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娟
教學內(nèi)容:
部編教材語文 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5 搭船的鳥
教學過程:
一、串聯(lián)整合;去除枝蔓
1.今天我們學習第15課《搭船的鳥》,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搭船的“搭”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借助課文中的插圖,想一想,“搭”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按睢笔浅俗囊馑?。
師:同學們同意他的意見嗎?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可以借助文中的插圖來理解,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還可以向字典老師請教。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這只搭船的鳥是什么鳥?
生:這只鳥搭船要干什么?
生:這只鳥是從哪兒飛來的?
4.文中的“我”和你們一樣,滿腦子的疑問,對這只鳥充滿好奇,請大家齊讀第三自然段,讀出你的好奇與疑問。
5.這只搭船的鳥做了什么呢?請你們快速看看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答案了。
生:第五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6.誰想讀讀這句話?
7.“哦”是一個多音字,它有三個讀音。(課件出示)
8.請同學們根據(jù)課件出示的內(nèi)容,判斷一下在這里“哦”應讀什么?
9.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讀出你的恍然大悟。
【設計意圖:抓“哦”字讀音,既是讓學生讀準字音,又是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p>
二、緊扣重點;聚焦細致觀察
(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對哪些事物做了細致觀察。
生:作者細致觀察了雨點、翠鳥的外形和它怎樣捕魚的。
(二)抓雨點,體會細致觀察
1.課件出示寫雨點的句子。
2.比較下面的句子,你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發(fā)出聲響。
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響。
(1)指名讀這兩句話,認識多音字“啦”。
(2)交流自己喜歡哪句話,為什么?
生:我喜歡第二句話,因為第一句話沒有寫出雨打船篷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它不如第二句寫得好。
生:我喜歡第二句話,第一句話只寫了雨落在了船篷上發(fā)出聲響,第二句話還寫了雨點打在船篷上發(fā)出沙啦沙啦的聲音,感覺那聲音像在演奏音樂一樣美,比第一句話生動、具體。
師:你善于發(fā)現(xiàn)美。
生:我也喜歡第二句話,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寫的生動具體,也可以看出作者觀察很仔細。
師: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厲害!“沙啦沙啦”是個擬聲詞,讀了第二句話,感覺雨打船篷的沙啦沙啦的聲音就在耳邊,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只有留心觀察,細致觀察,寫出來的文章才生動、具體。
(3)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三)抓翠鳥外形,體會觀察細致
過渡:雨停之后,“我”看到了一只搭船的翠鳥,這是一只怎樣的翠鳥呢?請看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3.你看到了一只怎樣的翠鳥?
生:我看到了一只美麗的翠鳥。
生:我看到了一只讓人喜歡的翠鳥。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我“從多么美麗??!比鸚鵡還漂亮?!边@些地方看出來的。
鸚鵡已經(jīng)很漂亮了,作者說翠鳥比鸚鵡還漂亮,可見翠鳥很美。大家都喜歡美麗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只翠鳥讓人喜歡。
師:你說的有道理,人們都喜歡美好的事物。
生:我從“它的羽毛是翠綠的,翅膀帶著一些藍色,比鸚鵡還
漂亮。它還有一張紅色的長嘴。”這里看出翠鳥很美。作者用綠色、
藍色和紅色這些表示顏色的詞來寫翠鳥,這些顏色搭配在一起就很漂亮。
師:從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中,你能讀出什么?
生:作者觀察仔細。
生:作者觀察認真。
師:你們都很會讀書。作者觀察細致,抓住了翠鳥顏色鮮艷
的特點,所以我們讀了這段話,眼前出現(xiàn)了一只美麗的討人喜歡的翠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你們都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合作來讀一讀這一段話。全體同學讀第一、二句話,男生讀第三句話,女生讀第四句話。
【設計意圖:如果只是一味的齊讀,個別讀,學生會有單調(diào)、乏味感,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心理學告訴我們,新異的刺激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為了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和熱情,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設計這種朗讀方法,一是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二是幫助學生理解文中“我”是如何觀察翠鳥外形的。】
學生合作讀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觀看翠鳥捕魚視頻可重現(xiàn)翠鳥捕魚動作的敏捷,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次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與敏銳。】
三、總結(jié)激情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jié):
一次平平常常的探親之旅,讓“我”認識了一只捕魚的翠鳥,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希望同學們也能像文中的“我”一樣,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留心觀察,細致觀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去感受大自然的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