就茶葉種植技術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同時提出了有效的推廣措施,希望能夠為我國茶業(yè)種植提供技術建議,提高茶葉的產量及質量。
關鍵詞:茶葉;種植技術;推廣策略;思考
在我縣,茶葉種植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逐漸建立了茶文化。近年來,各種新式飲料的出現(xiàn),使得茶葉的銷售額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要想使茶葉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當中,就必須加強重視茶葉的種植技術。
1 茶葉種植技術
1.1 選擇良種
在茶葉種植過程中,做好種苗的選擇工作尤為重要,必須要充分考慮種苗的自然適應力,盡可能選擇具備較強生命力以及良好抗病性的種苗[1]。在種苗選擇過程中,應選擇苗高不小于18cm的一年生茶苗。
1.2 科學選擇種植園地
茶園的選擇工作是茶葉產量及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因而,在茶樹栽培之前必須科學選擇種植園地。由于茶樹適宜生長在具備較強保水能力并且土層深厚的土壤中,因此選擇種植園地時應該滿足上述兩個條件,如果所選擇園地存在缺水問題,可以通過蓄水方式防止土壤水分流失。由于茶樹喜陽光,因而園地還需選擇在向陽地帶,使陽光的照射得到保證。
1.3 開墾
如果選擇在生荒地建立茶園,在種植之前必須做好其開墾工作。通常情況下需要兩次開墾,在第一次開墾過程中,其深度不得小于50cm,如果田地內存在土塊不需要特意將其碎開,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與此同時,在第一次開墾中需要注意不得將草皮翻入底部[2]。在第二次開墾時,需要將田間存在的土塊敲碎,同時,徹底清理田塊內所存在的草皮。
1.4 定植
在茶園開墾工作結束以后,在定植溝內挖出深度及直徑均為10cm的坑,在坑內種植茶苗,填土壓實后灌透水分。
1.5 合理施肥
肥料是保證茶樹茁壯生長的一項重要因素。新植幼樹往往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因而在定植前需要為其施入長效基肥,待幼樹成活后施加速效肥,使茶樹生長過程中的肥料需求得到滿足[3]。茶農還需結合茶樹的品種特性,在其不同生長階段做好其追肥工作,或者將一些自然肥料堆積于茶樹周圍的土壤中。在茶樹種植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采用農家肥,從而減少化肥可能造成的污染。
1.6 修剪
1.6.1 定型修剪
通常需要進行4次定型修剪。在茶樹幼齡階段對其進行第一次修剪,待75%的茶苗高度超過30cm時進行,將修剪位置與地面的距離控制在15-18cm。第二次修剪位置一般高于上次剪口15-20cm。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開展第三次定型修剪,此次修剪高度一般高于上次10-20cm,只需采用籬剪剪平蓬面;第四次修剪時方法參照第三次[4]。通常情況下,經過四次定型修剪,茶樹基本可以長至60cm的高度。
1.6.2 輕修剪
輕修剪的主要目的便是做好樹冠形狀的調整工作。輕修剪的部位一般為樹冠的采摘面,修剪頻率為每年一次。在輕修剪過程中,將修剪位置與上次剪口的位置高度控制在3-5cm。如果茶樹具備較為整齊的樹冠,同時長勢良好,可將修剪頻率調整為2年一次。
1.6.3 深修剪
在多次輕修剪以及采摘以后,茶樹樹冠表面會出現(xiàn)稠密的纖弱枝,此時應當采用深修剪方式將其剪去,使茶樹重新抽枝,提升其發(fā)新芽能力,進而使其每年的產量和質量得到保證。
1.7 病蟲害防治
為了使茶葉的產量以及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就必須做好其病蟲害的預防控制工作,與此同時,還需對農藥殘留的控制工作加強重視。在蟲害防治過程中,應當盡量采用信息素黃板、人工捕殺或者太陽能殺蟲燈等。在病害防治過程中,如果采取的是化學農藥方式,應當盡量選擇植物源性農藥,同時要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控制[5]。
2 茶葉種植技術推廣措施
2.1 提高茶農科學種植意識
