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宋太祖玄孫,被算命先生誤了性命

      2020-10-27 09:45李開周
      環(huán)球人物 2020年20期
      關(guān)鍵詞:宋神宗變法王安石

      李開周

      1075年5月17日,舊歷閏四月二十一,北宋京城開封,宋神宗親自下令,處死了兩個人:李逢和趙世居。

      對于這兩個名字,絕大多數(shù)人未曾聽聞,但是提到他們的祖上或親戚,大家就不覺得陌生了。

      先說李逢。他是官三代,祖父當過副宰相(參知政事),父親當過公安廳長(提刑),姑姑嫁給了《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也就是說,李逢是范仲淹的內(nèi)侄。

      再說趙世居。此人來頭更大,竟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直系后代。趙匡胤生下趙德芳,趙德芳生下趙惟能,趙惟能生下趙從贄,趙從贄生下趙世居。所以說,趙世居是宋太祖的玄孫。

      即使不看出身,李逢和趙世居也各有不凡之處。李逢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被派到浙江余姚當主簿,相當于縣政府辦公室主任。趙世居則被史學家司馬光寫進專著《涑水紀聞》,說他“頗好文學,結(jié)交士大夫,有名稱”(《涑水紀聞》卷16),意思是愛好文學,結(jié)交高手,文壇有名聲,往來無白丁。

      可惜的是,如此風雅的宗室子弟,卻被宋神宗殺了——當天,宋神宗命人將趙世居捆送到家廟,讓幾個太監(jiān)把他活活勒死。至于李逢,死得更慘,竟被處以凌遲之刑。

      這兩個人是同一個案子的判決對象。先從李逢說起。身為官三代,同時又是青年進士,李逢的官運卻很差。他的第一頂烏紗帽是余姚主簿,最后一頂烏紗帽也是余姚主簿,其間再沒升過官。他不滿,他憤懣,他發(fā)牢騷。他把工作上的熱情轉(zhuǎn)移到星象學和占卜術(shù)上面,經(jīng)常與江湖術(shù)士鬼混。中年以后,他在徐州府彭城縣(今江蘇徐州)定居,官也沒了,每天不是跟算命先生談?wù)撁?,就是和街坊鄰居批評時政,一喝醉酒,就把朝中官員罵個遍,從京官到縣官都罵。

      李逢有一個朋友,名叫朱唐,是徐州當?shù)氐睦习傩?。不知是李逢得罪了朱唐,還是朱唐想從衙門里得一份賞錢,有一天,朱唐竟去彭城縣衙告發(fā)李逢,說李逢如何批評朝廷,如何結(jié)交匪人。彭城縣官并沒有當回事兒,朱唐又去徐州衙門告狀,知州也沒有受理。朱唐鍥而不舍,一直告到京東提刑司(相當于省級公檢法),終于被提刑王庭筠接了案子。王庭筠提審李逢,發(fā)現(xiàn)并無大罪,于是將審理結(jié)果和判決建議上奏皇帝,說李逢辱罵朝政、妄談命理,但并沒有圖謀不軌的跡象,建議將其發(fā)配。

      未料到的是,宋神宗從王庭筠上交的審判記錄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漏洞:李逢與宗室子弟趙世居關(guān)系密切,書信頻繁,書信里還常常出現(xiàn)預(yù)測國運的字句。宋神宗勃然大怒,認為王庭筠太糊涂,差點兒放過一個謀反大案,立即派欽差去徐州重審。

      被派去的欽差名叫蹇(音同簡)周輔,最擅長雞蛋里面挑骨頭,經(jīng)過一番摸底排查,果真找出了李逢與趙世居密謀造反的“證據(jù)”。宋神宗接到蹇周輔的回奏,先將王庭筠罷官,又將李逢和趙世居押回京城,指派3位大臣仔細審理。

