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勇吾
2019年可謂是直播帶貨的“元年”,從農貨直播助推扶貧,到公益直播帶動愛心,直播日益成為新的帶貨和流量入口。
2020年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民宅在家里抗擊疫情,這讓交通旅游、餐飲娛樂、文化影視等行業(yè)受到巨大影響。為了減少疫情擴散,各地普遍推遲了企業(yè)復工的時間。為此不少線下實體商戶轉換思維開始轉戰(zhàn)網絡,“宅經濟”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直播日益成為新的帶貨和流量入口,一批線下實體企業(yè)與相關人員開始大量涌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
“直播帶貨”成營銷標配
回顧2019年的互聯(lián)網,直播帶貨是一股不容忽視的“新勢力”。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雙11”期間,淘寶直播的成交額接近200億元,其中10余個直播間的引導成交額過億,其成交額占到了天貓“雙11”總成交額的7%。
以美妝品牌為例,Whoo后預售6分鐘就突破了1億元,并刷新了直播間單品10分鐘1.43億元消費額的新紀錄;雅詩蘭黛在預售開啟后不久,直播成交額就突破1億元,其中店鋪直播成交接近一半。
《2019年淘寶直播生態(tài)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達千億,同比增速接近400%。此外,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50%的天貓商戶利用實時流與用戶互動,帶來的成交總額超過1000億元。
從前品牌商們都熱衷于請明星代言,在線下的廣告牌、LED屏或是淘寶、京東這樣的大平臺中獲得一個顯眼的推薦位。然而自2019年始,許多品牌都想在李佳琦、薇婭這種頭部主播的直播間中占個位置,因為他們相信這樣能讓自家產品的銷量大幅提升。許多團隊和個人同樣看到了直播帶貨的大熱情形,也紛紛加入其中,想要分一杯羹。
“天哪,這是什么神仙顏色!”“買它!買它!買它!”從化妝品柜臺的一位彩妝師,到年收入超千萬的網紅帶貨主播,李佳琦堪稱直播業(yè)內的頭部主播,他創(chuàng)造出無數“現象級”的帶貨案例:一次直播試380支口紅、15分鐘賣掉1.5萬支口紅、5個半小時帶貨353萬元……收獲多個傲人成績的同時,他還是“30秒涂口紅最多人”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2020年2月5日開始年后第一次直播后,從過年到現在幾乎場場觀看量達1500萬人,商品鏈接各個秒光。
女主播薇婭,則是直播界里的另一位頭部級主播。2019年“雙11”,零點之后開播的兩個小時里,她直播間的銷售金額達到了2.67億元,全天直播間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薇婭的直播給人一種自然很接地氣的感覺,更像是鄰家的大姐姐在和大家視頻聊天一樣。她會很親切地告訴大家,哪一種護膚品更適合大家,在裝扮之余,還會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除了推薦品質好物,薇婭還會向粉絲傳遞一些有趣、實用的生活竅門、購物技巧,通過及時了解粉絲,和粉絲建立起情感聯(lián)系,從而使粉絲黏性提高。薇婭年后3個半小時的直播,觀看量可達1900萬,而年前則在1200萬上下徘徊。
除了直播帶貨的原生網紅們,大量線下的商場導購也順勢殺入直播間,開始直播帶貨。尤其是在2月以來,阿里巴巴宣布全國所有線下商家均可零門檻、免費直播入駐淘寶后,每天都有超過3萬人在淘寶開設新店。
比如近期,銀泰百貨推出了“導購在家直播計劃”,讓導購們集體轉戰(zhàn)淘寶直播。不到一周,這一新零售模式就已初見成效。2月13日,銀泰百貨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名導購直播3小時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相當于復工6個月服務的客流;一次直播產生的銷售額,相當于在門店上了一周的班。截至發(fā)稿,首批試點的銀泰導購在家直播累計時長已超1萬分鐘,累計觀看量超過10萬人次。
