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玉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遼寧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停課不停學”的相關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時期,線上教學作為特殊時期所采取的一種積極應對之舉,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模式,也是對教師全面育人和教學模式轉型的重要探索。
一、構建“五育”并舉的線上教學課程體系
在疫情防控期間,按照國家和我省的課程方案,我校全面開展了線上教學工作,構建了“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本、美育為根、勞育為榮”的“五育”并舉的線上教學課程體系。我們還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將知識復習鞏固、專題延伸拓展、研究性學習、經典名著閱讀、居家體育鍛煉、近視眼防控以及開展美育活動和居家勞動等內容一并納入線上教學中。其中特別是著重強化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教育,著重加強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公共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鋪開“五育”并舉線上教學活動。
(一)德育為先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如何讓線上教學與德育相得益彰,學校主要圍繞兩個內容展開。一是疫情中的中國力量,從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對學生進行主題教育;二是磨練意志,迎接挑戰(zhàn),圍繞生命教育開展德育活動。
從二月初開始,我校教師充分利用“學習強國”公共平臺教育資源,依托騰訊課堂、釘釘?shù)戎辈テ脚_開展線上教學活動,通過給學生講述疫情期間涌現(xiàn)出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童心戰(zhàn)役情”童謠創(chuàng)作大賽等活動,教育引導學生致敬英雄,守護生命,敬畏生命。同時,全面開展“中國力量”線上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規(guī)則意識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二)智育為重
學校開設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主學科,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課標、遵教材、重學情”,在智育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線上教學互動,時刻關注學生反饋,注重細節(jié),逐漸積累線上教學方法。 第一,明確學習目標。每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教師在前一天統(tǒng)一上傳資料供學生預習,提前布置,確保學習目標順利進行。第二,強化學習效果。教師在授課期間,對課程內容全程錄屏,課后將錄屏內容、配套課件資料和練習題及時上傳到學習共享區(qū)。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線上學習情況,課后可進行反復學習,有利于加強學習效果。第三,加強溝通,答疑解惑。每節(jié)課結束后,學生可以在留言區(qū)提出各種問題。教師通過合適的渠道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并根據(jù)收集到的問題,歸納總結,把典型的、集中的重點知識點,利用一至兩個課時進行集體答疑講解,同時不斷調整教學方法,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第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身為教師,我們要逐漸教給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例如可以圍繞同一問題,讓學生不斷變換角度,拓寬思路,對比分析,選擇最優(yōu)方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目的。當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學習內容來綜合選擇最恰當?shù)姆椒?。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況,根據(jù)師生、生生互動中的反饋信息,智慧地把握學習進程、調整學習方法,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以生為本
學校教研團隊精心挑選、綜合利用教育部推出的“中國教育電視臺同步課堂”“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等國家資源和遼寧教育學院改版升級的“遼寧e學”平臺的優(yōu)質在線教育資源。線上教學內容涵蓋愛國主義教育、感恩和責任教育、生活實踐和勞動教育、心理健康輔導教育、疫情防護和自我保護教育、居家體育鍛煉、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教育等。同時,線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加強近視眼綜合防控指導,注重保護青少年兒童用眼健康,比如,在電子設備的選擇上,建議的優(yōu)先順序為投影儀、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最好選擇將課程投影到大屏幕的電視上,盡可能讓學生保持大于3米的距離處觀看,避免近距離用眼;在學習環(huán)境的選擇上,建議應在光照充足的房間進行,不宜過亮或過暗;在線上教學的時間上,教師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控制好上課時間,切實保障學生的用眼健康。
二、線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開展線上教學是疫情期間采取的有效應急措施,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一些問題,問題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師方面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引導者,剛開始面對線上教學,教師會有諸多不適應的表現(xiàn)。一是部分教師擔心線上教學教不好,對線上教學設備、平臺操作不熟悉;二是教師針對線上教學準備不充分,導致教學過程不順暢,目標與效果之間產生了偏差;三是有的教師主觀上不重視,或者認為線上教學僅僅是把線下教學內容搬到線上,沒有認真研究線上教學的特點,導致教學形式無法吸引和引導學生集中精力聽課。
(二)學生方面