      這3位大臣分別是:御史中丞(類似于監(jiān)察院院長)鄧綰、同知諫院(類似于監(jiān)察院副院長)范百祿,以及《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當時,沈括官居知制誥,是皇帝智囊團重要成員。不過,他很快出使遼國,審案官空缺由監(jiān)察御史徐禧遞補。

      戴紅倩/繪

      接手此案后,3人先將李逢罵朝廷的事情放一邊,主要審理趙世居謀反一事。他們搜了趙世居的家,檢查了趙世居的通信往來,調(diào)閱了可能與此案有關(guān)的物證,還提審了與趙世居交往密切的許多人。最后得出幾個結(jié)論:第一,趙世居與蘇東坡、蘇轍、王鞏、駙馬王詵、范仲淹的表弟滕甫均有來往,但都沒涉及“謀反”;第二,趙世居有個朋友叫李士寧,是個算命先生,曾送給他一把雕刻龍紋的寶刀,暗示他會以太祖子孫的身份承繼大統(tǒng);第三,李士寧是王安石的好友,王安石當宰相時,李士寧是相府???。

      3位大臣都認可這幾個結(jié)論,他們的判決意見卻大不相同。御史中丞鄧綰建議將涉案之人全部逮捕,同知諫院范百祿只建議逮捕王安石,監(jiān)察御史徐禧則主張嚴懲趙世居、李士寧、李逢,不再牽連王安石、蘇東坡、王鞏、滕甫等人。徐禧甚至還跟范百祿大吵一架,然后上奏宋神宗:“百祿之意,以為士寧嘗在王安石門下,擅增損案牘,必欲鍛煉附致妖言死罪……夫挾大臣故舊,以枉陛下之法,與借人死命以贈己相疑者相去幾何?”(《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264)意思是,僅僅因為李士寧是王安石的門客,范百祿就要借此打擊王安石,擅自涂改案卷,非要嚴刑誘供,試圖致王安石于死地,這是典型的徇私枉法,與借刀殺人有何區(qū)別?

      從大臣的審理,到宋神宗的判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古代中國的判案特征:法律并不重要,事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場和目的。所以宋朝和其他任何朝代一樣,都是典型的人治社會,與法治無關(guān)。

      平心而論,3位問案官當中,徐禧是最公平的,鄧綰和范百祿都有借刀殺人的意圖。范百祿是三朝元老范鎮(zhèn)的侄子,范鎮(zhèn)激烈地反對變法,受到王安石的冷遇,所以范百祿要報復王安石。同時,范鎮(zhèn)還是蘇東坡的親家,所以范百祿只想打擊王安石,不想讓蘇東坡受牽連。鄧綰與范百祿不同,他是宰相呂惠卿的親信,而呂惠卿是王安石的接班人,呂推行變法,打擊保守派,但又不想讓已經(jīng)被罷相的王安石東山再起,所以鄧綰要將變法派王安石和保守派蘇東坡等人一網(wǎng)打盡。

      問案大臣立場不同,意見各異,只能交給宋神宗來裁決。宋神宗什么立場呢?首先他信任王安石,不認為王安石會謀反;其次,他還想重新起用王安石,代替呂惠卿,因為呂惠卿的威望和人品都與王安石差得太遠;最后,宋神宗對趙世居、李士寧、李逢等人結(jié)黨謀反半信半疑,但又不能容忍宗室子弟覬覦皇位,他要殺雞給猴看——通過一場見血的判決來震懾所有宗室,以此穩(wěn)固自己的寶座。

      深思熟慮之后,宋神宗下旨判案:趙世居賜死,李逢凌遲,李士寧從寬處以杖刑。趙世居的子孫名字被從宗室名冊里刪去,交給開封府長期幽禁,趙世居的妻子、女兒、兒媳、孫女被押往皇家寺廟出家為尼。李逢的妻子已經(jīng)離異,出家為尼,兒女成為官家奴婢。掌管宗室子弟事務(wù)的兩個長官也受到處罰,大宗正丞降級留用,前任大宗正丞罰銅十斤。另外還有宋太祖的孫子趙從賁,因為是宋太祖那一支的族長,平日對趙世居看管不嚴,官位和爵位各降一級。