要想做好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就必須培養(yǎng)茶農的科學種植意識。首先,政府部門需要與茶農加強溝通以及聯(lián)系,通過組織相關交流研討會等,使茶農明確科學的種植所能帶來的利益,進而建立科學種植意識。要求專業(yè)的茶樹種植人士定期為茶農進行實地講解,同時為其提供咨詢服務,使茶農在種植過程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均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有效指導基層茶樹種植活動[6]。其次,建立茶樹科學種植示范基地,或者為科學種植的標兵式人物樹立典型,并廣為宣傳,使茶農明確科學的種植方式可以為其帶來的效益,進而樹立科學種植意識。通過不斷改進種植技術,有效提高茶葉的產量及質量。
2.2 推廣普及種植機械
首先,需要對不同園區(qū)以及不同茶樹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礎上引入適當?shù)臋C械設備,實現(xiàn)種植、養(yǎng)護、采摘以及茶葉制作的機械化操作,在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率的同時使茶葉種植技術得到有效推廣[7]。在此基礎上,大力推廣種植機械化,并以自動化操作取代人工勞動,可以明顯提高茶葉種植效率,促進現(xiàn)代農業(yè)的機械化發(fā)展。此外,在茶農明確機械化茶葉種植優(yōu)勢以后,更能夠有效提高茶農的科學種植意識。
2.3 建立完善的推廣體系
我縣政府主管部門、茶葉種植科研院校、茶協(xié)會以及茶農等需要做好其自身職責職能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個完善的推廣體系,使茶葉推廣工作得以更好地開展。相關政府部門需要做好科研院校的管理工作,使其積極研發(fā)茶葉種植技術,與此同時對茶葉種植技術進行大力推廣[8];其次,為茶農組織技術學習并提供培訓規(guī)劃,使茶農具備更高的種植技術水平;此外,對融資工作加強推廣力度,使融資渠道得以拓展,使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另外,還需大力興建茶葉種植合作社,使茶產業(yè)具備更高的市場競爭力。
2.4 加大技術推廣力度
首先,必須對茶葉種植技術加強重視,制定科學有效的推廣策略,同時對茶葉產業(yè)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做好高技術人才的儲備培養(yǎng)工作,使推廣工作得以順利開展;此外,還需對茶葉種植的技術推廣工作加大資金支持,使其獲得足夠的資金保障[9]。充分發(fā)揮政府的宏觀帶頭作用,合理規(guī)劃種茶產業(yè),促進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應當將技術推廣工作落到實處,使種茶技術具備更高的轉化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種植茶葉不僅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可以幫助種植戶增加收入。當前,我省茶葉種植存在著栽培技術落后以及管理粗放等各種問題,因而對茶葉科學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并做好其推廣工作意義重大,可以有效提高茶葉的產量及質量,促進我國農業(y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雷紅.淺談山區(qū)茶葉的種植技術及有效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6(19):61.
[2] 葉益蘭.浙江松陽縣茶葉種植技術[J].農業(yè)工程技術,2016,36(14):58.
[3] 吳麗芬.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8,12(33):18+24.
[4] 劉波.茶樹栽培與茶園管理技術發(fā)展探究[J].現(xiàn)代園藝,2019(6):18-19.
[5] 賴江坤.從鼓勵到限制:茶樹更新運動實施的始末(1942~1945)[J].農業(yè)考古,2018(5):210-216.[6] 陳松,任亞峰,李冬雪,等.貴州茶樹病害可持續(xù)控制技術措施的研究與應用路徑探索[J].中國植保導刊,2018,38(10):85-90.
[7] 胡學飛.關于茶葉種植技術及推廣策略的思考[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24):135
[8] 陳國權.構建茶葉技術推廣體系促進茶產業(yè)發(fā)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7(22):19.
[9] 魯葵.茶葉種植技術及推廣策略的思考[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