導購張鳳表示,將銷售場景由專柜移到直播間后,不少顧客也跟了過來?!耙驗樯虉霾粻I業(yè),大家宅在家也很無聊,所以有很多顧客會來光顧我們的直播間,看到喜歡的東西就直接下單了?!?/p>
相比于職業(yè)主播,導購們的觀看人數雖然要少很多,但大多數都是長期沉淀下來的老用戶、私域流量,再加上商場的背書,很容易得到用戶的信任。而且,用戶當中不少都是同城甚至附近的顧客,物流也方便很多。
除了電商平臺和線上主播在忙碌,線下的一些企業(yè)也在這個春節(jié)對直播帶貨躍躍欲試。有專門開發(fā)了APP在線上直播賣和田玉的;也有房地產公司開發(fā)“線上售樓處”,銷售員在直播中介紹樓盤、景觀、戶型的;更有如一汽大眾、豐田、蔚來等新老車企推出“VR看車”“在線說車”“直播講車”等一系列欄目,甚至還兼顧線下,提供“試駕上門體驗”等服務。
直播火爆背后的隱憂
一款兒童面霜市場售價32元一瓶,而在薇婭直播間,折扣加上贈送,買5瓶只要80元,折合每瓶面霜單價降至16元,折扣達50%。另一款牛奶餅干,在直播間第一盒16.9元,第二盒9.9元,第三盒免費,比實體店要便宜很多。
“主播利用自己的帶貨優(yōu)勢,在商家處擁有一定的議價權,為自己的粉絲帶來福利,比如說同樣一件商品,在直播間購買就能加贈不少小樣或者其他商品。這就讓大家感覺到劃算?!本W友“十端”對此體會深切,而且不少人會因“秒殺”到優(yōu)惠產品而產生極大的滿足感。
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的直播間里,商品鏈接瞬間秒光,銷售額輕松動輒千萬,不單是因為他們有流量,更是因為他們有流量的同時價格更為優(yōu)惠。而很多明星帶貨的頻頻“翻車”,就是因為他們空有流量卻沒有拿出足夠多的優(yōu)惠來刺激用戶購買。
很多大品牌之所以選擇直播帶貨,并不是指望這次直播賺多少錢。他們通過頭部直播帶貨,單品少賺錢甚至不賺錢,但能夠借此引流獲客,靠店鋪內的其他商品賺錢。
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對此表示,現階段直播電商,確實很難幫助品牌溢價,更多的是完成高效率的銷售轉化。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新媒體直播的方式,借助主播、平臺的流量讓品牌在更多人面前曝光,高效率地賣出去。
另外,直播中存在不可控因素,比如銷售之后產品不能如期生產、發(fā)貨,從而造成大量退單。像受疫情影響,各地區(qū)開始封閉式管理,快遞物流無法運轉。一位淘寶買家表示,自己家住東北,他2020年年初從海南買的熱帶水果從下單到送達輾轉了20多天,“本來很期待的,一打開看,全都長毛了”??头忉尫Q由于訂單量激增,物流趕不上進度。
同時,直播帶貨中夸大宣傳、數據注水、售后欠缺等問題也在疫情下被放大。據多位消費者反映,為便于快遞賣貨,主播在帶貨時涉嫌傳播虛假廣告,出現貨不對板等問題。
日前,李佳琦在直播銷售不粘鍋時當場“翻車”。演示環(huán)節(jié)中,該主播煎的雞蛋牢牢地粘在了鍋上,用鍋鏟奮力鏟了幾下也無濟于事,這樣的“打臉”現場也讓直播過程一度陷入尷尬。還有“陽澄狀元蟹”,被李佳琦在直播間多次介紹成“陽澄湖大閘蟹”,而其真正的產地并非陽澄湖而是某品牌的普通蟹,被眾多購買者投訴。
2019年11月21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特別指出,網紅直播帶貨欺騙消費者、商家宣傳與實際不符、欺詐、有價無貨等問題成為消費者的“槽點”。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認為,保障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yè)良性發(fā)展,須完善監(jiān)管制度。首先,平臺既要完善誠信評價機制、提高準入標準,做好自律,也要引導、敦促主播在相關領域形成更強的知識儲備和專業(yè)度,做好對平臺內商家與主播的他律。其次,監(jiān)管部門應加快“直播帶貨”法治化監(jiān)管建設力度,提高“直播帶貨”違法成本,增強監(jiān)管震懾力。對于出現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帶貨”行為,應依法從嚴查處。