      蘇東坡、蘇轍、王鞏、滕甫等人與趙世居都有交往,但沒參與他的“謀反”,所以從輕處罰。其中王鞏降兩級留用,滕甫暫時停職,王詵罰銅三十斤。蘇東坡兄弟在外地做官,與趙世居來往較少,免予處罰。

      這番判決絕對是宋神宗考慮再三做出的最“合理”結(jié)果。李士寧身為江湖術(shù)士,贈送宗室雕龍寶刀,還暗示趙世居會當皇帝,為何卻被輕判?因為李士寧是王安石的故交,如果判李士寧死刑,反對變法的群臣就可能一哄而起,借機彈劾王安石,那是宋神宗不想看到的結(jié)局。王鞏、滕甫、王詵等人并未參與“謀反”,為何受到懲處呢?因為他們一貫反對變法,宋神宗要打擊反對派。

      從大臣的審理,到宋神宗的判決,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古代中國的判案特征:法律并不重要,事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場和目的。所以宋朝和其他任何朝代一樣,都是典型的人治社會,與法治無關(guān)。

      這場案子還告訴我們一個史實:宋朝皇帝并非不殺士大夫,只要某個士大夫危及皇權(quán),或被認為危及皇權(quán),就一定會被殺掉。宋神宗一朝被凌遲的李逢,宋高宗一朝被賜死的張邦昌(曾在金兵威逼下暫時登上皇位),都是如此。

      最后補充一點:趙世居被賜死以后,大宋宗室噤若寒蟬,不但不敢再覬覦皇位,也不敢再反對變法。包括宋神宗一奶同胞的親弟弟趙頵(音同君),原先一直站在保守派一面,經(jīng)過趙世居一案,“爾后惟求醫(yī)書,與其僚講湯液方論而已”。(《萍州可談》卷1)他徹底遠離政治,一心只談醫(yī)學。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宋神宗的判決達到了預(yù)期目標。

      此后幾年,宋神宗親自上陣,繼續(xù)變法,各項政策都雷厲風行地頒布下去,再也沒有遇到太大阻力。但也正因為反對的聲音小了,無論可行還是不可行的政策都得以推行,民間受到更加嚴酷的盤剝,國富民強的理想在現(xiàn)實面前被撞得粉碎。這場變法以失敗而告終。

      宋神宗(1048年—1085年)名趙頊,北宋第六位皇帝。1066年被立為皇太子,次年即位。即位不久,召王安石赴京,推行變法,史稱“熙寧變法”。之后一直維持新政、堅持變革。1085年,憂郁而逝,享年38歲。

      趙世居(?—1075年)北宋南康郡公趙惟能之孫,南陽侯趙從贄三子,累遷至右羽林軍大將軍、秀州團練使。1075年,因涉李逢謀反案,被縊殺于普安院。

      猜你喜歡
      宋神宗變法王安石
      徙木立信
      北陂杏花
      梅花
      徙木立信
      略論王安石變法中神宗與王安石關(guān)系的變化
      元豐時代的皇帝、官僚與百姓
      王安石變法之歷史探源
      秦國“政府智囊”如何謀劃變革
      宋神宗的處下
      初夏即事
      丘北县| 辽宁省| 耿马| 达州市| 武川县| 宣城市| 庐江县| 汝阳县| 张掖市| 枣阳市| 金秀| 蒲江县| 古丈县| 侯马市| 公主岭市| 天台县| 蓝山县| 海原县| 光山县| 出国| 错那县| 巴塘县| 西畴县| 渝中区| 广南县| 江孜县| 沐川县| 三穗县| 昌邑市| 航空| 资兴市| 敦煌市| 五家渠市| 石河子市| 顺昌县| 惠东县| 汕尾市| 钟山县| 韩城市| 富民县| 兴义市|