開展線上教學一段時間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教師無法及時有效地管理學生,線上教學十分考驗學生的自律能力。所有學生面對同樣的教學視頻課程,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就比較容易出現(xiàn)聽課吃力、沒有監(jiān)督就開小差、無法集中精力等問題。同時,由于線上學習需求,導致學生與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有了長時間、零距離接觸的機會,有的學生就會趁機沉迷于網絡游戲、短視頻等娛樂平臺,嚴重影響成績并損害視力健康。
(三)硬件設施及網絡方面
從接到線上教學的通知起,學校相關教師就行動起來,進行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并通知學生家長準備線上聽課學習的硬件設施,同時積極試用選用教學平臺。即使這樣,在線上教學時,仍有很多問題出現(xiàn)。首先,教師對教學平臺不熟悉,操作生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有時課程進行到一大半,發(fā)現(xiàn)學生客戶端反映看不到、聽不到或者卡頓情況。其次,個別學生家庭情況特殊,身邊沒有家長陪同參與,學生對平臺不熟悉,操作有誤,導致不能及時順暢地上課。
以上幾個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對新模式的教學嘗試準備不充分導致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經驗總結,我們是完全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解決的。
三、保障線上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基礎。這里的質量是指實效,就是指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授課教學實效。課程若沒有實效,課程質量將無法保障,上課等于沒上或者不如不上,其結果是“五育”并舉只是形式和空話。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一)強化統(tǒng)籌領導,做好組織實施
為做好線上教學工作,我校制定了《線上開學實施方案》,發(fā)布了《致家長一封信》和《教學公告》,根據(jù)具體學情,科學有效地編排課程,細化線上輔導安排,強化教研保障和學習指導,為線上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教研和電教部門全力做好教學和技術支持工作,想方設法、積極協(xié)調,做好保障,創(chuàng)造性地推動線上學習。學校教研部門還積極做好跟蹤指導和調研,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和線上輔導效果問卷調查,總結提煉各班級教師的典型經驗與做法。此外,學校還注重加強對奮戰(zhàn)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yī)務人員子女,特別是赴湖北武漢抗擊疫情的醫(yī)務人員子女的關愛,安排專人開展線上教學輔導和心理輔導,并做好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陪伴的低年級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學輔導工作,確保不丟掉一名學生。
(二)讓家長參與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
前面提到過,在線教學非??简瀸W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規(guī)劃能力。沒有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在失去監(jiān)督的情況下,往往出現(xiàn)跟不上線上教學節(jié)奏的情況。面對此類情況,第一,家長不能過分依賴學校教育,特別是對低齡學段的學生,在居家學習和放學后的學習生活中,家長有必要擔負起“家長+班主任”的雙重責任。第二,家長要注重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尤其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教育。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切忌自己做不到卻對孩子提要求。第三,針對孩子沉迷網絡等現(xiàn)象,家長和教師需要共同反思幾個問題:為什么游戲能那么吸引孩子,吸引點在哪里,我們的教育和教學能不能做得像“游戲”那樣吸引孩子?與其逼迫孩子不要迷戀游戲,不如積極思考如何做到讓教學更加有吸引力。例如,教師可以借鑒游戲中團隊作戰(zhàn)的方式,設計學習幫扶小組,小組共同攻關、共同進步;游戲中的升級降級、角色目標所帶來的獲得感可以轉化為學習過程中的及時獎勵和處罰,等等。
(三)做好網絡安全防范工作
在線上教學期間,學校要擇優(yōu)選取符合本校實際和與網絡環(huán)境條件相匹配的方案,與課程平臺密切配合、規(guī)范管理,強化對課程內容、教學過程和平臺運行的監(jiān)管力度,防止有害信息傳播,保障在線教育安全平穩(wěn)運行。
首先,學校要認真貫徹落實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本學校網站、應用系統(tǒng)及信息服務的運行監(jiān)控,做好安全防護,加強安全管理,防止發(fā)生個人信息泄露等事件。對家長和學生在網上填報和注冊的信息,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要堅持“非必要不填寫”原則,避免信息泄露,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其次,學校要做好安全風險排查工作,各學校網絡安全應急人員和宣傳人員要切實擔起責任,熟悉應急處置流程,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最后,全體師生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安裝和更新必要的殺毒軟件,對于含有“冠狀病毒”“疫情”“武漢”等熱點詞匯的可執(zhí)行文件、不明來源的疫情有關文檔、郵件、壓縮包等切勿輕易下載點擊并及時升級安全補丁。若發(fā)現(xiàn)網絡信息安全風險或相關事件要及時上報。切實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避免出現(xiàn)負面網絡輿情事件。
線上教學,借助互聯(lián)網隔空架起的學習橋梁,我們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特殊時期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應當把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教學的特殊應對之策作為契機,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索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扎實推進學校育人方式、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新時代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