還應建立和完善社會監(jiān)督體系,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與監(jiān)督權,保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通過多方協(xié)同共治,引導“直播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認為,與直播帶貨交易火爆的場景相對應的,卻是網紅與平臺規(guī)則意識的普遍缺失。一方面,不少網紅直播帶貨不同程度存在夸大不實宣傳,甚至銷售三無產品、變質產品等問題。另一方面,聲稱單純提供“社交表演”,實際卻賺取了豐厚收益的電商平臺,對維護網絡促銷秩序缺乏應有的擔當,對售賣商品缺乏嚴格準入審核、統(tǒng)一管理。高紅利、低門檻,導致售賣商品質量參差不齊。
任何一個行業(yè)的成熟都會經歷不斷暴露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對于新興行業(yè)而言更是如此。規(guī)范直播帶貨發(fā)展,平臺責無旁貸。具體而言,平臺既要做好自律,也要做好對平臺內商家與主播們的他律。
直播帶貨能走多遠
艾媒咨詢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guī)模將達到5.24億人,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9000億元,達到9610億元。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guī)模則為5.01億人,市場規(guī)模4338億元,總體呈上升趨勢。淘寶直播平臺主播人數規(guī)模已經從2018年的6000人增長到2019年的2萬人,簽約的直播機構達到1000家。
淘寶直播云工作項目組負責人簡柔認為:“淘寶直播云工作是因這次疫情而起,但不會因為疫情結束而終。很多企業(yè)、很多個人都通過云工作看到了自己的潛力?!?/p>
銀泰百貨商業(yè)助理總裁蔣昕捷認為,直播是一個把人數字化的過程,人的不同需求會自然分流出頭部顧客群、腰部顧客群等,從數據一看便知。新零售行業(yè)從以貨為核心、以商場為核心,過渡到以導購和消費者為核心,未來,銀泰的導購會全員嘗試直播。
可以預見的是,企業(yè)經過這次特殊時期不得已的嘗試,未來或將直播納入必選項。
孫來春創(chuàng)立的本土護膚品牌林清軒是典型依賴線下門店銷售的商業(yè)模式,75%的銷售額來源于線下,春節(jié)原本是“黃金周”,2020年卻受疫情影響,超過一半的門店關店,開門的門店也無人購物,線下業(yè)績全部崩盤,跌到了5%。
不得已,2月14日,孫來春親自帶領100多位林清軒員工,開始人生中第一次直播。最終的成績是,超過6萬粉絲在線觀看、36萬點贊、賣出山茶花潤膚油447瓶,總銷售額近40萬元。“如果不是疫情,我都不敢想我一個老男人也能上直播賣貨?!睂O來春說。
15天后,林清軒的業(yè)績比2019年同比還要高145%,平均每天從線上增加3000多個新會員,企業(yè)2000多名員工全部線上工作。
“2020年線下門店開店的數量不會減,業(yè)績要求不會減,只是將店鋪模式做一個徹底轉換,提高數字化的直播、成交、推廣、宣傳、客戶服務,多一個與顧客交流、互動、溝通的方式?!睂O來春的品牌因直播成功而調整了企業(yè)發(fā)展方向,不僅未來直播要常態(tài)化,而且還在幾天內設計出新的線下門店效果圖:新門店取消了收銀臺和貨架,只留下展示臺,將店鋪變成直播間。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以及4K、VR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直播電商會越來越接近線下購物的體驗,未來依然有發(fā)展的紅利空間。另外,這種向生產線、原產地靠近的直播帶貨方式,可以幫助銷售方尤其是中小企業(yè),更直接地了解到消費者的喜好,從而制造出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增長點,相信疫情過后,直播帶貨會更加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